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17:51

出塞其一原文

前出塞其一

杜甫

戚戚去故里(1),悠悠赴交河(2)。

公家有程期(3),亡命婴祸罗(4)。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5)!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前出塞其一句解

1、戚戚,形容愁苦的模样。因为是被迫入军,因此不免心怀戚戚之感。

2、悠悠,漫漫、遥远的样子。交河,位于今新疆吐鲁番,是唐王朝防御吐蕃的重地。

3、公家,指官家。有程期,是说赶赴交河有着一定的期限,需要在规定的日期之内抵达。

4、这句话是说假如想要逃走,则家人会难逃严惩。唐代推行“府兵制”,直到天宝末年,这个制度依旧没有被废除,因为士兵有户籍,假如逃走必定连累父母妻子。婴,触犯。祸罗,灾祸的罗网。

5、富土境,是说唐朝的疆域已经非常辽阔。开边,指当权者发动的掠夺领土的战争。这两句话指出奔赴交河的原因,是全诗的主旨句,表露百姓的抗议之声,同时也是杜甫对此发出的谴责之声。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讲述自己刚出门辞别父母,被迫戍守远方的情景。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二原文

前出塞其二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1)。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2)!

走马脱辔头(3),手中挑青丝(4)。

捷下万仞冈(5),俯身试搴旗(6)。

前出塞其二句解

1、徒旅,指军旅当中的伙伴。这句话是说离家太久了,所有的一切都习惯了,适应了军旅生涯,便不再受到伙伴们的欺负及取笑,因为当时军中时常有欺负人的现象。

2、死无时,是说时时刻刻都有阵亡的可能,不一定是战死沙场。而正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生死无法把握,所以也就不再顾及骨肉之情了。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揭示出动乱所造成的人格的异化,人情淡薄,使人震惊。

3、走马,跑马。>辔头,泛指马的辔头。>脱,去掉不用。形容骑术极为高超。

4、青丝,马的缰绳。>挑,信手挑着。

5、捷下,飞驰而下。

6、搴,拔取。从马上俯身练习拔旗。>试搴旗,演习拔取敌军的军旗。

这是组诗的第二首,接续上一首诗,诉说戍卒上路之后的事情。既然已上路,离家已远,生死难料,那就索性把性命豁出去,拼命练习武艺。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三原文

前出塞其三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1)。

欲轻肠断声(2),心绪乱已久(3)。

丈夫誓许国(4),愤惋复何有(5)?

功名图麒麟(6),战骨当速朽(7)。

前出塞其三句解

1、呜咽水,指陇头水。>陇头,即陇山,今陕西省陇县。这两句是在说磨刀于陇头水中,直到血将流水染红之后,才发现手已被刀切伤。

2、轻,轻忽,指没听到。>肠断声,指陇头水发出的呜咽水声。

3、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否定。细致入微地描绘出这样的一幅场景:心绪久乱,而水声入耳,触动了愁思,无法断绝。心不在焉,因此会刀刃伤手。起初还没有察觉,等到看到水被染红才察觉。

4、丈夫,与“男儿”“健儿”或“壮士”相同,是征夫的自谓。>誓许国,即决心要把生命奉献给国家。

5、这句话承接的是上一句。是说既然决定为国捐躯,那么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悲愤与留恋的呢?

6、图麒麟,西汉时,汉宣帝曾令画工画下霍光、苏武等十二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麒麟阁上,以示表彰之意。>图,画,这里是动词。

7、当,表面上似乎是甘心如此,其实是非常不甘心的。最后两句也都是反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彼此矛盾的现象,是因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不正义的,百姓也是被强迫征发入伍去作战的。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三首,诉说在前往戍边之地的旅途当中,心情不断起伏,有时低沉,有时又转为高亢。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四原文

前出塞其四

送徒既有长(1),远戍亦有身(2)。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3)!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4):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5)!

前出塞其四句解

1、送徒,押送征夫。>长,头目,指率领(也是押解)征夫的官员。

2、远戍,指人而言,是征夫的自谓。>亦有身,是说征夫也是人,也是一条命。这句话是在表达反抗与愤恨之语。

3、这两句话是说不论生死我们都要朝前进,决不可以退缩,无须你们发怒,这些也是任性与负气的话。

4、附书,捎信。>六亲,即父、母、兄、弟、妻、子六种亲属关系。

5、这两句概括书信当中的大意。>决绝,永别。信中说:“各位亲人啊,我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就算是受苦也无法在一起了!”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四首,征夫在诉说自己在途中被军吏欺逼及驱赶的事情。这一章使用的是倒叙手法,是由于附书,所以导致了行迟,又由于行迟,所以导致了官吏的恼怒。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五原文

前出塞其五

迢迢万余里(1),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2),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3),倏忽数百群(4)。

我始为奴仆(5),几时树功勋(6)!

