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18:05

出塞其一原文

后出塞其一

杜甫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1)?

召募赴蓟门(2),军动不可留。

千金买马鞭,百金装刀头(3)。

闾里送我行,亲戚拥道周(4)。

斑白居上列(5),酒酣进庶羞(6)。

少年别有赠(7):含笑看吴钩(8)。

后出塞其一句解

1、及壮,等到壮年。旧丘,老家。守旧丘,老死于家乡。

2、召募,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但此时改为实行募兵制。蓟门,点明出塞的底单,即幽州范阳镇,在今北京附近,当时属于渔阳节度使安禄山的管辖区域。军动,军队开拔。

3、这两句的句法效仿《木兰诗》当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描写马鞍、武器的精美。

4、闾里,邻居。道周,道边。

5、斑白,泛指老人。居上列,坐在上位。

6、酒酣,指酒喝到半程时。进,献上。庶羞,指美味的饭食。

7、别,与众不同,特别,与上文的“庶羞”呼应。

8、吴钩,原本是春秋时吴王阖闾所铸造的一种弯形的宝刀,后来泛指所有宝刀。这里指对所赠宝刀的欢喜之前,因其正好暗合自己“封侯”的志向,因此“含笑”而仔细把玩。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一首,征夫自叙应募入伍的动机还有临别辞家时的盛况。节奏明快,基调豪壮。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后出塞其二原文

后出塞其二

朝进东门营(1),暮上河阳桥(2)。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3)。

平沙列万幕(4),部伍各见招(5)。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6)。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7)。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8)。

后出塞其二句解

1、东门营,洛阳城的东门称为“上东门”,军营就设置在东门处,因此称为“东门营”,而由洛阳来到蓟门,应当从东门出去。

2、河阳桥,位于河南省的孟津县,是黄河上面的浮桥,是晋代大将军杜预所修建的,是通向河北的要津。

3、大旗,专供大将所使用的红旗。

4、幕,帐幕,供士兵宿营使用。>列,指整齐排列。这些帐幕位置的排列都是有一定的方位及距离的要求。

5、部伍,古代军队当中的基层编制。因为将要宿营,所以就集结各自的队伍,以便集中宿营。

6、因为军令森严,因此四周寂然无声,只有一轮明月高悬天中。这里是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令严”。

7、笳,北方的乐器,是用来宣布静营的一种号令,其声悲壮。>悲笳,悲凉的笳声。>惨,凄惨。这里形容军令既严,再加上笳声的悲凉,因此军中战士皆感到惨然,不敢骄纵。

8、大将,指招募统军的将领。>恐是,揣测之词,估计是。>嫖姚,同“剽姚”,汉武帝时期,霍去病担任嫖姚校尉,曾经追随大将军卫青出塞,因此以此比喻。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二首,继续叙述行军途中的宿营事件。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后出塞其三原文

后出塞其三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1)。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2)。

六合已一家,四夷且孤军(3)。

遂使貔虎士,奋身勇所闻(4)。

拔剑击大荒(5),日收胡马群(6);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7)!

后出塞其三句解

1、古人、今人,都是对边将来说的。>今人,如今的边将,指安禄山之流。>重高勋,贪图大的功勋与名誉。

2、岂知,哪里能够料到。>英雄主,指唐玄宗,暗讽其过于好大喜功。>亘,绵亘不断,形容军队之多。

3、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全国,既然全国都已经统一,也就失去了出师的必要,但他们依旧继续孤军深入,因此用了一“且”字,与上一句当中的“已”字形成鲜明对比,不满之情溢于言表。

4、遂使,于是就导致。承接上面“且孤军”而来。>貔,貔貅,一种猛兽,比喻战士。>勇,勇往。>所闻,军令传达到的地方,也就是下文提到的“大荒”“玄冥”。

5、大荒,不毛之地,荒凉的所在。

6、收,掳获。>胡马群,边地出产的那些成群的良马。《安禄山事迹》记载,安禄山早已暗藏祸心,图谋不轨,掳获了匈奴数万匹善于征战的胡马,加以蓄养,并作为自己的物资。这句应当是指这件事。

7、玄冥,传说当中北方的水神,>玄冥北,这里指边地极远的所在。>奉吾君,奉献给君王。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三首,写征夫抵达蓟门军中后见到战争情形所引起的反感之情。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后出塞其四原文

