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宫·醉太平》挑担原文赏析-明代陈铎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2:20

【正宫·醉太平】挑担作品原文

【正宫·醉太平】挑担

陈铎

麻绳是知己,扁担是相识,一年三百六十四,不曾闲一日。

担头上讨了些儿利,酒房中买了一场醉,肩头上去了几层皮,常少柴没米。

《正宫·醉太平》挑担原文赏析-明代陈铎散曲

【正宫·醉太平】挑担作品赏析

陈铎《滑稽余韵》中的小令,广泛描绘了明代中叶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状况,是他最具特色的作品。尤为可贵的是,其中不少作品对从事各种劳作的平凡的劳动人民给予了赞扬和同情。这首小令就是代表作之一。

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日益繁荣。有不少破产农民到城市里卖苦力讨生活。挑夫就是当时城市里的下层劳动者,这类人往往没有什么专门的技术,只靠出卖笨重的体力劳动挣几个小钱养家糊口。挑夫没有什么劳动工具,仅靠两根麻绳、一条扁担与他们相依为命,于是小令一开头就说“麻绳是知己,扁担是相识”,尽管“一年三百六十四,不曾闲一日”,然而挑担的收入却是那么微薄,“担头上讨了些儿利”,只够去“酒房中买了一场醉”。这二句写尽了挑夫内心的无限愁闷和痛苦。挑夫“买了一场醉”,是借“醉”来解闷消愁,又哪知“举杯销愁愁更愁”(唐李白《行路难》)!长年累月的繁重劳动,使挑夫“肩头上去了几层皮”,却“常少柴没米”,仍然无法维持一年的生活。

这首小令,作者以朴素的语言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为什么劳动人民成年累月地辛勤劳动,却不能维持最起码的生活水准呢?当然是因为他们既失去了生产资料又受到了严酷的剥削。作者对下层劳动者所持的同情溢于言表,这在鄙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社会里,很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小令通俗流畅,明白如话,仅用了50个字,便倾诉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富有“民胞物与”之怀。通篇语言看似平易,不假雕琢,实则蕴藉甚深,耐人咀嚼。结尾可谓一锤定音,有千钧之力。此曲无疑继承了元人散曲本色当行的传统,乃深得“凤头、猪肚、豹尾”三昧之作。

(邹自振)

《正宫·醉太平》挑担原文赏析-明代陈铎散曲

【正宫·醉太平】挑担作者简介

陈铎(1454?—1507),字大声,号秋碧,别号七一居士,下邳(今江苏新沂合沟镇)人,后徙南京。官锦衣卫指挥使,工诗,能画,善词曲,人称“乐王”,有杂剧《纳锦郎》《好姻缘》等,词集有《草堂余意》,曲作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等,另有《秋碧轩稿》《可雪斋稿》《月香亭稿》《公余漫兴》等。

《正宫·醉太平》挑担原文赏析-明代陈铎散曲

更多陈铎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