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巢父掉头不肯住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17:50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原文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杜甫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1)。

诗卷长留天地间(2),钓竿欲拂珊瑚树(3)。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4)。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引归路(5)。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6)。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7)?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8)。

罢琴惆怅月照席(9):“几岁寄我空中书(10)?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11)!”

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巢父掉头不肯住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赏析

“指点虚无引归路”,《列仙传》写不出此七字。

这首诗也是写作于天宝六年春,写作地点是长安,是杜甫诗集当中一首最早的七言古诗。孔巢父,字弱翁,《旧唐书》当中有其传记,冀州即今天的河北冀州市,孔巢父早年曾与李白、韩准等六人在山东徂徕山中隐居,人称“竹溪六逸”,安史之乱被平定后,他才开始出来做官。谢病,即托病弃官,并不是真的有病。当时,孔巢父在长安拒绝当官,谢病而去,意欲东游吴越,有一蔡姓的友人为他设宴饯行,杜甫便在此次宴会上写下此诗赠送给孔巢父。当时,李白在浙东,所以杜甫又在诗中怀念他,所以说“兼呈”。巢父这次是准备去求仙访道,因此诗中多有缥缈恍惚之语,有着极为浓厚的浪漫色彩,充满了各种丰富的想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杜甫早期的诗作曾受到屈原的影响。

孔巢父、李白,同是竹溪六逸中人。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引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

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巢父掉头不肯住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句解

1、这两句是写巢父对于功名富贵毫不在意。掉头,摇头,表示丝毫没有犹豫。不肯住,不肯继续留在长安。“不肯住”与下文的“苦死留”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朋友们都想要他继续留在长安,但他总是不肯答应。同时,巢父也是传说中尧帝时代的一位有名的隐士,这里有一语双关之意。海,东海。传说当中,东海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神仙所居之所,而孔巢父即将隐居,出游江东,因此说“东将入海随烟雾”。

2、此句表明巢父不但不恋栈富贵,甚至连自己的诗集也留在人间,不再随身携带了;另一方面也正说明巢父的诗可以流传不朽。

3、珊瑚树,生长在热带的深海之中,是由珊瑚虫聚集而成的,形状如树,古人不知其形成原因,便误以为是植物,称其为“珊瑚树”。上面写巢父入海,因此写到珊瑚树,表明孔巢父将要在海滨隐居,垂钓珊瑚。

4、远,远去,指隐居。春寒,点明送别的时节。这两句是写巢父东游时的情景。上句以龙蛇的远处深山大泽来比喻巢父的隐居之地。下句同时点明送别的时节是在乍暖还寒的春季,由此也能够看出光阴飞逝,人生苦短的含义。

5、这两句是用幻境来描写巢父东游时的遭遇。蓬莱,传说当中东海的三座仙山之一。织女,星座名,神话传说当中的天帝的孙女,此处是用织女来泛指神仙。虚无,虚无渺茫的神仙世界。归路,归宿。这两句是在说蓬莱仙子与巢父见面,于是掉转云车的方向返回,对巢父说他的归宿就是虚无缥缈之地。

6、仙骨,仙风道骨,是说巢父可以成仙。知其故,指清楚巢父弃官访道的原因。

7、此句可以看作是巢父在点醒世人,也可以看成是诗人在转述巢父本人的话语。苦死留,唐代方言,意思是拼命挽留。草头露,草上面的露水,形容非常容易消逝的事物。这两句是说富贵功名就像是草上露水,非常容易消逝,可是世人参悟不透,所以只是想要苦苦相留。

8、这两句写蔡侯的饯行。蔡侯,生平不详。侯,为尊称。静者,恬静的人,代指不眷恋富贵、淡泊名利的人。意有余,情意很深厚。此时其他人都在挽留巢父,只有蔡侯一个人可以参透,设宴欢送,其情意相当深厚,所以说“意有余”。前除,庭前的阶除。

9、唐代的宴会一般都会有歌伎为乐,但饯别巢父时却不适用,因此就只是用琴。罢琴,弹完琴。酒阑琴罢后,马上就要分别,所以不免要“惆怅”。惆怅,伤感。

10、空中书,仙人从仙界当中寄来的信,指巢父的来信。将对方看作是神仙,称为“空中书”。

11、这两句是叮嘱巢父在与李白见面时,代其向李白问好。此时李白正游历于吴越之地,而巢父也正要前往那里,便曰“见李白”。问讯,问候。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