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2 12:22

宋词三百首第176首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一二○五),当时朝廷准备北伐,辛弃疾受命知镇江府。上片追忆开疆辟土的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孙权坐断东南,三分天下;刘裕出兵北伐,收复故土。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大败而归的历史事实,表明了词人对即将到来的北伐的忧虑,接着用两幅图景作抗金形势的今昔对照,词人忧虑更深一层,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达词人忠于国事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概叹。词风慷慨悲壮,用典妥帖,不愧为辛词的压卷之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

京口北固亭:又称北固楼。位于今江苏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孙仲谋: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今浙江杭州)人。三国时期吴主。曾建都京口,在此击败曹操。

寄奴:刘裕(363-422),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郡(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元嘉:刘裕之子宋文帝刘义隆年号。

封狼居胥:用汉武帝朝霍去病远征匈奴,封狼居胥山以贺故事,反讽刘义隆好大喜功。

四十三年:辛弃疾自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南归,至开禧元年(1205年)任镇江知府,已历四十三年。

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行宫佛狸祠。

“凭谁问”三句: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王想再度起用老将廉颇,派使者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廉颇仇人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却回来报告赵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

译文1

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找孙权这样的英雄。当年繁华的歌楼舞榭,饮宴风流,都被风雨吹散。斜阳照草树,普通的街巷老屋,人说刘裕曾居住。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元嘉帝草率出兵,想建功立业,却仓皇逃命不敢北顾。距今已四十三年,眺望中原,仍记得硝烟弥漫的扬州路。不堪回首,如今在佛狸的庙里,竟是社鼓隆隆、神鸦乱舞。还有谁询问,廉颇老了,饭量是否如故?

译文2

千古江山依旧,却再难寻觅孙仲谋那般英雄人物。当年的舞榭歌台仍在,风流往事却早被时光冲刷得一无痕迹。斜阳下,草树旁,寻常巷陌人家,人们说,那曾是武帝刘裕曾住过之地。想当年,他金戈铁马,率军北伐,气吞万里,何等威武雄豪!

谁料元嘉年间,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草率出兵,却遭受北魏重创,只落得登上此亭狼狈北望。南渡四十三年了,遥望中原,仍记得当年扬州大地烽火连天的乱象。怎忍心回首啊,那佛狸祠外,社鼓声声,神鸦啄食,竟已被人们当作祭祀春社之地,已全然忘记曾是当年入侵的北魏皇帝拓跋焘行宫。如今还会有谁问:廉颇将军老了,他的饭量如何?是否尚可再用?

译文3

千古江山依旧,但像孙仲谋这样的英雄豪杰,却再也无处寻觅。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无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着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中原,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隆兴北伐失败至今43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那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噪,社鼓喧闹!有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译文4

千古江山依旧,却无处寻找孙权这样的英雄。当年繁华的歌楼舞榭,饮宴风流,都被风雨吹散。斜阳照草树,普通的街巷老屋,人说刘裕曾居住。谁能想,他曾指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势如出山猛虎。

元嘉帝草率出兵,想建功立业,却仓皇逃命不敢北顾。距今已四十三年,眺望中原,我记得硝烟弥漫的扬州路。不堪回首,如今在佛狸祠里,竟是社鼓隆隆、神鸦乱舞。还有谁询问,廉颇老了,饭量是否如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解点评

题解

此词为登高怀古之作,寄托个人功业之愿、家国河山之望、英雄迟暮之悲。宁宗开禧元年,稼轩已六十六岁,被调任镇江知府,戍守京口。作为主战派元老,终于有望北伐,内心激荡。但他对朝廷北伐持有异议,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的轻敌冒进忧心忡忡。写下此词有追古讽今之意。全词雄浑豪壮,沉郁悲凉,是稼轩词艺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明代杨慎《词品》评:“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评点

本词为词人名篇,为登临怀古感时抒愤之作。全词通过对一连串的历史人物如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的追怀褒贬,抒发了词人坚持复国的雄心壮志和年纪老大却壮志难酬的悲愤。全词多用典故,词格苍劲沉郁、凄婉悲凉。

上片追忆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这首词的前三句写三国时期的孙权。“千古江山”是指京口这个千古繁盛之地,孙权迁都建业(南京)之前曾在京口建都。词人在此地登高望远,所以首先就想到了孙权。词人敬佩孙权,才直接称他为“英雄”。从表面上看,词人是在歌颂古时英雄人物,其实也是在暗讽南宋统治集团尽是庸碌之辈,没有孙权这样的人物。所以词人接下来说:“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一般用来指繁华的生活,这里借指东吴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强盛的东吴,雄踞江左的孙权,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都随时间消逝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观赏凭吊。

