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原文赏析-清代沈祥龙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6:21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作品原文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

沈祥龙

〖端正好〗暮天寒,秋山杳,芦汀迥斜日鸿嗷。

悄帆翦破长江晓,满眼新诗料。

〖滚绣球〗我只见岸几条,秋色凋,枯杨衰草,冷凄凄点缀平皋;还更看水几条,秋影描,西风残照,莽苍苍荡漾寒涛。

渔舟横掠随飞鸟,浊浪排空舞瘦蛟。

对酒无聊。

〖倘秀才〗怀旧梦沉沉这宵,怀古意依依这朝。

风雨台城秋已老,归去也,趁江潮,临风兴豪。

〖滚绣球〗且忙忙的倚画桡,携草屩,登高长啸,大江头水势滔滔。

更漫漫的吹洞箫,上小阁,凭栏远眺,乱山边云影迢迢。

六朝事业空凭吊,万里乾坤共寂寥。

短鬓频搔。

〖醉太平〗三升浊醪,醉里愁消。

月明篷底诵《离骚》,把雄心暗撩。

功名从古归屠钓,文章从古成虚耗,遇了饥寒只自熬,回头暗笑。

〖脱布衫〗笑底事敝敝焦焦,便无端攘攘劳劳。

休留下烦烦恼恼,莫想到茫茫渺渺。

〖小梁州〗只是临水登山不用招,随意逍遥。

风波队里两金焦,留新稿,诗句入秋高。

〖三煞〗呼来吟侣多同调,话到清游可解嘲。

欲寄音书,一雁飞飞下碧霄。

还怕轻把江山好景抛,让了渔樵。

〖煞尾〗瓜州灯火黄昏小,京口帆樯白日摇。

妙高台登几遭,甘露寺住几朝,中泠泉饮几瓢。

也不枉秋江放轻棹。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原文赏析-清代沈祥龙散曲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作品赏析

本套共由九支曲子组成,通过记叙作者在四野皆秋之时,从南京顺流而下镇江的观感,表现了作者的豪放胸襟和洒脱情怀。全曲可分作两大部分,前三支曲为第一部分,后六支曲为第二部分,前后意脉贯通,浑然一体。

第一部分写作者沿江而下的所见所感。第一支曲前两句以“字字的确,斤两相称”之合璧对,点明了出行时间和季节。接着一句选择芦丛、落日、归鸿意象,来凸显秋日长江日暮的特色。后句用一“翦”字,传神地写出了帆船顺江而下的气势和速度;一个“晓”字,则表明作者从金陵顺江行舟至京口时间的推移。末句意指江岸风景如画。全曲犹如中国水墨山水,仅寥寥数笔,既勾勒出作者泛舟长江的环境氛围,又紧扣文题。

第二支曲文辞紧承上曲,细致描摹具体所见。景物选取颇具匠心,所选之景有动景静景的匹配,有虚景实景的结合,还有壮景与秀景的对比。静景如江岸、枯杨、衰草和平皋;动景如江涛、残照、渔舟和飞鸟;实景如“随飞鸟”,虚景如“舞瘦蛟”;秀景如“点缀平皋”,壮景如“荡漾寒涛”。景象是天上水下,岸边江中,尽挫笔端,如诗如画。

第一部分前两支曲侧重写景,第三支曲则转入由景述怀。前二句既成工整之对仗,又互文见义。两个“怀”字、“这”字,另加“沉沉”“依依”两个叠词,既音韵谐婉,又言约意丰。“朝”“宵”二字透露出时间变换。“风雨”一句,暗吊吴国遗迹。作者面对浩浩江潮,情怀激荡,遂生俯仰古今的万丈豪情。

第二部分写作者至岸登临的所见所感。第四支曲结构与第二支曲相似,对偶却更见工巧。一至八句成扇面对,九、十两句又成合璧对。“倚画桡”“携草屩”,点明曲题,可见作者乘船已“至京口”。此时此地,作者禁不住“登高长啸”“临江吹箫”“凭栏远眺”。眼前大江水势滔滔,暗喻作者心中波澜滚滚;远处乱山云影迢迢,隐示作者情思茫茫,至此作者遂发出了事业成空、乾坤寂寥的浩叹。

第五、六支曲承上而转入全面抒情。前曲前两句既顺接上曲末句“短鬓频搔”,又遥应第二支曲末句“对酒无聊”。酒的麻醉是暂时的,篷底诵骚、雄心暗撩流露出作者真实情怀。沈氏才艺双绝,遭逢衰朝乱世,英雄失之用武,只得在困顿饥寒中熬年度日。“功名归屠钓”暗用樊哙姜尚典故。后曲首句“笑”字以顶针续麻辞格绾联前曲末句“回头暗笑”,转换自然。四句镶嵌四个双音叠字词组,字响调圆,一气如注,在排遣作者怀才不遇的失落心情上有字字千钧之力。

第七支曲,作者将登临之时生发万千感慨的思绪折回到对山水景物的审美上来。美景不用招揽,可以尽情赏玩。“风波”一句,再次点题,既指明“至京口”的旅程,又顺势带出下两句,而下两句又呼应首曲“满眼新诗料”一语。正所谓挥毫当得江山助,不曾登临岂有诗。

第八、九支曲继续写作者临水登山的豪情胜慨。作者虽感叹功名归于屠钓、文章从来虚耗、饥寒也只自熬,却不因此消沉,而是振奋精神,呼朋引伴,携侣清游。“欲寄”两句,巧用鸿雁传书典故,倒装语序,既是为契合曲词押韵,又有“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明王骥德《曲律》)之效。〔煞尾〕一曲,前两句中瓜州、京口,点出作者行程,“灯火黄昏”“帆樯白日”暗示时间偷度。接着三句是一个精严的鼎足对,句中的“妙高台”“甘露寺”和“中泠泉”既是风景名胜,又历史悠久,含蕴丰富,启人遐思。末句“也不枉秋江轻棹”收束全曲,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清刘熙载《艺概》云:“诗如词,曲如赋。”本套作者以铺叙的手法极力渲染秋山秋色,在情景交错的精雕细刻中,通过沿江顺流观赏、登山临水游玩,抒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的满腔豪情,其间有悲慨、无聊,更有排遣、振奋,将作者触景生情的种种感受铺洒的淋漓尽致。曲中景象明朗,情怀潇洒,对仗严整,声调浏亮,堪称上乘之作。

(欧阳春勇)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原文赏析-清代沈祥龙散曲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作者简介

沈祥龙(1835—?),字讷生、约斋,号乐志翁,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人。优贡生,诗人、书法家,精于诗词,善隶书。撰有《乐志簃集》《论词随笔》《约斋词话》《吟海集》《乐志簃笔记》等。其中《乐志簃曲》1卷,多为记游、题画之作;以《论词随笔》最为人知,有“清一代词论第一”之誉。

《正宫·端正好》秋暮自金陵溯江至京口原文赏析-清代沈祥龙散曲

更多沈祥龙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