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满对楚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22:37

王孙满对楚子原文

王孙满对楚子(宣公三年)

《左传》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对楚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注释

楚子:楚庄王,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陆浑之戎: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来居住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后迁居到今河南洛水一带。戎,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雒:通“洛”,即洛水。

观兵:检阅军队以炫耀武力。

定王:周定王,周朝第二十一位王。王孙满:周大夫。劳:慰劳。

鼎:即九鼎,相传夏禹时用九州进贡的铜铸成,以代表九州。

图物:描绘各地的奇异事物。

金:指铜。九牧:古代中国分为九州,九牧就是九州的首领。

不若:不顺,不利之物。

螭魅(chī mèi):山林的鬼怪。罔两:水怪。

用:因。

休:福祉。

载祀:年代。载和祀都是年的意思。

休明:美好光明。

奸回:奸恶邪僻。

厎(zhǐ)止:限度,极限。

成王:周成王。郏鄏(jiá rǔ):东周王城,在今河南洛阳。

世:父子相继为一世,即一代。

王孙满对楚子译文

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于是来到洛水,陈兵于周王室境内。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了九鼎的大小和轻重。王孙满回答说:“大小轻重在于德行而不在于鼎本身。以前夏王朝正当有德的时候,远方的国家把物产描绘成图像进献,九州长官用进贡的铜铸成九鼎,将所画的事物铸在鼎上显现出来。鼎上各种事物都已具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所以百姓进入江河湖泊和深山老林,就不会碰上不顺利的事也不会碰上妖魔鬼怪。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接受上天的福祉。夏桀昏乱无德,九鼎迁到商朝,前后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周朝。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重得无法迁走。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轻得可以迁走。上天赐福给有德之人,是有固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安放在王城时,曾预卜周朝传国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个期限是上天所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退,天命还未更改。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王孙满对楚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王孙满对楚子赏析

春秋时期,周室王权衰落,诸侯争霸,中原逐鹿。楚庄王先后吞并周边一些小国,接着便陈兵于周朝边境,询问九鼎的轻重,伺机取代周王朝。王孙满借题发挥,就鼎的轻重问题,讥讽楚庄王,说他只靠武力而不靠德行是无法真正服人的,更不能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这件事情是在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后,转兵至周室的洛邑,并在周室边境上摆兵列阵时发生的。

夏、商、周三朝都把鼎当作王权的象征。面对楚国的来势汹汹,周王以礼相待。楚庄王一直野心勃勃,便趁机问起了周王鼎的轻重,大有取代周王、一统天下的意图。王孙满站在维护周王朝的立场上,看穿了楚庄王的野心,便处处用“德”和“天命”为有利的武器,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

“天命”当然是迷信的说法,但就当时的形势来说,周朝还可维持“天子”的名义。楚国如果侵犯周王,势必激起各诸侯国的反对。因此,王孙满的警告便很有分量,也很有说服力。

《王孙满对楚子》原文翻译赏析-左传

更多周文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