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痴不癫的意思,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09:20

假痴不癫作品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假痴不癫作品按语

假作不知而实知,假作不为而实不可为,或将有所为。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维九伐中原,明知不可为而妄为之,则似痴矣,所以破灭。

兵书曰:“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癫,则不但露机,则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癫者败。或曰:假痴可以对敌,并可以用兵。

宋代,南俗尚鬼。狄青征侬智高时,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胜负无以为据。”乃取百钱自持,与神约:“果大捷,则投此钱尽钱面也。”左右谏止:“倘不如意,恐沮师。”青不听。万众方耸视,已而挥手一掷,百钱皆面。于是举兵欢呼,声震林野。青亦大喜,顾左右,取百钉来,即随钱疏密,布地而帖钉之,加以青纱笼,手自封焉。曰:“俟凯旋,当酬神取钱。”其后平邕州还师,如言取钱,幕府士大夫共祝视,乃两面钱也。

假痴不癫的意思,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故事

假痴不癫原文译文

宁可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也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冷静沉着,不露出真实动机,如同雷霆掩藏在云雾之下,不显露自己。

假痴不癫按语译文

假装不知而实际上清楚明了,假装不做而实际上是时机不成熟不能做,或者是等待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时才行动。三国时,司马懿装病而杀死曹爽,接到诸葛亮送来的妇女头巾衣服,他并不为此侮辱而恼怒,而是上表假装请战,把蜀军拖得疲惫不堪,因此获得成功。蜀将姜维九次率兵讨伐中原,明知这样做不行而偏要做,简直就像是个白痴,所以他理所当然地失败了。

《孙子兵法》上说:“善于用兵而取得胜利的人,并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不表现为勇武的战功。”当他们的计谋还没有机会实行时,他们会沉着冷静得像个白痴;如果假装癫狂,不仅会泄露战机,而且会因胡乱行动而引起大家猜疑。所以,假装成白痴的人必胜,假装成癫狂的人必败。有人说:假装成白痴的方法既可以用来对付敌人,也可以用来治理军队。

宋代,南方少数民族有迷信鬼神的风俗。狄青率军征伐侬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以南,狄青便假装拜神说:“天神啊!这次打仗胜负难料呀!”说着就拿出100枚铜钱放在手中,向神明许愿道:“如果能取胜,请让这些钱投下去全部正面朝天吧!”左右官员劝阻道:“倘若这些钱不能都正面朝天,恐怕会影响士气!”狄青不听从劝说。在千万士兵的注视之下,他将100枚铜钱掷在地上,100枚铜钱全都正面朝上!这时全军欢呼,声音响彻山林旷野。狄青也很兴奋,回头命令左右随从取来100根钉子,根据铜钱散落的疏密,用钉子把它们钉起来,并亲手在上面盖上青纱,还加了封,说:“等到凯旋时,我一定要来酬谢神灵,并取回铜钱。”后来,狄青率军平定了邕州,凯旋时,遵守诺言去取那些钱,他的同僚们都虔诚地蹲在周围祷告观看,却看见那些铜钱原来两面的图案都一样。

假痴不癫的意思,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故事

假痴不癫作品注释

云雷屯:语出《周易·屯》卦。《屯》卦中的《象》辞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意思是云下面压着雷,象征着困难。在这种境况下,君子应进行谋划安排治理国家。这里引申为把雷掩藏在云雾底下,装痴弄傻,等待时机打击敌人。

司马懿之假病昏以诛曹爽:239年,魏主曹芳继位。当时本为大将军的司马懿虽明升为太傅,但手中的兵权实际上已落入曹爽之手。司马懿想夺取兵权,装成衰老病重的样子,使曹爽放松对他的警惕。后来司马懿乘曹爽陪魏主出城打猎之机,发起兵变,杀死曹爽及其党羽,夺回了兵权。

受巾帼、假请命以老蜀兵:三国时,蜀魏大军对峙于五丈原,魏司马懿固守不战。诸葛亮派人送妇女头巾、衣物给司马懿,以激其出战。司马懿部将见到此二物都非常气愤,纷纷请战,司马懿为了能够继续坚守不战,拖垮敌人,只好上表请示,假装请战。魏主派专使到营寨传谕不战,这才安定了魏军内部的情绪,最成功拖得远征的蜀军疲惫不堪。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装饰。老,衰朽自灭之意。

