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6 18:35

古风·金华牧羊儿 古诗全文

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我愿从之游,未去发已白。

不知繁华子,扰扰何所迫。

昆山采琼蕊,可以炼精魄。

李白《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译文及注释

古时金华有个名叫初平的牧羊儿,成道后又叫赤松子,是个云游四海的神仙。

我想与之仙游,可如今已是白发满头。

你看这满世界的年轻人,却在为功名利禄奔扰不停。

去昆仑山上采食琼树的玉蕊吧,可以精饱神满,魂魄飞天。

注释:

⑴金华牧羊儿: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良谨,便将(带)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如山寻索,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曰:“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名初平,是卿弟非耶?”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曰:“山东无羊也。”初平曰:“羊在耳,但兄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初平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初起曰:“弟独得仙道如此,吾可学否?”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初起便弃妻子留住,就初平学,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消失),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诸亲族死亡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

⑵紫霞客:指神仙。⑶繁华子:盛年人。⑷扰扰何所迫:忙忙碌碌干什么。⑸琼蕊:传说中琼树的花蕊,食之可以长生。⑹炼精魂:通过修炼留住魂魄。精魂即魂魄。

李白《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赏析

《古风·金华牧羊儿》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之一。全诗八句四十字,写作者仰慕神仙,悔恨盛年未曾修炼。

李白《古风》组诗共五十九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此诗写仰慕神仙,悔恨盛年未曾修炼。学仙是李白生活的一个主旋律,是其性格奔放不羁的精神源泉。此诗应该是诗人受到某种挫折后的一种消极反应。

此诗不详作年。金华,即金华山,在今浙江金华市北。相传为古牧羊儿即赤松子得道处,事见《神仙传》。太白欲与赤松子游,以采琼蕊炼精魄,求仙长生。“未去发已白”,暗示将近晚年。功业已无成,求仙苦不早,有深沉的失望涌流于胸臆。

李白《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古风·金华牧羊儿》(古风其十七)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他的许多名篇如《蜀道难》、《梁甫吟》、《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