前出塞其五句解

1、迢迢,遥远的样子。

2、异苦乐,苦乐而不均匀,赏罚不公平。在封建时代的军队中,官兵双方往往是对立的。

3、隔河,指交河。>骑,指骑兵,这里是名词。

4、倏忽,很短的时间。>数百群,形容胡兵数量非常多。

5、《通鉴》当中有记载,当时戍边的战士一般接受边将役使,“为奴仆”确实是当时军中的普遍情况。

6、几时,何时。>树,立。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五首,征夫述说自己刚到军旅中时,所看到的军队当中的各种黑暗现象和弊端,不免想到自己当初满心希望要舍命立功,将来可以画像于麒麟阁上,但到了军中后才发现这实在是太难了。以下的五首则专写军中的生活。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六原文

前出塞其六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1)。

杀人亦有限(2),立国自有疆(3)。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4)?

前出塞其六句解

1、这四句很像谣谚,很有可能是当时军队当中流行的战歌。因为马的目标很大,很容易被射中,马一旦被射倒,则人肯定会出现死伤,因此说“射人先射马”;蛇无头不行,众贼人会由于其首领被擒获而自行溃散,因此“擒贼先擒王”。

2、亦有限,是说杀人应当有一个限度,有一个主从,而不要去滥杀无辜。

3、自有疆,无论多么想扩展疆土,也应当有一个疆界,而不可以无限扩张。

4、如果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那么只需捉住其罪魁就可以了,又何必再去多杀人呢?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六首,征夫在诉说其对战争的看法。而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能够明白地看出杜甫本人对战争的态度。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七原文

前出塞其七

驱马天雨雪(1),军行入高山。

迳危抱寒石(2),指落曾冰间(3)。

已去汉月远(4),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5)!

前出塞其七句解

1、雨,这里是动词。>雨雪,下雪。

2、由于山高,所以径危。因为需要筑城,所以需抱石。>迳,通径,道路。

3、指落,指手指都被冻掉了。>曾冰,即冰层。

4、汉月,指整个唐朝的疆域内,由于汉代时国力鼎盛,声名远播,所以后世通常用汉来借指中国,又由于唐代也与汉代一样国力强盛,所以唐人时常习惯于以汉喻唐。

5、南征,南行。因为祖国位于南方,所以看到浮云朝南飘,就想去攀住它,与它一起返回故乡。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七首,征夫在诉说他在严寒时节,在高山上筑城戍守,想要回乡的事。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八原文

前出塞其八

单于寇我垒(1),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2),彼军为我奔(3)。

虏其名王归(4),系颈授辕门(5)。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6)?

前出塞其八句解

1、单于,汉代时匈奴对其酋长的称呼,这里泛指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

2、雄剑,古代传说当中,宝剑可以分成雌雄双剑,这里泛指武器。>四五动,这是说挥动宝剑没费力气。

3、彼军,敌军。>奔,奔逃,即打败仗。

4、名王,指匈奴当中声名显赫的首领,如左贤王、右贤王。也可以泛指贵族。

5、辕门,军门。

6、这两句话主要写不居功的高尚品格。>潜身,藏身。是说自己地位较低,因此就不声不响地返回到队伍中,对自己的功劳不进行炫耀。>备,备位,充数。>行列,指队伍。

这是组诗当中的第八首,征夫诉说他首次在军中立功的情景,还有立功而不居功的谦虚态度。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其九原文

前出塞其九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1)?

众人贵苟得(2),欲语羞雷同(3)。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4)?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5)?

前出塞其九句解

1、能无,同“岂无”“宁无”,估计。>分寸功,形容战功微小。这里是说在军中征战十几年,怎么会没有功劳呢?是谦辞。

2、众人,普通将士。>苟得,指弄虚作假,争夺战功与奖赏。

3、欲语,是想讲出自己的功劳,却又不屑与他们一样的嘴脸,索性就不说了。>雷同,因为雷一出现,四下的区域都会响应,借此来说明人云亦云。

4、狄,古代对北方的少数民族的称呼。>戎,古代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称呼。这两句是说中原还有战争,更何况西北地区的那些边疆区域呢?

5、四方志,指志向在于天下和国家。>固穷,安于贫困的境遇,《论语》当中有“君子固穷”的句子。这两句是说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又怎会害怕吃苦呢?

这是组诗当中的最后一首,征夫对他“从军十年余”的经历进行了总结。

杜甫《前出塞九首》戚戚去故里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前出塞九首赏析

《出塞》是乐府横吹曲名,汉乐府当中有《出塞》《入塞》曲,李延年依据西域的乐曲而编写,原本是以边疆的战斗生活作为诗歌题材,在这里杜甫是利用这一乐府旧题来抒写时事。杜甫写过多首《出塞》,率先写的九首称为《前出塞》,后写的五首称为《后出塞》。这九首诗,应当是天宝末年,为边将哥舒翰率军进攻吐蕃而作。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讽刺玄宗的穷兵黩武,通过《出塞》组诗,集中描写了一个征夫戍边十年的过程,以点带面,反映战争为百姓带来的沉重苦难,还有军中赏罚不公的各种弊端。组诗采取第一人称写法,让征夫直接向读者诉说。结构极为紧凑,从第一首的出门直到第九首的论功,循序渐进、次序井然,九首就像一首一样一气呵成,浑然成为一个整体。此外,本诗着重对心理特征进行刻画,塑造出一个勇敢、淳朴、谦逊的士兵形象。

前出塞九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