《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1 11:38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清代:纳兰性德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注释译文

【注释】

①梵呗:僧人诵经之声。

②一抹界疏林:张刻本夺“界”字,袁刻本等作“一抹映疏林”。

③顾况《山僧兰若》:“绝顶茅庵老此生,寒云孤木伴经行。”

④锡:锡杖。

⑤《世说新语·雅量》:“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几量屐,几双屐。

⑥卧游:欣赏山水图画。《宋书·宗炳传》:“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偏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

⑦槐安:槐安之梦,即南柯一梦。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饮酒于古槐树下,醉后梦至槐安国,被招为驸马,任南柯太守三十年,极尽荣华。梦醒而见槐下有一大蚁穴,南枝有一小穴,即梦中之槐安国与南柯郡。

⑧投簪:弃官。苏轼《踏莎行》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

⑨布袜青鞋:隐居。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译文】

僧人唱经声停,空山一片寂静,水光与月影亦模糊不清。这里是红尘之外的悠然世界,世俗喧嚣无法将它侵扰。宁静的画面让我油然想起从前也到过类似的地方,还记得那里有斜阳晚照洒在稀疏的林木间,山顶上有一座茅庵,老僧正在庵内诵经。或是持着锡杖走在云雾笼罩的山间,或是在溪水旁垂钓,或是在山涧边抚琴,这是何等的逍遥。人一生能穿得了几双木屐呢,有谁能理解南朝宗少文在山水画中卧游的雅趣呢?我希望自己可以乘风归去,过上画里的悠然生活。只可惜我已错踏入名利网中,不知何时才可辞官归隐。避世隐居的誓约,只有在这画图中寻找了。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赏析评点

【赏析】

词为题画之作。上片写所画之景。斜晖脉脉,山林萧疏,绝顶之上,一孤僧悠然闲坐,与尘世似乎没有半点牵连。下片写词人的感触。老僧闲云野鹤般的生活,让他无限向往。他也希望能够乘风而去,摆脱尘累,去享受恬淡平静的时光。

【汇评】

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纳兰性德委实是虔诚的佛教徒。他还以恬静的笔调描绘佛寺的清幽,向往虚空寂灭的境界。……词里说‘何曰得投簪’,以践‘布袜青鞋’之约,这也表明,他真希望有朝一日像画里入静的老僧那样,结庵于西山绝顶,享受着世外梵音。”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空山梵呗静)原文翻译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延伸阅读】

◎云中振锡,有如鸿鹄之飞;水上乘杯,更似神仙之别。(唐杨炯《送旻上人诗序》。锡:锡杖,亦称禅杖,僧人所用。)

◎渭水之右,磻溪水注之。……水流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水经注》)

◎衡阳王义季镇京口,长史张邵与(戴)颙姻通,迎来,止黄鹄山。山北有竹林精舍,林涧甚美。颙憩于此涧,义季亟从之游。颙服其野服,不改常度。为义季鼓琴,并新声变曲,其三调游弦、广陵、止息之流,皆与世异。(《宋书·隐逸传》)

◎初,祖约性好财,(阮)孚性好屐,同是累而未判其得失。有诣约,见正料财物,客至,屏当不尽,馀两小簏,以着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正见自蜡屐,因自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甚闲畅。于是胜负始分。(《晋书·阮孚传》)

◎(宗炳)有疾还江陵,叹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遍睹,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宋书·隐逸传》)

◎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尚公主,任南柯太守,荣华富贵。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梦醒后,在庭前槐树下寻得蚁穴,即梦中的槐安国。(见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