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兵车行》车辚辚赏析句解-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20:22

兵车行原文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赏析句解-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兵车行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诗,行,是乐府歌曲体裁当中的一种,杜甫没有套用固有的《从军行》一类的乐府旧题,而是自创了新题,书写新事。同时,这又是一首反对唐玄宗不断发动不义战争的政治讽刺诗,它大约写于天宝十年(751)。天宝年间以来,唐王朝的统治者开始发动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开边”政策,不断向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地区发起战争,此时,战争目的已经不再是安定边疆,而是不义之战。《通鉴》记载,天宝十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发兵进攻南诏,率军八万,在西洱河边惨败,伤亡六万余人,于是,统治者就又在两京(长安和洛阳)地区及河南、河北地区招募兵士。当时人们都听说云南大多是瘴疠之地,等不到交战,士卒死伤者就达到了十之八九,于是无人肯来应征。杨国忠于是派遣御史在各个道路上捉人,将壮丁驱赶到前方战区。一时间导致行者愁怨,父母妻子奔走相送,哭声震天。钱谦益觉得这首诗就是为此事而作,确然可信。

这是杜甫最早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全诗以“道旁过者问行人”划界,上段纪事,下段纪言。纪言部分又自相接应,以“未休关西卒”应“开边意未已”,以“租税从何出”应“千村万落生荆杞”,被前人称之为“条理秩然而善于曲折变化”。全诗四换其韵,三、五、七言错杂,以大开大阖之笔叙事传情,不蹈袭前人而尽得《诗经》、乐府之风神,正所谓“像我者死而学我者活”也。故明代胡应麟评曰:“少陵不效四言,不仿《离骚》,不用乐府旧题,是此老胸中壁立处。然风骚、乐府遗意,杜往往得之。”此诗即其一证。又,清施鸿保《读杜诗说》于此诗指瑕曰:“‘见’、‘闻’二字似互误。村落荆杞当云见,不当云闻;鬼哭啾啾当云闻,不当云见也。或言诗作于长安中,故于山东二百州云闻;是送人至青海者,故于古来白骨云见,说亦可通,然究与下句皆不可连解。”读诗之心细,直细过毫发,故而有此发现。言之成理,录出以飨今之读杜诗者。

本诗据单复说是为玄宗用兵吐蕃而作,“中言内郡凋蔽,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杜少陵集详注》引)钱谦益以为指天宝十载(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在云南的一个政权)事。据《通鉴·唐纪三十二》,两军交战后,唐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战功,后又大募士兵,因云南多瘴疠,皆莫肯应募,杨国忠乃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哭声震野。

但其中也概括当时开边战争的惨状和府兵制度的弊端。总之,作者所哀痛和同情的还是人民,又从“武皇开边意未已”一语,作者对唐玄宗的批评态度虽似隐约,实很明显。

形式用乐府诗,但“即事名篇”,不用旧题,《兵车行》就是自拟的新题目,在表现手法上因而也能摆脱旧形式的约束,而有了新的创造。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赏析句解-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兵车行句解

1、辚辚,车轮发出的声音。

2、萧萧,马的嘶鸣声。

3、行人,出行的人,此处指行役之人,即被征发的士兵。

4、咸阳桥,位于咸阳西南的渭水上,秦汉时名为“便桥”。从长安到云南,一般都取道四川,即往西走。这句话是说亲属全都奔走相送,不但道路上尘埃弥漫,就连大桥都被淹没在烟尘当中了。

5、过者,指杜甫。

6、点行,当时征兵的用语,指依照户籍名册来强制征兵从军。频,频繁。

7、或,指代词,有些人。十五,指年龄。防河,因为当时吐蕃时常侵扰黄河以西地区,唐王朝曾征召陇右、关中、朔方等军镇的军队集结于河西一带进行布防,所以称为“防河”。

8、四十,指年龄。营田,是汉代的屯田制度,军队没有战事时就要种田,有了战事则进行作战。

9、里正,唐代的制度,每一百户设为一里,负责管理户籍,检查民事,催促交税与服劳役等事。裹头,古代以皂罗,即黑绸三尺裹头,称为“头巾”。这句是说由于他年纪太小,出征时还需要里正为他裹头。

10、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边疆战士血流成海,但玄宗开疆拓土的意愿还没有停止。通鉴》中记载,天宝八年,哥舒翰领兵攻打吐蕃的石堡城,当时士卒伤死者达到数万,血流成河。“成海水”就是指此类事。武皇,指汉武帝,这里用来代指唐玄宗,当时唐玄宗好战尚“开边”,这与当年的汉武帝有很多相似之处,诗人不敢对当今皇帝直接加以斥责,便用汉武帝来比拟玄宗。开边,以武力来开拓边疆。意未已,意图还没有休止。

11、汉家,即汉朝,这里用于借指唐朝。山东,指当时华山以东的区域。由于唐代实行“府兵制”,兵农不分,长期的穷兵黩武,自然会导致生产遭受严重破坏。

12、秦兵,关中地区的士兵。耐苦战,指可以顽强地苦战。这句话是说关中地区的士兵由于善于苦战,所以就像鸡犬一样被驱使着上战场。

13、长者,是征夫对于诗人的尊称。敢,不敢。敢申恨,不敢申述自己的愤恨冤屈。这句话以反问的语气,写出士兵“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与悲愤。

14、今年冬,据《通鉴》记载,应当是指天宝十年冬。由于去年冬天已经征过一次兵了,而今冬又再次征兵,所以下句有“未休”的说法。

15、休,罢,停止。这句话是在说由于对吐蕃的军事战争还没停止,因此关西的士兵也都无法回家。

16、信知,确知。恶,不好。比邻,是唐代的习惯用语,指近邻。这四句是以女形男,控诉兵役的困苦,指出战争带给百姓的危害实在太大、太深,竟然可以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可见战争的残酷,百姓受到的痛苦之深重。

17、青海头,青海边,唐军与吐蕃时常在这里交战。唐高宗龙朔三年,青海被吐蕃占领。仪凤年间,李敬立与吐蕃交战,在青海惨败。玄宗开元年间,王君、张景顺、张忠亮、崔希逸、皇甫维明、王忠嗣等先后击败吐蕃,地点也都在青海西部。所以青海边上,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留下的累累白骨之多,自然可以想见。

18、新鬼,刚战死的士兵。啾啾,象声词,一种呜咽悲泣之音。这里指想象当中新鬼旧鬼的悲惨呜咽声。

兵车行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