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原文赏析-清代朱彝尊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2:07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作品原文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

朱彝尊

香茅屋青枫树底,小蓬门红板桥西。

虽无蔗芋田,也有桑麻地,野蔷薇结个笆篱。

更添种山茶绿萼梅,这便是先生锦里。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原文赏析-清代朱彝尊散曲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作品注释

(1)蔗芋田:指多余的闲田。蔗芋并非生活必需品。

(2)桑麻地:指维持生计的土地。

(3)绿萼梅:又称绿梅,当它开花时,花瓣呈淡绿色,花蒂纯绿色,梗为青色,因为比较奇特,被人推为梅中极品。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作品赏析

此曲首二句中作者好像一个摄影师,首先以长镜头对隐者的隐居之所进行全景展示:一座红色的小桥横跨小溪之上,在桥的西边,一株树冠硕大的青枫树下,坐落着一座以香茅草盖顶、蓬草结成屋门的茅屋。香茅是一种有香气的茅草。青枫树即枫树,入秋后转为鲜红色,灿烂如霞,为优良的观叶树种。“蓬门”即草门,喻指贫苦人家。唐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红板桥”即用红木板架的桥。宋柳永《迷神引》云:“红板桥头秋光暮。”作者把杜诗柳词捏合成一体,以描绘令人心旷神怡的村野美景。曲中以“香茅屋”对“小蓬门”,“青枫树底”对“红板桥西”,对仗工整,构思巧妙,虽只有短短的十四字,四个意象,却在读者眼前立刻展现出一幅江南特有的图景:红叶、小桥、流水、人家。“香”“青”“小”“红”这些定语又使得画面增添脱俗、深远、幽静、安逸的韵味。总之,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意蕴是具体的,但同时又是笼统的、模糊的。因为对作者而言,这就是自己居住的环境,然而这些景物又能发掘储存于印象库中的材料并结合作者的意象而加以创造性的组合,那么读者对田园生活的美感经验越丰富,对这一幅画面的体会越深入。

不可否认,隐居生活虽然悠闲自由,但“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见晋陶潜《五柳先生传》)恐怕也是难以避免的。次二句则是作者庆幸:虽然自己没有多余的闲田去种蔗芋这些供享受的奢侈品,但也聊有几亩薄田可以种植桑麻这些生活必需品。如果说前面是通过景物的叠加,创造出一幅怡然幽寂的乡野图景,那么,这两句的直陈则给画面增添了一个隐者的形象。他不奢求、无贪心,安贫乐道。其实作者在这里也暗示出:只有安贫乐道之人才能安居于此,才能享受乡野生活的乐趣。接着,作者把镜头拉回到近处,对这个充满着超凡脱俗趣味的院落又进行了一番点染:院落的篱笆用野蔷薇围成,院里有山茶花、绿梅。蔷薇、山茶、绿梅是江南一带相当常见又相当美丽的花。它们都气味芳香,花姿绰约,花色鲜艳,文人常把青枫、野蔷薇、山茶、绿萼梅视作理想家居的必备植物。读至此,不仅作者,恐怕读者也会禁不住赞叹:“这便是先生锦里。”“锦里”即锦官城,指成都,这里作者用来比喻隐居之所。

显然,这首曲不一定是作者的夫子自况,它只不过是一幅归隐者理想的形象化的图画,但这个图景中景致都是作者家乡的景物,故而,理想中又蕴涵着现实,有作者的向往。这样读者就把作者那种充分享受自然美景的欢乐、无拘无束的身心自由状态、对官场险恶的厌弃一览无余。这首小令犹如一幅工笔画,色彩绚丽,又充溢着悠然远趣。

(魏强)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原文赏析-清代朱彝尊散曲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试,授检讨,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三年(1674)因故被劾降级,康熙三十一年(1692)告归乡里。朱彝尊早年以诗与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词崇奉宋姜夔,为浙西词派之首;散曲或沉郁苍凉,或明丽流动,各有风致。著有《曝书亭集》等数百卷,散曲有《叶儿乐府》1卷。

《双调·沉醉东风》(香茅屋青枫树底)原文赏析-清代朱彝尊散曲

更多朱彝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