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赏析-宋代苏轼古诗-从审美感悟到哲理升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1:36

题西林壁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作品赏析

乍读开章第一句,不由人顿生疑窦——

横着看吧,俨然一道绵亘不断的山岭;侧面看呢,却是一座峻峭陡拔的山峰。无疑,这是诗人对庐山的总体认识。据姚宽说,这是因为“庐山七岭,共会于东,合而成峰”(《西溪丛语》引南山宣师《通感录》)。看来诗人的观察是符合庐山实际的。我们不禁会想,那峰连岭结的雄姿,那磅礴巍峨的气势,在祖国林林总总的山系中恐怕也要算难得一遇的景观吧,诗人正可以泼墨渲染,为什么偏偏只从“横看”和“侧看”两个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表现呢?

还是看看第二句是怎么说的吧——

无论从远处看,从近处看,还是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庐山展示出山容山貌都是各不相同。看来诗人并不在于描摹庐山巍峨壮丽的雄姿,只是为了说明观察角度不同呈现出的差异。

这就更使人不解了:为什么观察角度有了变化,它就变得那么捉摸不定了呢?

诗人在后面两句作了这样的解释:庐山真面之所以难以把握和认识,只是因为我们置身于庐山中啊!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悖论:记得就在诗人这次游庐山的时候,以《初入庐山》为题写了三首绝句,其中第二首说: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这不明明是说,今天置身于庐山之中,一切都看得那么真真切切么?怎么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中呢?

诗语的悖论为我们赢得破译疑难的契机——

诗人这次游庐山共写了八首诗:《初入庐山五言绝句》三首,《瀑布亭》一首,《庐山二胜》二首,《赠总长老》一首。这七首中,诗题都点明了歌咏的主体;只有这最后一首《题西林壁》,说这首诗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诗题只是交代诗歌的载体。这就不难理解了,这首小诗并不是对庐山实景的歌唱,而是诗人游历庐山之后,对自然山水得到的审美感悟。我们从中至少可以获得两点启迪:

首先,它告诉我们:认识客观事物既要有微观的观察,也要有宏观的分析。要善于综合各方面的认识,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切忌主观与片面。在自然状态中,之所以出现或“成岭”或“成峰”的景观;在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还不是因为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才导致认识上的差异?

其次,它启示我们:处理和判断任何问题,既要深入其内,洞烛幽微;又要超越其外,高瞻远瞩。当局者之所以迷,当然是因为眼界狭小,被一峰一岭挡住了眼睛;旁观者之所以清,还不是由于视野扩大,可以纵览事物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既要了解局部,又要纵观全局,才能认清客观事物的本质的真实。

这首小诗把普泛性的生活哲理融于庐山这一具体形象中,语言又明白如话。这样的山水小唱,又怎能不脍炙人口而传诵不衰呢?

题西林壁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历官大理评事,知湖州时被告发诽谤朝廷,入狱,贬黄州。哲宗时官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