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赏析-宋代苏轼古诗-夜深把烛赏名花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1:35

海棠作品原文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作品赏析

骀荡东风,轻轻吹拂,舒缓而轻柔,诗人用“袅袅”来描摹它,营造出春夜的温馨和怡人的景象;缓缓浮动的夜雾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诗人用“空蒙”来表现它,显示出夜色朦胧与荒郊空旷。当然是夜深了的缘故,天幕上的明月已转过游廊。月的清辉透过雾的帷幕倾洒在大地上,使周边的景物如真如幻,犹如梦境一般。一株海棠正在怒放着,枝叶扶疏,参差错落,或疏或密,玲珑可爱。绿色的叶子在乳白色的夜雾中显得鲜活而柔嫩,把红色的海棠花映衬得更有风致了。在这里,诗人选用“崇光”一词来形容它,并且精心挑出一个“泛”字来修饰,那意思显然是说,在朦胧的月光下,海棠在淡淡的春风中轻轻颤袅,放出的光泽犹如漾开漫漶的春波,不但显出艳丽的风情,更透出高洁的气质。你说,诗人能不为之怦然心动么?

夜越来越深了,诗人之所以秉烛赏花,不用说,是缘于爱花惜花的心理。诗人特意拈出一个“故”字来,那意思是说,我这样做的原因,只不过担心夜深了,海棠花“睡去”罢了。

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遍稽花草谱系,花卉纵然有生命期,可从没有听说过有作息时间,海棠花怎么会“睡去”呢?

仔细一琢磨,表面看似无理,骨子里却妙不可言。你想,从赏花环境看,夜雾弥漫,月色朦胧;从赏花人看,花前醉酒,醉眼惺忪。在这样的情况下看花,海棠花怎能不变得影影绰绰,俨然一位美女恹恹欲睡?在诗人眼里,哪是一株海棠花,简直是一位娇羞慵倦的“红妆”少女!情与景交融,花与人结合,诗人这种自然人化的巧妙构思,把海棠花表现得更妖娆了。

如果作更深一层去考察,诗人显然是暗用一个典故:据施注《苏诗》引用《明皇杂录》说,唐明皇李隆基有一天登上沉香亭,要召见贵妃杨玉环,偏值贵妃酒醉未醒,只见她钗横鬓乱,醉态嫣然。李隆基笑着说:这哪里是妃子醉呢,是海棠花还没有睡醒啊!李隆基把贵妃比成海棠花,显然是说杨贵妃像海棠花一样美;在这里,诗人苏轼用逆向运思的方法,把海棠花比成恹恹欲睡的美女,不也是说,海棠花就像酒醉未醒的杨贵妃一样妩媚么?李白早就唱过“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与美女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嘛。

有人说,这后两句是从唐人李商隐“客散酒醒人去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花下醉》)这两句脱胎而成。如果细细地品味,从诗歌意蕴看,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李商隐把烛赏花是在酒醒人散之后,赏的又是残花,固然不乏“雅人深致”(清人马位语),但毕竟意兴阑珊。相形之下,苏轼却不同,他先把花比成美女,赋予花以鲜活的生命和美好的形象;接着又强调是“红妆”,正当青春妙龄,韶华正茂。这,不正显示出一种盎然诗意与名士风流?

也有人说,苏轼写这首诗是“叹良辰之易逝,伤盛时之不再”。细细一想,诗歌传达出如此积极向上的情调,正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充满对生活的热爱。苏轼本来就是一个乐观旷达的诗人,我们又有什么必要硬贴上一幅“感伤型”的标签呢?

海棠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