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赏析-宋代杨万里古诗-生存智慧的颂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3:05

桑茶坑道中八首作品原文

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二)

杨万里

田塍莫道细于椽,便是桑园与菜园。

岭脚置锥聊结屋,尽驱柿栗上山巅。

桑茶坑道中八首作品赏析

桑茶坑的地理位置虽然在长江以南,可是大自然对江南并不都是那么慷慨地赐予,它对皖南山区却要吝啬得多。地方既然用“坑”来命名,顾名思义,地形地貌当然是冈峦起伏,坑坑洼洼,可耕地面积自然少得可怜。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土地是农民唯一的生存依据。可耕地少了,他们将怎样维系本自艰难的生计?也许是某种特殊的机缘吧,诗人杨万里一天来到这里,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生活在这里的农民,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充分显示出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这只小唱就是诗人为他们谱写的一曲生存智慧的颂歌。

诗人先是审视山下的园圃——

这里的畦埂子怎么这么细呢?简直比房顶上的木椽子还要细。通过对种植物的辨认,才发现这就是桑园子和菜园子。中国农村古时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耕织两重,农桑并举。唐人白居易在任(今陕西周至县)县尉的时候,曾在《观刈麦》诗中这样自我反省: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县尉的职务起码相当于今天管政法的副县长,到年终有一点剩余的粮食,就那么深感愧疚和不安,这说明农民想填饱肚子真不是件容易事!桑茶坑农民在这里,既种桑又种菜,还不是为了靠“糠菜半年粮”来维系全家人半饥不饱的生活?想到这,诗人忽然一下子全明白了:山农们之所以把畦埂子修理得那么细,无非是想尽可能地拓宽一点种植面积,因为多种一棵菜,就多一份半饱的希望;多栽一株桑,就少一份寒冷的威胁。为了生存,他们真个是精打细算,惜土如金啊。

接着诗人把视线转移到山脚下——

“置锥”,显然是用《汉书·食货志》篇中一个典故:“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诗人顿时大惑不解:山脚下留那么一块仅可“置锥”的小地方,究竟是想干什么呢?原来山农们是要在这里筑室而居啊!可是诗人不说“筑屋”,也不说“建屋”,而说“结屋”。细细的咀嚼这个“结”字,不明明是为了告诉读者,他们哪里是盖什么房子,不过是想用山间的茅草和树枝结构起一间聊供一家人遮风避雨的窝棚类简易房罢了。

谁不想住得宽敞一些,还不是因为土地弥足珍贵?

最后,诗人打量一下山顶——

你看,那山头不是栽上了柿、栗类的果树么?连土壤那么瘠薄,又根本无法灌溉的地方也被充分利用起来。为了生计,山农们真个是见缝插针!有意思的是,诗人不说是“栽”上,也不说是“种”上,而说是“驱”上。仿佛山农门是用饥饿的长鞭把它们赶上山头哩。你看,果树们也善解人意,也有了活泼泼的生命!

无疑,这首小诗是写山区农民如何利用有限土地来维持生计。这本来是个沉重的话题,诗人却写得如此活泼有趣。有人说杨万里诗最大特点是“活法”,能不信么?

桑茶坑道中八首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官太常博士、太子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南宋四大家。作诗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

有《诚斋集》。

更多杨万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