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赏析-宋词排名第58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0 06:24

宋词排名第58名:李清照的《永遇乐》这是李清照晚年流寓临安时所作的一首名篇,借写今昔元宵佳节对比抒发家国之思,历来受人称道。上片写现今元宵佳节傍晚景色,而由于流寓南方,故“人在何处”一问即隐隐可见家国之思所在。佳节时候,词人感受到的却是转眼的风雨相次,内心凄冷,故辞谢酒朋诗友。下片回忆昔日元夕盛况,进而回到现实,早已物是人非,昔日闺中少女已成满鬓风霜的寡妇,往昔佳节出游的兴致变为如今孤独的看客,写尽人生凄凉。南宋末年刘辰翁在元夕时读到此词,即潸然泪下,继而唱和,道尽悲苦情怀。

永遇乐原文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排行指标

历代选本入选次数:41在100篇中排名:62
历代评点次数:8在100篇中排名:79
唱和次数:3在100篇中排名:55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8在100篇中排名:2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2519在100篇中排名:64
综合分值:3.68总排名:58

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赏析-宋词排名第58名

永遇乐排行赏析

李清照晚年寓居临安时写的这首《永遇乐》,饱含着无限的故国之思和身世之感。其情感之深沉悲怆,足可动人心魄。南宋末词人刘辰翁读到这首词时,就禁不住潸然泪下,先后写了两首词追和。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世纪的时候,词中无比沉痛的故国之思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榜上,此词共有18篇文章发表,列单榜第二十一位。五项指标中,此项成绩最为突出,排名也最为靠前。入选榜上,虽然总共只入选了41种古今选本,排名第六十二位,但现当代却有39次入选,超出百首名篇同期平均入选数13次。与宋金、元明、清只分别入选1次、0次和1次的情形相比,反差极大。可以说,20世纪以来,这首词不论在大众读者还是在研究型读者中,都有着足够的影响力,对于此词最终入选百篇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古代文人的评点,虽然次数不多,评价却很高,也为这首词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如宋人张端义就盛赞其描摹“工致”,“气象”好,又手法高超,能“以寻常语度入音律”。

永遇乐注释

(1)吹梅笛怨:笛子吹奏出《梅花落》的曲调。梅,即《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曲调哀怨。

(2)次第:顷刻,转眼。

(3)中州: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

(4)三五:此指正月十五上元节。

(5)铺翠冠儿:用翡翠或翠羽装饰的女式帽子。

(6)捻金雪柳:制作材料中嵌入了彩色绢纸或金色丝线的雪柳饰物。

(7)簇带:插戴。济楚:整齐,漂亮。

(8)风鬟霜鬓:发髻蓬乱花白。

(9)怕见:怕得或懒得。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