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7 08:35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出自宋代王安石《芝阁记》文中: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

【名句翻译】

名句原文: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

名句译文:唉!同样是灵芝,或在天子那里身价贵重,或在士大夫那里身价百倍,或在凡夫平民那里受到屈辱而不被看重,这难道不是时势的原因吗?士能心怀道义,本来不必心系于显贵或贫贱,但最终地位却有贵贱之别,这又与灵芝的遭遇有什么不同呢?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故事】

本文以灵芝的贵贱来比拟士之贵贱,但究竟灵芝的遭遇是如何呢?

《续资治通鉴》里记载,祥符元年,宋真宗下诏将赴泰山封禅,其实是为了粉饰太平,但此时为了讨好皇帝,各地拿灵芝来献的人却数以万计。其中有做大官的,皇帝就亲自颁下诏书,赐给他们恩宠和嘉奖;对于小官和老百姓,就赏赐一些金钱布帛。于是一些附和世俗、有钱有势的臣子派人到远方采集灵芝;山野里的农夫老人也为了找寻灵芝翻山越岭,深入险地,甚至也常常去人迹罕至之处寻找,于是天下各地的灵芝几乎被采光了。

到了仁宗时,由于皇帝谦让不以德自居,大臣就不敢建议封禅的事情,仁宗并且下令对来献祥瑞的人不予理睬,顿时天下对灵芝的热情冷却了,不再有人认为它是祥瑞之物,于是灵芝便慢慢地消失在荒烟蔓草里。

类似的故事战国时代亦有,《左传》中记载:“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吴王喜爱剑客,百姓便一味地崇尚剑术,由于喜好练剑,身上难免有练剑受伤的痕迹;楚王喜欢细腰的美人,于是后宫嫔妃为了博得楚王的欢心,拼命地减肥减到饿死。而到了唐朝审美观改变,天下也随着皇帝喜好丰满的女子。君王的喜好影响甚巨,因此道家才会提出“绝圣弃智”这样的理念,因为天下不具有圣人和智者的襟怀,却假装自己是圣人智者来迎合上位者的人实在太多了。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赏析】

宋代许多以物为题的诗文常会使用一个技巧叫“借题发挥”,本篇《芝阁记》就是很好的例子。宋人好议论,常以议论入诗,“借题发挥”虽然不是宋代才有的技巧,却在宋代发展成熟。苏东坡的《荔枝叹》有以下的句子:“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荔枝是两广一带温暖的南方才有的物产,但京城却在北方,古时没有低温宅配,为了不让荔枝失去鲜度,经常是夜以继日地快马运送,运送荔枝的驿使常因为不能休息而活活累死。这首诗以荔枝为题,表面上看来似乎要咏叹荔枝,但其实却借由运送荔枝的惨况来点出宫中的享受经常是建筑在臣民的疾苦之上,以此来讽刺竞相进贡稀有物品的媚臣。

东坡的另一首《食荔枝》亦有名:“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当时苏东坡一再遭贬谪,此时已到了广州,因而得以吃到两广盛产的荔枝。此诗亦以荔枝为题,表面上盛赞荔枝之美味,其实由“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抒发了迁谪之感。

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以文章的内容来看是记载捕蛇的人所说的话,“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意思是说,您哀怜我,要使我活下去吗?我做这种工作的不幸,其实还没有恢复我的赋税那样不幸。透过文中蒋氏三代冒死捕蛇以抵偿租税的痛苦经历,及其乡邻十室九空的记述,事实上旨在揭露赋税之毒甚于毒蛇的社会现实,寓意深刻。

同样是借题发挥,用起来却有不同的效果,写作以物为题的作文,若是能运用这样的技巧,文章便多了许多可发挥的空间。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名句原文】

芝阁记

宋代:王安石

祥符时,封泰山以文天下之平,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其大吏,则天子赐书以宠嘉之;小吏若民,辄锡金帛。方是时,希世有力之大臣,穷搜而远采,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而芝出于九州、四海之间,盖几于尽矣。

至今上即位,谦让不德。自大臣不敢言封禅,诏有司以祥瑞告者皆勿纳。于是神奇之产,销藏委翳于蒿藜榛莽之间,而山农野老不复知其为瑞也。则知因一时之好恶,而能成天下之风俗,况于行先王之治哉?

太丘陈君,学文而好奇。芝生于庭,能识其为芝,惜其可献而莫售也,故阁于其居之东偏,掇取而藏之。盖其好奇如此。噫!芝一也,或贵于天子,或贵于士,或辱于凡民,夫岂不以时乎哉?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而卒所以贵贱者,何以异哉?此予之所以叹也。

士之有道,固不役志于贵贱翻译原文赏析故事

【创作背景】

芝阁就是收藏灵芝的楼阁,灵芝是一种菌类植物,古人视为瑞草。芝阁是太丘(古县名)某位陈君(生平不详)所建,此人习文而又喜欢珍奇异物。宋真宗时代,灵芝被大量晋献给皇帝,然而到了王安石作这篇《芝阁记》的宋仁宗时代,皇帝对灵芝已经没有兴趣了。陈君遗憾灵芝虽然可以晋献,朝廷却不接受,所以就在自己住处偏东的一角建了芝阁来收藏。

时势造就灵芝的贵贱,也造就人的贵贱,王安石因为神宗的赏识得以入朝为相,地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后亦是由于神宗逐渐失去对王安石的信任,准许其辞官去乡。王安石借由芝阁兴建的背景,感叹帝王一时的好恶,竟能造成天下的时尚,人才的贵贱常常出于偶然。文章虽然题为《芝阁记》,其实是借由灵芝的遭遇,抒发人才兴废的感叹。此文作于神宗熙宁变法之前仁宗还在世的时候,后来竟成为王安石亲身遭遇之写照。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