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观周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22:51

季札观周乐原文

季札观周乐(襄公二十九年)

《左传》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

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

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季札观周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季札观周乐注释

吴:国名,都城在今江苏苏州,相传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之后,姬姓。公子札:即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

周乐:周王室的音乐舞蹈。

《周南》《召(shào)南》:见《诗经》,是采自周、召的乐歌。周、召是周公、召公的封地,在今长江、汉水一带。

始基之:开始奠定了基础。

勤:劳,勤劳。怨:怨恨。

《邶(bèi)》《鄘(yōnɡ)》《卫》:即《诗经》中的《邶风》《鄘风》和《卫风》,是采自邶、鄘、卫的乐歌。邶是殷纣王子武庚的封地,在今河南汤阴。鄘是周武王弟管叔的封地,在今河南汲县。卫是周武王弟康叔的封地,在今河南淇县。

渊:深。

卫康叔:为卫国始封君,周公之弟。武公:卫康叔九世孙,是卫国的贤君。

《王》:《诗经》中的《王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的乐歌。

思:忧虑。惧:畏惧。

周之东:指周王室东迁。

《郑》:《诗经》中的《郑风》,采自郑地的乐歌。

其细已甚:这是说郑诗多言琐细之事,意指郑国政令苛细。细,琐碎。

《齐》:《诗经》中的《齐风》,采自齐地的乐歌。

泱泱:宏大的样子。

大风:大国的音乐。

表东海:为东海诸侯国做表率。

大公:太公,指齐国开国国君吕尚,即姜太公。大,通“太”。

《豳(bīn)》:《诗经》中的《豳风》,采自豳地的乐歌。豳,周代公刘曾迁都于此,西周亡后归于秦,在今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荡:博大的样子。

淫:过度。

周公之东:指周公东征。

《秦》:《诗经》中的《秦风》,采自秦地的乐歌。

夏声:正声,雅声。

能夏则大:“夏”与“大”同义,说夏声洪大。

其周之旧:周王室东迁后,秦国留有周王室的故地。

《魏》:《诗经》中的《魏风》,采自魏地的乐歌。

沨沨(fēnɡ):形容音乐婉转悠然。

婉:委婉,多曲折。

险而易行:指乐曲节奏迫促,但音声流畅。险:迫促,狭隘。

《唐》:《诗经》中的《唐风》,采自唐地的乐歌。唐,周叔虞的封地,在今山西南部。

陶唐氏:指帝尧。尧本封陶,后迁至唐,都是尧的旧都,所以有此称。

令德:美德,盛德。

《陈》:《诗经》中的《陈风》,采自陈地的乐歌。陈国在今河南东南及安徽北部。

《郐(kuài)》:《诗经》中的《郐风》,采自郐地的乐歌。郐,也作“桧”,在今河南郑州南。讥:评论。

《小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是贵族作品,也有部分民间歌谣,多创作于西周晚期。

先王:指周代文、武、成、康等王。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是西周时贵族的作品。

熙熙:和美融洽的样子。

直体:刚劲有力。

《颂》:《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祭祀时所用乐曲。

倨:傲慢。

迩:近。

携:游离。

迁:变化。淫:过度。

荒:荒淫。

费:减少。

不贪:易于满足。

处:不动。底:停止。

流:流行至泛滥。

五声:指宫、商、角、徵(zhǐ)、羽五声音阶。

八风:指金、石、丝、竹、匏(páo)、土、革、木做成的八类乐器。

节:节奏。

守有序:乐器演奏有一定次序。

《象箾(shuò)》:是一种显示勇武的舞蹈。箾,舞蹈者手持的竿。《南籥(yuè)》:这是一种象征文治的舞蹈。籥,古乐器,但也表示舞蹈者手持的道具。

《大武》:歌颂周武王的乐舞。

《韶濩(hù)》:歌颂商汤的乐舞。

惭德:缺点。

《大夏》:歌颂夏禹的乐舞。

《韶箾》:虞舜时的乐舞,又作箫韶。

帱(dào):覆盖。

观止:达到顶点。

季札观周乐译文

吴国公子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

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札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虽然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为他歌唱《邶风》《鄘风》和《卫风》,季札说:“多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烦琐得太过分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为他歌唱《齐风》,季札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

为他歌唱《豳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为他歌唱《秦风》,季札说:“这乐歌就叫作正声。能作正声自然洪大,洪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王室故地的乐歌吧!”为他歌唱《魏风》,季札说:“美好啊,轻飘浮动!洪大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为他歌唱《唐风》,季札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有陶唐氏的遗民在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岂能长久?”从《郐风》以下,他就没有评论了。

为他歌唱《小雅》,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而没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说,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时的乐歌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在啊!”为他演唱《大雅》,季札说:“宽广啊,和美融洽啊!抑扬顿挫而不失刚劲,恐怕是文王的德行吧!”

