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21: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霑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将杜甫位于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卷走,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导致屋漏床湿。让他面对现实,使他忧思,面对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在哀叹自身的遭遇,而且进一步联想到如自己一般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可以摆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后世的人们所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一,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以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受,有助于体现坎坷生活及悲凉郁塞的心绪。

这是杜甫非常有名的一首诗,对后来的大诗人白居易还有大政治家王安石,乃至其他广大的读者都起过非常大的教育作用。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所以尽管自己的茅屋破败,却希望广大的穷人都能够拥有坚固的房子,并不惜让自己冻死为代价,充分表现了他对百姓的同情和热爱。

“长夜霑湿”中,生出“安得广厦千万间”之良愿,宁自苦以利人,犹见老杜之仁者心也。此后诗人白居易亦受杜甫感召,写出了“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安得万里裘,盖裹四周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新制布裘》)的仁者之诗。宋代王安石题杜甫画像时,更把“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作为杜甫精神的集中体现。诗中的仁爱精神,早已在笔法之诙谐老健外,成为本篇打动人心的最核心之点。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解

1、风本来没有怒气,这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这句是说风大,声音响。

2、三重,指三层,指不很厚。这句是在说明自己的茅屋被风刮坏了。

3、挂罥,挂结、悬挂。这两句是说由于屋子上的茅草被风吹飞,有的茅草挂在树梢上。

4、坳,低洼的所在。

5、这句是在描写群童的顽皮,故意到我这个老头这里搞恶作剧。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生气了。与其说他是在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对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无靠,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用了。或许还在深责自己缺乏修养,与小孩子们计较。总之,焦灼后,他转为沉静,逐渐开始苦苦思索。忍能,是说怎么能这样当面做贼。能,这样。

6、公然,明目张胆,这里是在描写顽童的不良行径。

7、呼不得,形容喊不住。群童欺负杜甫年事已高,隔着一条浣花溪,所以诗人吓唬孩童们的办法根本没用,所以任凭杜甫怎样呼喊,他们仍然在嬉闹。

8、这句是诗人的感慨。因为要重新去买这些茅草,对杜甫而言,是很大的负担。所以说诗人非常着急。

9、这句形容天将要下雨时的情景。俄顷,不久,顷刻间。云墨色,形容云黑如墨,指天即将下雨。

10、漠漠,天空当中浓云密布,阴沉迷蒙的状态。向,指将近。

11、布衾,棉被。这句说使用多年的老棉絮,又恰巧屋漏,因此非常冷。

12、恶卧,说的是小孩睡相很差,两脚胡乱蹬踹,因此被里有了破裂。

13、雨脚如麻,这里形容雨下得非常密,不是那种稀疏的雨。

14、丧乱,这里指安史之乱。从755年到761年的这六年时间里,杜甫经历千辛万苦。他的睡眠不断减少,这与他的逃难漂泊有直接关系,也与他的年老多病也有着直接关系。但是,最主要的是由于他忧心于国事。

15、彻,彻晓。何由彻,是说怎样才能熬到天亮。痛苦时总是感觉时间非常长,特别难挨。

16、广厦,大房子。大庇,指全部保护起来。“风雨”二字非常关键,承接上文。安得,指想要得到,却没能得到,表现出诗人的理想,还有其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17、突兀,形容高耸的模样,这里指广厦的高大。寒士,一般指贫寒的书生,这里指那些饱受苦难的难民与百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