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赏析-春风不过玉门关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08:51

凉州词原文

凉州词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赏析-春风不过玉门关

凉州词赏析

这首诗是以古曲名《凉州词》填词的又一力作!作者王之涣出生于官僚世家,祖辈曾官至刺史,但他的政治生涯终其一生不过是县尉等小官。与之相反,王之涣在文学上的成就却很大,他和高适、岑参、王昌龄并称“四大边塞诗人”。王之涣善于用平实的彩色语言描写出边塞壮阔的景色,用以反衬边境士兵艰苦的作战环境以及悲戚的思乡之情。可惜的是,王之涣传世的诗多已散失,入《全唐诗》的只剩六首,比较广为人知的有《凉州词》二首和《登鹳雀楼》。虽然不多,却首首精华、字字珠玑,是中国诗歌宝库中难得的明珠。

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相同,王之涣也用《凉州词》这一曲调来填词。与王翰诗不同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更多的是在写景。

中华文明起于黄河,黄河像一位不知疲倦的母亲,不停地奔流到海。如果远观,可以看见她绵延千里、蜿蜒曲折,仿佛是由天上而来一样。“黄河远上白云间”,七个字就描绘出黄河远眺的壮阔景象。“黄河”与“白云”相映成趣,就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描述的那样,水天相接,形成一幅优美壮阔的图画。

而黄河流经的边关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一眼望去,山川雄阔苍凉,在山川的簇拥下,远远有一座“孤城”。在那里,漫天黄沙遮住太阳,看不到一丝青色,更别说鸟禽的叫声。人们看到的只有那血红的残阳和陡峭的山崖。而在高山的对比下,这座“孤城”的地势险要、将领的孤危渐渐地逼近人们的心头。

这座“孤城”就是玉门关。玉门关建于汉武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到诗人存在的唐代时,玉门关渐渐无人问津,一派萧索,就像一片孤城伫立在绵延的山中。唐时边塞军民喜欢羌笛这种发出悲凉声音的乐器,“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又何必吹出这么凄凉哀怨的《折杨柳》?《折杨柳》是古曲名,古人常以此表达惜别送友之情,如京兆灞桥一带风俗“折柳送别”。王维有诗《送元二使安西》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写折柳送别的经典,该诗也被后人编成曲子《阳关三叠》。

“春风”是一种象征美好的意象,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又绿江南岸”、“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描写的一样,春风总是带来收获和果实,可是这么美好的春风就是吹不到远在边塞的玉门关!这句承接上句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用豁达的态度安慰众人:羌笛为何总是吹出那首极尽哀怨的《折杨柳》呢?要知这玉门关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你吹得再感伤,也无杨柳可折!“何须怨”一词,放进这样的语调中,也有劝戍卒不要怨的意思,让诗意更为含蓄、深远。也有人认为王之涣在借“春风不度玉门关”暗喻皇帝的惠民政策总是不能到达边塞或者说和平的时代总是迟迟不肯到来。如明代的杨慎就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至于诗中表达的深意,每个读者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关于这首《凉州词》还有一个典故,说清朝慈禧太后想找一个书法家在折扇上题字,书法家出于紧张疏忽,将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写成“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少了一个“间”字。太后认为这是公然嘲笑满清人不懂唐诗,怒而欲斩之。这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说自己写的其实不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当即断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太后闻之大喜,奖之。这个故事固然在夸奖那个书法家的灵活机智,但是也充分说明王之涣这首诗字字既独立又联系,灵活多变,可随意拆分,可见王之涣功底之深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首《凉州词》,王之涣另有代表作《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和那首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样都是很好的唐诗启蒙读物。

更多王之涣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