写完孙权后,词人又写了与京口有关的另一个历史人物——刘裕。刘裕从小生活在贫穷之中,凭借个人努力一步步发展壮大。他以京口为根据地,内压叛乱,外抵侵略,最后称帝建国取代东晋政权。他曾经两次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词人把这些振奋人心的历史事实,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三句话概括出来。人们对于英雄人物总是念念不忘,因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也就是传说中刘裕的故居遗迹,还能引起人们的缅怀之情。在此处,词人发出了思古幽情,也写出了对现实的感慨。孙权和刘裕,都是在战争中开创基业,在东南建立国家。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苟且于江左。两相对比,南宋统治者的怯懦更加突出。如果说,词人在词的上片借古意抒今情,还比较明显外露,那么在词的下片里,词人运用典故揭示出的历史意义和抒发的现实感慨就比较含蓄了。

下片前三句,词人讽刺了刘裕之子刘义隆,即宋文帝,北伐大败的历史事实,以此告诫南宋统治者,贸然讨伐金国必然会导致不可设想的后果。而事实证实了词人的预见,宰相韩侂胄没有听从告诫,轻率出兵,结果北伐战败,韩侂胄被诛。

“元嘉草草”之后,词人开始描写现实。他先描写了自己南归时的情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词人在四十三年前,也就是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率领众人南归。那激情的战斗岁月,是他英雄事业的发端。当时,宋朝军队在采石矶打败南犯的金兵,金兵首领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此战后,北方义军纷起,四处打击金人,致使金人在中原的统治发生危机。此时的形势对南宋非常有利。刚刚即位的宋孝宗也有志收复故土,于是重用主战派首领张浚,积极进行北伐。可是符离一败动摇了宋孝宗抗敌的决心,朝中主和派重新得势,南宋再次与金国议和。之后,南北分裂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词人空有抗敌之志,却无从实现。经过四十三年的漫长时间,百姓逐渐淡忘了失败,也忘却了分裂,对现实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想要恢复中原故土,困难重重。“烽火扬州”和下面的“佛狸祠下”两幅昔日和今朝对照的历史图景,反映了词人不堪回首忆当年的悲痛心情。

“可堪回首”三句,是用刘宋的旧事来喻指南宋的现实。元嘉北伐,刘宋军队惨败。北魏太武帝趁势命令军队反攻,一路追击刘宋军队至建康北面的瓜步山,并在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这所寺庙本是失败的象征,可是百姓们忘记了失败,竟在佛狸祠下迎神祭祀。这所庙宇,在南宋时依然存在。词人在这里用历史影射现实,隐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朝廷不迅速收复失地,恐怕百姓都会安于异族的统治,忘了自己是大宋的臣民了。

篇末,词人把自己比喻成廉颇,一心重振“烽火扬州路”的威势,改变百姓安于异族统治的局面,取得北伐的胜利,表达了自己虽然已入暮年,但抗敌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的情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鉴赏

赏析

此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被韩倔胄起用为镇江知府,以作抗金旗帜。但韩好大喜功草率行事。作者为此向宋和韩倔胄提出有益的建议,结果招致韩等的忌疑,不仅不委以重任,后面还借故把他调离镇江。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

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这里,对孙、刘的创业、开拓的英雄业绩的缅怀与歌颂,正是对朝廷中主战派的期望和投降派的讽刺。而在“英雄无觅”与“雨打风吹去”的叹惜中,不仅是作者对他们的仰慕,而且也隐含自己也想如孙、刘一样挥戈北伐救国心情。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

当时作者已66岁高龄了,南归也已43年,可朝廷昏庸,王佐无人。不是和议投降,就是轻敌误国。国事糜烂,金瓯残缺,自己壮志难酬而老大无为,怎不令人悲愤。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鉴赏

这首词写于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担任镇江知府的时候,当时词人登上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站在北固亭上俯看滚滚长江,不禁心潮激荡,于是写下这篇传诵千古的佳作。本词题为“怀古”,事实上是借古伤今,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词的上片写词人登上北固亭后,眼观雄壮的江山,产生了对孙权和刘裕的追思,借京口历史英雄的丰功伟业,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急切心情。孙权曾以弱制强,并在京口建都,坐拥东南,然而这样的英雄已经难以找寻,他曾经的辉煌功业也已被风雨冲刷走了。“想当年”三句,称赞了南朝宋武帝刘裕率领北伐军气吞胡虏的雄姿。可如今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却昏庸腐朽、懦弱无能,两相对比,更令人感到悲痛。

词的下片先记述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北伐失利的历史事件,然后对比古今,生发出今日的南宋朝廷苟且偷安,丧失了多次抗金的良机,自己也难以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的感慨。“凭谁问”三句则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忧愤之情。

本词紧扣主题,怀古伤今,用典较多,情景交融,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佳作。

宋词地图

京口:在今江苏镇江市。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东晋、南朝时称京口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翻译赏析-辛弃疾-宋词三百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出生于北方沦陷区,年轻时曾参加抗金义军。南渡之后,曾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等职,后来被排挤落职,但仍怀有恢复中原、以身报国的志向。在晚年时曾一度被起用,但没过多久就病亡了。在他的词作中,爱国主义是主要题材。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沉雄豪迈、笔力浑厚,且善于化用前人典故,常发议论,在作词技巧方面对后世贡献很大,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现有《稼轩词》存世。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