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粉蝶儿》端阳原文赏析-明代胡以正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6:35

【中吕·粉蝶儿】端阳作品原文

【中吕·粉蝶儿】端阳

胡以正

〖粉蝶儿〗殿阁生凉,起薰风绣帘飘荡,正炎天节遇端阳。

海榴开,芰荷绽,锦葵争放。

回道湘江,咏《离骚》楚人悲怆。

〖醉春风〗虎艾遍门悬,龙舟也齐荡桨,兰堂时浴应蕤宾,堪宴赏。

赏,金字瓜开,银丝细切,玉壶佳酿。

〖红绣鞋〗翡翠蹙宫衣时样,彩索结红绣新妆,避兵符斜挑鬓云傍。

拥翠袖筵前立,列金钗摆成行,说蓬莱都是谎。

〖耍孩儿〗设杯盘水陆凉亭上,别是个风光画堂。

飞觥走斝莫消停,笑吟吟庆赏端阳。

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

齐欢畅,一壁厢弹丝品竹,舞袖歌腔。

〖尾声〗喜孜孜相劝酬,乐陶陶入醉乡,直吃的玉山颓斜倚在雕栏上,听一派仙音动天响。

《中吕·粉蝶儿》端阳原文赏析-明代胡以正散曲

【中吕·粉蝶儿】端阳作品赏析

这首套曲细致地描画了端阳节的欢庆景象,为我们重现了明代端阳节的场面。“端阳”即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相传为纪念自沉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端阳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的风俗,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这首套曲,正让我们得以窥明代端午遗风之一斑。

农历五月初五已是“炎天”,此时,“海榴开,芰荷绽,锦葵争放”,已是夏日之景色了。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却带有一丝悲怆的意味,因为这一天是用来纪念屈原的,传说正是此日屈原自沉于汨罗,“咏《离骚》楚人悲怆”点明此旨。但这个悲怆的故事毕竟太久远了,已埋进历史的尘埃中,对屈原的纪念已经演变为一种习俗,那个自沉殉国的悲剧早已被节日的喜庆气氛所替代。

曲中集中写到端阳习俗的几句是:“虎艾遍门悬,龙舟也齐荡桨,兰堂时浴应蕤宾”“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虎艾”即艾虎,端午日采艾制成虎形的饰物,佩戴之能辟邪祛秽,明代则将艾虎悬挂门口。“龙舟”是人们端午节比赛用的龙形船,“蕤宾”本是古乐十二律之第七律,与历相配,位于午,在五月,故用以代指五月。这一日,人们挂艾虎、赛龙舟,香汤沐浴,宴饮赏景。“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则是酒宴上的情景,“菖华”即菖蒲的花,菖蒲是一种水草,有香气。古代旧俗,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这一习俗在明代演化为将菖蒲花放入酒杯(即“尧樽”)中;与古俗以楝叶包裹粽子不同,明代则用菰叶包裹。

除了写习俗,曲中集中笔墨写了人们端阳节赏景宴饮的场面。“金字瓜开,银丝细切,玉壶佳酿”,人们切金瓜、脍细鳞、饮醇酒,享受这良辰美景。以下集中写宴赏的欢快场面。〔红绣鞋〕一曲描画了女子花团锦簇的场面,她们三五成群,穿着最接近宫衣的时髦服装,打扮得光彩照人,“拥翠袖筵前立,列金钗摆成行”,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说蓬莱都是谎”,如果把眼前美景认作蓬莱仙境那就错了!这一句暗示出这些女子应是些侑酒的歌妓。〔耍孩儿〕一曲继续写酒宴的场面,人们设宴凉亭,山珍海味毕陈,“飞觥走斝莫消停,笑吟吟庆赏端阳”,一边是觥筹交错,一边是“弹丝品竹,舞袖歌腔”。这些达官贵人、游客仕女直吃得大醉尽兴,若“玉山颓斜”。“玉山”是魏晋比喻人仪容俊美的词语,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篇》载,山涛曾称嵇康的醉态是“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写人们宴赏的欢快和热闹,可谓极尽奢华。

这首套曲,不仅为人们描摹了明代端午节的风俗,也写了士人竞为奢华、耽于声色的社会风气,对人们认识明代的民风民俗,颇具认识价值。

(张秉国)

《中吕·粉蝶儿》端阳原文赏析-明代胡以正散曲

【中吕·粉蝶儿】端阳作者简介

胡以正,生平不详,明张禄《词林摘艳》录有其曲作。

《中吕·粉蝶儿》端阳原文赏析-明代胡以正散曲

更多胡以正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