后出塞其四

献凯日继踵(1),两蕃静无虞(2)。

渔阳豪侠地(3),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4)。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5)。

主将位益崇(6),气骄凌上都(7):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8)。

后出塞其四句解

1、献凯,向朝廷献俘报捷,来骗取皇帝信任。

2、这句话揭穿了“献凯”的真相:战功是虚假的,只是为了得到赏赐而已。>两蕃,奚与契丹。>静无虞,原本没有敌人入侵。>虞,忧患。

3、渔阳,唐代郡名,位于今河北蓟县一带。当地习俗尚武,多有豪士、侠客出现,因此称为“豪侠地”。

4、辽海,即渤海,是安禄山管辖范围内的土地。>粳,一种晚熟而不太黏的稻谷。>来东吴,从东吴来。

5、越罗,越国产出的丝绸。>楚练,楚地出产的绢。>照耀,罗与练全都是很高贵的丝织品,有美丽的光彩,因此说“照耀”。>舆台,在封建社会当中,周代把人分成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这里泛指安禄山手下的爪牙。

6、主将,指安禄山。地位日益尊崇,官位日渐显赫。天宝七年,安禄山被赐予铁券,被封为柳城郡公;天宝九年,再次加官晋爵,被封为东平郡王,唐代以节度使身份被封王,就是从安禄山开始的。

7、上都,京师,代指朝廷。>凌,凌犯,目无朝廷。

8、这句是说安禄山又利用恐怖手段来钳制舆论。当时曾有人举报安禄山准备造反,但玄宗不但不听,还为表示对安禄山的信任,反而把告发的人绑起来送给安禄山处置,自此以后“道路以目,无敢言者”。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四首,进一步揭露安禄山等人的无道蛮横,居然已经达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后出塞其五原文

后出塞其五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1)。

将骄益愁思(2),身贵不足论(3)。

跃马二十年(4),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5)。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6)。

恶名幸脱免(7),穷老无儿孙。

后出塞其五句解

1、良家子,家世清白的人。>出师,参加战争,随军出征,由于是良家子弟,所以不肯从逆;又由于多次出师,因此可以揣度知晓主将心事。>多门,很多门路,许多渠道,指参与各种战争。

2、益,增加。>愁思,忧虑,这里是名词。

3、这句话的含义是说假如跟随这样的人叛乱,就算显贵又有什么可以夸耀的呢?

4、跃马,指驰骋战场,指在军中多年。

5、坐见,一说行见、立见,指时间很短暂;一是说对此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望着,这两种含义兼有。>长驱,指长驱直入,表明非常容易。>河洛昏,洛阳将要沦陷,>河洛,指黄河与洛河一带。

6、间,小道。>间道归,走小道逃回家。>但,只。这两句是说半夜走小道逃回家后,发现家乡里的所有人和物都没有了,无论是进庶羞的老者,还是赠予吴钩的少年,都不见了。

7、恶名,叛逆的恶名。这两句是说逃回家之后,幸好洗脱了叛逆的罪名,但是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穷困又没有儿孙。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五首,征夫在诉说自己逃离的经过。

杜甫《后出塞五首》男儿生世间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后出塞五首赏析

这组诗应当是写作于天宝十四年(755)的冬天,安禄山刚起兵反唐的时候。全诗通过一个从前线脱身的征夫的自述,揭露安禄山假借“开边”之名而行反对唐朝之实的真相,希望能让唐玄宗尽早清醒过来,看清其中的真相。并且指出导致安禄山起兵叛变的原因,主要是玄宗皇帝太过好大喜功,宠信边将,导致安禄山受宠,最终引狼入室,安禄山的权势极为显赫,重兵在握,大权在手最终叛变,导致国家面临大难,百姓遭受浩劫。

此诗的表现手法,基本上与前面的《前出塞》是一致的,完全是以一个从军的征夫形象出现,也都是从辞家写起,中间叙述将帅骄横而发起叛乱,最后以避胡逃归收尾,全诗的层次非常清晰,结构严谨,五首犹如一首。但展现出的情调却从《前出塞》的哀痛委婉变成豪壮明快。同时由于强迫征调与自动应募的处境完全不同,人物形象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别。

后出塞五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