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22:2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品原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八月秋高风怒号:风本来没有怒不怒,这其实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这句是说风大,叫声响。

三重:三层,指不会很厚。这句说明自己的茅屋被风吹坏了。

挂罥(juàn):挂结、悬挂。这两句是说因为屋上茅草被风吹得飞起来,有的茅草挂在了树梢上。

坳:低洼的地方。

这句描写群童的顽皮,故意到我这老头儿这儿搞恶作剧。面对顽童的“趁风打劫”,他却真的动了肝火。与其说他是在和孩子们生气,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生气。他恨自己老迈年高,生活无依,一事无成,于国于家都没什么用了。也许还深责自己缺乏修养,和小孩子们一般计较。总之,焦灼之后,他转为沉静,渐而苦苦地思索。忍能:是说怎么能这样的当面做贼。能:这样。

公然:明目张胆,这里描写顽童的行径。

呼不得:形容喊不住。群童欺负杜甫年老,因为隔着一条浣花溪,所以诗人的吓唬孩童们根本不怕,任凭杜甫怎样叫喊,他们仍然闹。

这句是诗人的感慨。因为要重新买这些茅草,对杜甫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所以说诗人非常着急。

这句形容天将要下雨时候的情景。俄顷:不久,顷刻之间。云墨色:形容云黑如墨,指天要下雨。

漠漠:天空浓云密布,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指将近。

布衾(qīn):棉被。这句说多年的老棉絮,又恰巧屋漏,因此特别冷。

恶卧:说的是小孩睡相不好,两脚胡乱蹬,因此被里破裂。

雨脚如麻:这里形容雨下的非常密,不是那种稀稀疏疏的雨。

丧乱:这里指安史之乱。自天宝十四年(755)到上元二年(761)的六年间,杜甫经历了千辛万苦。他睡眠的减少和他的逃难漂泊有关,也和他的年老多病有关。但是,最主要的是因为他关心国事。

彻:彻晓。何由彻:是说怎样才能熬到天亮呢。痛苦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特别长,特别难挨。

安得:指想要得到却不能得到,表现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广厦:大房子。大庇:指全部庇覆、保护起来。寒士:一般是指贫寒的书生,这里指那些饱受苦难的黎民。“风雨”二字很关键,承接上文。

突兀:形容高耸的样子,这里指广厦的高大。

【译文】

秋天八月,秋风狂啸,卷走了我屋顶上的茅草。茅草四处飞扬,飞到了浣花溪那边,散落在对岸的水边。被刮到高处的挂在了树梢上,刮得比较低的沉到了水塘中。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衰,竟然当面抢我的茅草,肆无忌惮地抱着茅草跑进了竹林。我喊得口干舌燥也没有丝毫用处,无奈之下,只好拄着拐杖返回家,独自叹息。很快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黑得像墨,秋天的傍晚天色阴沉。被子由于盖了很多年,又冷又硬,如同铁板。孩子们睡得不舒服,把被里都蹬破了。屋子里非常潮湿,但大雨依旧在下。自从发生战乱后,我睡眠的时间日渐减少,漫漫长夜,屋中漏雨,床被湿透,如何才能熬到天明呢。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明亮的房屋,让和我境遇相同的贫民有个落脚之地、全都笑逐颜开,又怎样才能使房屋不因大风而摇摆,稳固得如同大山一般?唉!如果真能出现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即使唯独我的草屋被风吹垮、我被冻死,那我也愿意啊!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评点

【赏析1】

本诗是杜甫以自己居住的茅屋为描写对象,写就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秋。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历经磨难的杜甫辗转来到成都,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暂时定居下来。但第二年(761)秋,草堂屋顶上的茅草被一场秋风卷走,大雨又紧跟而至。面对屋漏床湿的情景,窘境中的诗人感慨良多,难以入眠,于是写下了这首名篇。

诗的开篇与题目相对应,前五句话句句押韵,通过一系列的动态描写,勾勒出秋风卷茅草的景象。首句点明时间。“风怒号”写出了秋风的特点:来势猛、声音大、速度快。“卷”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同时又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包含其中。“飞”是对“卷”的补充说明,告诉人们卷起的茅草已经“飞”过江去,落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说明“飞”走的茅草已经弄不回来了。“卷”、“飞”、“渡”、“洒”、“挂罥”、“飘转”六个紧密相接的动作不但给画面赋予了动感,更拨动起了人们的心弦。

六、七、八三句塑造出顽劣的群童形象,与衰老无力的诗人形成鲜明的对照。九、十句表明,即使只是面对一群顽童,诗人也只能受尽欺侮,无可奈何。“忍能”句中的“盗贼”,并非真的说群童是盗贼,而是着力表现诗人此时焦急气愤的心情。

接下来,“俄顷”两句,既写出了大雨来临前的征兆,同时又营造出一种惨淡的气氛,这也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照。“布衾多年冷似铁”到“雨脚如麻未断绝”四句,是诗人对现实窘境的描写。前两句写出诗人无以为家的痛苦,后两句看似絮叨,却不禁让人联想到诗人坐在床边独自叹息的凄凉景象。“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前一句为纵,诗人从眼前的困境联想到战乱中所经受的种种磨难,从自己破败不堪的小家联想到动荡不安的国家;后一句是收,再回到痛苦的现实中来。