为他歌唱《颂》,季札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求全而不卑下,紧密而不急促,悠远而不散漫,变化而不过度,反复而不厌恶,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与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季札在看到跳《象箾》和《南龠》两种乐舞时说:“美好啊,但还是美中不足!”看到跳《大武》时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到跳《韶濩》时说:“圣人如此伟大,仍然有不足之处,看来做圣人也不容易啊!”看到跳《大夏》时说:“美好啊!勤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除了夏禹外,还有谁能做到呢?”看到跳《韶箾》时说:“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就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就到这里吧!如果还有其他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季札观周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季札观周乐赏析

赏析1

鲁国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传统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国家,对周朝的一些典籍、文物、乐舞等都保存得比较完整。季札是春秋有名的贤人,本文记载了他在鲁国欣赏乐舞时,十分细致地对各国的音乐进行了品评,紧密地将乐舞与政治相联系,揭示内涵,寻求真谛,深刻地反映了儒家对乐的理解,体现了极高的水平。

本文以“流水账”的形式记述了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针对鲁国为他表演周朝的乐舞所作的点评之事,充分反映出季札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惊人的判断能力。他不仅能随口道出乐曲深含的乐理,甚至还能精确地判断出这些乐舞的出处和创作的时代背景。这也让我们了解了从夏、商、周到春秋时代音乐、舞蹈的发展状况、王朝兴衰、民风民俗,以及季札的文艺观、审美观。

季札对周乐的评点一般都以“美哉”开头,再联系各国的历史、政治、民俗民风加以评论,这也给我们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我们在欣赏艺术时,一定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艺术与生活结合,不能单一、片面地只就艺术论艺术。要注意将生活中的感情融入艺术欣赏中去,进而体会艺术的魅力。

赏析2

周公辅政,制礼作乐,获封于鲁,并享有郊祭文王及天子礼乐的特权。周室东迁以后,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但鲁国还是管有虞、夏、商、周四代的乐舞,相传不绝。《论语》称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佾指舞列,八佾六十四人,孔子批评就是连鲁大夫季孙氏都僭用了天子的乐舞。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五四四)六月,吴公子季札来鲁国访问,刻意指定要观赏周乐,每演出一曲,季札就会加以评鉴,并且指出乐舞表演和政治的关系,借艺术评论宣扬治道的理念。如果配合传世的《诗经》文本来看,博览古今,神思细密,悟识治乱兴亡的道理,自然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了。吴季札(公元前五七六?至前四八四?)是春秋时代的贤士名流,传说甚多,而《季札观周乐》更是《左传》中的奇文。

吴季札访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而鲁国则将整套乐曲依照南、风、雅、颂的次序,并从歌曲到舞容演出一遍,可分五段。季札应该早就知道整套乐曲的编排,有些是反映各地风俗的,有些则表现了政治的得失,有些更是历代君主所创制的大型歌舞。季札往往将音乐艺术和政治现实结合起来思考,提出了中庸和平的感情想象,否定过犹不及的表达模式。季札特以古圣先王为法,希望能够移风易俗,通过音乐描绘出治世的蓝图,建设华夏民族共同的审美标准,从而影响到后世的诗文理论,贡献极大,自是文化建设的典范。季札是吴国人,同时也代表了吴文化的成就。

季札所论乐曲大部分都见于《诗经》之中,而南风雅颂的排列次序亦大同小异,表现了早期《诗经》编排的基本形态。春秋时代上层社会在交往中引诗极多,季札一定是懂诗的。在《季札观周乐》中,季札以歌舞为讨论重点,基本上完全不讲《诗经》的文本,但诗乐同源,我们可以通过《诗经》的文本了解古乐的演出情况。

《季札观周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更多周文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