狄青征侬智高:狄青乃北宋名将,曾经打败了长期盘踞在广源州一带、并在此建立南天国的蛮族侬智高。

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

两面钱:两面图案相同的铜钱。

假痴不癫计名探源

此计计名在历代典籍中有两处记载:一是《孙子兵法·九地篇》:“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二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自古诡道。存之则余诡不复增矣,废之则使贪使愚之术从何而哉?”

假痴不癫的意思,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的故事

假痴不癫经典实例

实例一:宽宏大量的楚庄王

一次宴会上,楚庄王命令他宠爱的美人给百官敬酒。突然,一阵狂风把灯烛吹灭了,大厅里一片漆黑。黑暗中有人趁机拽了拽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系帽子的带子扯断了,然后将这一切告诉了楚庄王,并请楚庄王查出此人,并予以严惩。

可不料楚庄王听后只是安慰了美人几句,然后继续请百官喝酒,还高声说道:“今晚喝酒一定要尽兴,谁的冠缨不断,就是没喝够。”百官听后,纷纷扯断冠缨,个个喝得烂醉如泥。等灯烛点燃之后,在场所有人的冠缨都断了,美人手中的证据也就变得毫无用处了。

三年后,楚晋开战。楚军中有一位勇士总是一马当先,冲在阵前。楚庄王知道后问他为什么如此拼命。勇士回答道:“末将该死。三年前,我在宴会上酒醉失礼,大王非但没有治我的罪,还为我掩盖过失,我只有在战场奋勇杀敌,才能报答大王的恩德。”

实例二:宋太宗假醉恕罪

一天,都虞侯孔守正和王荣等人在北园陪宋太宗饮酒。

不知不觉间,孔守正已喝得大醉,酒醉中的孔守正举着酒杯,大声夸耀自己驻守边疆的功劳,此时,也有八分醉意的王荣听到后内心不服,当下便指着孔守正的鼻子说:“论起守边的功劳,你根本算不了什么!”接着,两人就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吵起来,全然忘记宋太宗的存在。

侍臣见此情形,要求立即将两人抓起来治不敬之罪。宋太宗摆了摆手,命人将两人送回各自家中。第二天,两人酒醒后,想起昨晚之事,自知已经犯下滔天大罪,连忙前往宫中向宋太宗叩头请罪。

正当他们战战兢兢跪在地上等候皇帝发落时,宋太宗笑着说道:“昨天朕也喝醉了,什么也不记得了。”两人知皇帝宽恕了他们的罪过,于是赶紧再拜谢恩而出,并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切不可再犯了。

实例三:唐伯虎假痴自救

唐寅,字伯虎,知识渊博,精于书画,被喻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弘治十一年唐伯虎得了乡试的第一名,其才名在当时轰动一时。宁王朱宸濠非常欣赏唐伯虎的才华,于是用重金聘请唐伯虎到他的属地做官。

走马上任后不久,唐伯虎便发现宁王朱宸濠竟然在养兵蓄财,准备图谋不轨,于是暗暗感叹道:“此地是火坑,不可久留。”但他清楚,如果自己公开请辞还乡,必然会引起叛乱者的怀疑,很有可能会因此人头落地。于是他仿效战国时的孙膑,假装发疯:说话颠三倒四,忽哭忽笑,起居饮食异常。宁王朱宸濠不相信唐伯虎会疯,于是派人前去察看。来人看见唐伯虎赤裸着身子,在众目睽睽之下玩弄生殖器,随地大小便,而后又抓起污秽物来吃,便对唐伯虎发疯之事深信不疑,立刻回去禀报宁王。宁王朱宸濠听到回报者的描述,也相信唐伯虎是真的疯了,于是起了怜悯之心,命人把他送回了家乡。

后来,宁王朱宸濠叛乱失败,伏法被诛,其党羽无一幸免。唯有唐伯虎因及早脱身,未被株连。

更多三十六计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