“安得广厦千万间”等三句,是全诗关键所在。诗人在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期盼拥有“广厦”的愿望。三句诗联而下,境界广阔;“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词,铿锵有力,气势不凡,迸发出如波涛一般的激情。这种情绪奔放有力,只能通过嗟叹来表达。“呜呼”等三句,诗人表达了牺牲自我来使天下穷苦者温暖的愿望。诗人博大的胸怀、崇高的境界在这里尽展无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赏析2】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作于草堂,草堂也就是茅屋,其诗《堂成》说“背郭堂成荫白茅”,可知草堂最初建成的样子。从这一时期所作的不少七律看,诗人的生活是相对安定的,心情也较为舒畅。《南邻》诗云“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好个“未全贫”,它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诗人当时未脱贫而十分安贫的处境。稍有天灾人祸,就要露出它的困窘来。761年的这个秋天情况就有不妙,草堂至少遭遇了一次暴风雨的袭击,堂前临江一棵两百岁的楠木也被连根拔起,屋漏把诗人搞得十分狼狈。在那个狼狈的夜晚,他想到普天下与他一样和比他处境更糟的人,想得很多很多,从而留下了这一名篇。

诗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事,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白天及当晚,诗人遭遇的种种狼狈。是极其生动的三部曲,首五句写狂风破屋的情景,这风来得之野蛮,如撒泼打滚,差点没把草堂的屋顶给揭了。卷走的茅草之多,吹得之高,吹得之远,都是令人张口、结舌、傻眼的。“茅飞”几句,一连串地铺写,几令人目不暇接。在合辙押韵上,句句入韵,用了“号”“茅”等五个开口呼平声韵脚,对风声作了形象的描摹,都很能传神。继五句写顽童的趁火打劫,在风中欢呼着抢夺茅草,往竹林那边扬长而去,根本不听招呼,把老人气得不行。吹散的茅草没法捡,能捡的又被南村群童捡了,诗人只好回来拄杖喘息。继八句写暴雨的袭击,俗话说“屋漏又遭连夜雨”,意思是祸不单行,这恰是诗人当日的写照。狂风揭茅只是倒霉的开头,接着便是黑云压顶,大雨跟着就来了。被子冷得像铁,是说它不但冷,而且硬,可见其陈旧;这样的被子睡着怪不舒服的,难怪孩子乱蹬,把里子都蹬破了,就更不舒服了。更加痛苦的是屋漏,它使你在屋里床顶到处摆盆,滴水叮叮咚咚,空气又湿又冷,桌上书卷稿纸遭殃。自战乱以来六个年头,诗人忧国忧民,长期失眠,这个风雨之夜就更别睡了,不知怎样才能熬得到天亮。于是诗人百感交集,想到普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屋顶漏雨,又不知有多少人头上无片瓦。

第二部分抒怀。一想到大众的痛苦,诗人就忘却了一己的痛苦,他痛切地感到由于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夜像他一样的“寒士”不知有多少,于是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披露了诗人民胞物与、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特别是它出现在前一部分所展示的具体的生活背景上,建筑在切肤之痛上,就显得格外真切动人。后来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即受此诗影响,作为饱暖中人能想想穷苦的人,那是富人的慈悲,总不如身在饥寒中人的祈愿更具切肤之痛。

本篇在歌行体的运用上达到了十分自由的程度,一是句式参差,用了散文化的语言;二是句群奇偶的错综,有三处是三句形成句群,有时三句一韵,有时五句一韵,其出入变化,挥洒收放,皆缘情而为。非圣于诗者不能也。

(周啸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赏析3】

很可能由于成都城中官员的变动,原来向杜甫“供禄米”的故人离职,而后来给予杜甫更大资助的严武尚未到来,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一度陷入贫困境地。这在他此时期的一些诗中多有体现,如“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杜甫在浣花溪所建草堂的屋顶是由成束的茅草层层苫盖而成,大风吹来,掀起一束束茅草,吹得七零八落,有的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有的沉落在水塘中。一部分飘落在地上,可以捡拾回来的,偏又被一群顽童抱走。杜甫追喊不及,面对一群孩子的恶作剧无可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夜里秋雨从秋风摧残过的屋顶滴下,房间里到处都被淋湿。床上的布被破旧不堪,已经失去了御寒的功用。本来心中就充满了种种烦忧,如此凄寒长夜,诗人倍感煎熬难耐。

从茅屋被秋风吹破写起,写到被一群孩童欺侮,写到秋雨长夜的凄冷,杜甫层层推进,十分真切传神地写出了他的狼狈困苦的生活。可是他写这些并不是为了获得同情,相反,他由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天下更多像他这样穷困潦倒的人,他希望不再有人受苦,因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甘愿做出牺牲:“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的伟大,就在于不论他自己陷入多么困苦哀愁的境遇,都不失对最广大人群的最深厚的仁爱精神。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杜甫古诗)

【赏析4】

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我们读这几句诗,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我们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呢?有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中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如果说读到“归来倚杖自叹息”的时候对他“叹息”的内容还理解不深的话,那么读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总该看出他并不是仅仅因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失眠、而大声疾呼吧!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霍松林)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