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赏析-宋代杨万里古诗-挣扎在百无聊赖中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2:54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作品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作品赏析

午梦方回,诗人睁开惺忪的睡眼,顿觉口酸牙软,当然是因为睡前自斟自酌了几杯,又吃了几颗梅子解解酒。说起梅子,不禁想起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青梅煮酒”和“望梅止渴”的故事来。你别看这么个小不点儿果实,还真的赢得过英雄落箸、将士垂涎!乍一尝它,觉得香甜满口;哪知睡过一觉后,却齿颊留酸。是啊,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不也是这么多味杂陈,其中酸甜苦辣谁又说得清呢?

时令已进入绿肥红瘦的初夏了,窗下的芭蕉碧绿碧绿,油光可鉴,映照得窗纱也仿佛是镀上一层翠绿似的。诗人明明知道,这是芭蕉绿色映照的结果,却偏偏挑出一个“分”字来,好像是说,芭蕉并不想把大自然的赐予据为一己的私有,为了使窗纱生色,不惜慷慨解囊。诗人这样的艺术构思,真的是对自然生物的涉笔成趣呢;还是鉴于官场人际之间的相互倾轧,从而寄寓一种美好的政治理想与心理诉求?

冬至过后,渐渐变得昼长夜短。到了初夏,白天还真够漫长哩。人也容易疲倦,老是觉得昏昏欲睡。刚刚午睡起床,又觉得了无情趣,连书卷也懒得去打开,真的是百无聊赖!诗人忽然眼睛一亮,那一群孩子玩得可高兴哩!他们不是在追捉那纷飞的柳絮么?你别看那小柳花儿,还真的会跟孩子们捉迷藏:一忽儿飞到东,一忽儿又飘向西,你刚刚要捉住它吧,它偏偏从你指缝间溜走……孩子们追啊,赶呀,时不时飞起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使天真烂漫的小不点儿乐不可支……诗人看着,笑着,不由自主地乐孩子们所乐,仿佛自己也回到天真未凿的童年……有人说,白居易当年就写过这样的诗句:“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杨柳枝》)那弦外之音当然是说,杨万里这后一句诗是受白居易的启迪。其实,如果我们细细玩味,尽管都是写童戏场面,它表达的情感却是很不相同的:白诗表现的无非是嗟老伤时,感叹童年不再,笔端流出的是“曾记当年骑竹马,看来已是白头翁”的酸涩的人生况味;杨诗呢,尽管表现出闲得无聊,可是他却从孩子们的嬉闹中感受到童年的欢乐,内心深处萌动着对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歆羡之情。

那么,杨万里如此热衷于孩子们捉柳花游戏,真的是源于未泯的童心?

这首诗作于孝宗乾道二年(1166),这时候诗人因父丧丁忧赋闲在家。在这之前,抗金派首领张浚已推荐他为临安府教授,本以为可以施展才华,为国效力;哪知返家不久,战局失利,朝廷由汤思退等投降派主政。张浚罢相,不久赍志以殁。也就在这前一年,宋、金“隆兴和议”告成,宋孝宗不惜以割地赔款、叔侄国相称为代价,以换取南宋朝廷的苟延残喘。诗人抗金救国的夙愿成为泡影!诗人之所以偶然萌发对童心的向往,还不是为了缓解心头深广的忧愤!

抗金无路,报国无门,面对无力回天的现实,诗人怎能不挣扎在百无聊赖中?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作诗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

有《诚斋集》。

更多杨万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