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古诗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09:36

西施原文

西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古诗赏析

西施赏析

这是罗隐的又一首著名的诗,诗的内容直白易懂,吴国兴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何必将责任都推到西施身上?西施若是倾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没有西施在身旁的越王,又是因为什么而亡国了呢?

世人多将君主亡国的原因归咎到女子身上,说女子祸国,迷惑国主,为封建统治者开脱罪责。

罗隐却提出另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吴国亡国是因为西施,那没有西施的越国呢?又是因为什么原因亡国了?他并不认为女子是君主亡国的主要原因,反对将罪责嫁祸到女子身上。

西施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她的故事家喻户晓,西施原名施夷光,本是绍兴诸暨的一名樵夫的女儿,每天靠浣纱度日,关于西施的故事,最著名的便是“西子捧心”、“东施效颦”。

西施天生丽质,很快被越国的范蠡选中,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宠妃,使夫差沉迷女色,不理朝政,最终导致灭国。西施是越王勾践对吴王使用的一出美人计,更是勾践用来对付夫差的一个工具。

吴王夫差沉迷于西施的女色之中,不可自拔,为她建宫筑池,与她泛舟游猎,吟诗抚琴,这些都是他自己的个人行为,在那一刻,他忘记了自己身为一个君王的责任,完全沉迷于对西施的情感漩涡中。

伍子胥规劝夫差远离西施,夫差没有采纳,反而赐剑令伍子胥自杀,还重用奸相伯嚭,如果没有夫差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吴国还不至于会灭亡。

西施的倾国容貌让人迷醉,她的舞姿也让夫差为之倾倒,相传西施擅长舞蹈,吴王夫差为了使自己观赏西施舞蹈达到视觉与听觉的享受,便命人特地筑起了一条有屋檐的长廊,长廊架空,底下铺上大缸,缸上铺上好的木板,因为西施喜欢穿木屐,所以每次她一跳舞,长廊的地板都会发出“咯咯”的声响,就像为她打拍子一样,所以这道长廊也被称为“响履廊”。

夫差沉醉在国力强盛的赞美中,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之位,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

夫差急忙回国,向勾践求和,但是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西施的结局史料中记载得很模糊,有的说她被吴国人杀了投入大海中,有的说她和范蠡隐居五里湖,后者大概是世人对西施这名善良的女子最美好的精神寄托吧。

后世对西施的赞誉颇盛,说她是巾帼英雄,为越国奉献自己,她背负了复仇救国的使命,来到吴国成为宠妃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是她必须担起的责任,所以她的祸国,只单对吴国来说。

虽然西施确实是越国派去做内应的间谍,吴国灭国跟西施是撇不开关系的,但是西施并不是吴国灭亡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吴王夫差自己,他盲目地重用贪财好色的伯嚭,将贤臣伍子胥赐死,对于自身的军事能力也过分高估,刚愎自用,骄奢淫逸,这些都是导致吴国走向死亡的真正原因。

罗隐的一贯主张便是反对将灭国罪名嫁祸到女子头上,不但西施如此,杨贵妃也不该成为灭国祸水。

安史之乱,唐玄宗带杨贵妃向西出逃,但是皇帝的护卫队认为,安史之乱完全是由杨贵妃造成的,所以要求唐玄宗杀掉祸国殃民的杨贵妃,玄宗只能眼看着自己最爱的杨贵妃被缢死在马嵬坡,暗自垂泪却无法阻止。

杨贵妃虽然死了,安史之乱却没有平息下来,大唐盛世也走向下坡,这并不是杨贵妃一人之力就能造成的,红颜祸国,若君主贤明,安史之乱后完全能让大唐再次中兴,但唐朝还是向灭亡之路前行,至唐僖宗广明年间,黄巢起义爆发,僖宗皇帝西逃,在四川躲了四年时间,成为继玄宗后,又一个逃难四川的唐朝皇帝,罗隐还写了首《帝幸蜀》讲述了这件事: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马嵬坡依然山青草翠,而皇帝的御辇又从西逃回来了,玄宗皇帝泉下有知应该会说,这次可怨不得杨贵妃了。

僖宗皇帝的身边没有类似杨贵妃的“祸水”,但他还是逃向了玄宗逃亡的地方,所以这些灭国前兆与薄命红颜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怪不得就连玄宗皇帝都要跳出来,为自己也为杨贵妃喊冤了。

更多罗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