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原文赏析-杨万里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9 06:51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原文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其三、其四、其五)

杨万里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梦岂花边到,春俄雨里迁。

一犁关五秉,百箔候三眠。

只有书生拙,穷年垦纸田。

笋改斋前路,蔬眠雨后畦。

晴江明处动,远树看来齐。

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和仲良春晚即事五首赏析

这是一组和友人原题的诗作。仲良,张材的字,当时任零陵司法参军,作者任零陵丞,他们是同僚。“即事”,是就眼前景物情事抒感的意思。诗作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春天。原题五首,这里选三首。

首章抒惜春之情。首联因眼前杨花于东风中飘荡的晚春景象发兴,说自己想跟春风讲讲,别再把柳絮吹得到处飞舞飘落了。起用拟人化手法,调子飘忽轻灵,透出惜春心理。“堕絮”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所以说“休吹”。首句用“欲与”作势,诗情显得摇曳有致。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柳絮的飘荡无定,触发诗人对于自身处境遭际的联想,又由己身的飘荡无定进而联想到回乡的殷切愿望,所以有此二句。这就由上联的惜春转到羁旅之感和思归之念,而晚春景物正是触发这种感情的契机。两句似对非对,意致流宕,“正”、“岂”二字着意强调。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颈联回笔,续写晚春景物:花开得正繁艳,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花色花光,几乎使人们的眼睛也受到了醺染;山色正浓,连人们的衣裳也几乎被染绿了。两句设色秾艳,用字精警。“暖”字以触觉通于视觉,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同一机杼,“醺”字则进一步将“暖”的感觉加以落实,使花的“暖”意更加突出。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花暖山浓,春色固然繁艳动人,只是春光已老,这样的景色也越来越少了。这一联上承颈联,就势转回到“惜春”主旨上来,首尾相应。

这一首写惜春之情,但没有这类诗中通常具有的衰飒感伤情调,而是充满对美好晚春景色的赏爱流连,格调也清新明快。

次章抒贫病拙滞之情,仍扣“春晚”景物来写。起联“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说自己家贫难以买酒(欢伯,酒的代称),身病不敢骑马(连钱,毛色青白相杂的马,即连钱骢),因而无法出游赏春。“贫”、“病”二字点醒全篇主旨。

次联“梦岂花边到,春俄雨里迁。”紧承起联,说不仅不能外出游赏,而且连梦也没有到过花边,而春天却转瞬间就在风雨中消逝了。身不能出游,照说梦总可到花边,现在梦亦根本不能到,足见贫病已断绝了自己的美好梦想,而春天却在不知不觉中很快消逝。上句用反问语加以强调,下句用慨叹语加以渲染,将自己那种惋惜遗憾、怅然若失的心理和盘托出。

“一犁关五秉,百箔候三眠。”一犁,指春雨浸湿泥土的深度有一犁头那样深。十六斛为一秉,“五秉”指庄稼丰收。百箔,指众多的蚕箔(帘)。蚕上簇前需经初眠、二眠、三眠,至大眠方作茧。两句意谓,当这晚春季节,一犁春雨关系到庄稼的丰收,百家的蚕箔都在安排等待蚕的三眠。这联从自己的“贫”、“病”宕开,转从老百姓的农桑生产着笔,仍紧扣“春晚”,目的是反跌出尾联。

“只有书生拙,穷年垦纸田。”垦纸田,义近于“笔耕”,但这里含有自嘲无能的意味。苏易简《文房四谱》引《语林》:“以洪笔为锄耒,以纸札为良田,以玄墨为稼穑,以礼义为丰年。”“纸田”盖出于此。这一联承上翻转作结,慨叹自己一介书生,拙于生理,一年到头只知道以文墨为事,无补于生计。“拙”字回应篇首“贫”、“病”。

这一首侧重写自身处境。中间两联略点春晚景物情事,主要意思在首尾两联。颔联是首联的延伸,颈联是尾联的衬托。

第三章又以描绘晚春景物为主。首联写庭园中晚春雨后景色:一场春雨过后,竹笋到处钻出地面,使书斋前整齐的道路也改变了形状,变得弯斜而不规则;蔬菜得到雨水的滋润,长得很快,舒展地贴伏在菜畦里。两句写春晚景物,清新而有生气,略无衰飒气息。“改”字“眠”字,似不着力,却真切,精确不移。

“晴江明处动,远树看来齐。”起联写近处景物,这一联转写远望之景:在晴日照映下,远处的江水有一段反射出明亮的光波,仿佛看得出江水的缓缓流动;远处的一片树木,看来显得非常整齐。上句见天气之晴和与视线之清晰,下句见视界之阔远,用笔细腻,写景真切。

颈联从春晚佳景拍合到诗歌唱酬上:“我语真雕朽,君诗妙斫泥。”雕朽,用《论语》孔子斥宰予“朽木不可雕”事,这里谦指自己的和诗写得很拙陋,不能改作润色;斫泥,用《庄子》郢匠运斤成风故事,比喻仲良原唱艺术技巧的高妙入神。这一联明点题内“和”字,同时也为整个组诗作一总的收束。

“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尾联承“君诗”句,景、事双关,表面上是说流莺恰恰啼鸣,殷勤报春之去;实际上则以流莺之啼喻仲良的原唱———《春晚即事》。用流莺的鸣啭喻诗歌创作,向有其例,如李商隐《流莺》:“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即是。

这组诗是杨万里早期作品,造句用语,间有生硬凑泊之处,如“一犁”句及“欢伯”、“纸田”等语,但已显露出特有的风格和技巧。一是格调清新明朗,写春晚景物而无衰飒之气,抒贫病之情而不陷于伤感。二是转接活脱迅疾,给人一种奇趣,像这三首中的“吾行”一联,“梦岂”一联,都是显例。所以陈衍评道:“语未了便转,诚斋秘诀。”(《宋诗精华录》)

(刘学锴)

【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更多杨万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