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2 17:0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年)。当时苏轼四十一岁,仍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词前有小序,简要交代了作此词的时间、背景和缘由:“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名苏辙)是苏轼的胞弟。苏轼原在汴京任职,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至此已有五年,父母、妻子早已亡故,和弟弟苏辙(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也有七年未见面了。时值中秋之夜,不禁对月抒怀,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借月抒怀,以发问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问得突兀,问得新奇。“把”用作动词,是手里拿着、端着的意思。苏轼这时是端着酒杯,一边饮酒,一边问天。问天,当然不是希望天来回答,这是词人思想活动的一种表现。历来浪漫主义诗人,想象都是十分丰富的。最早屈原在《天问》中就有“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疑问,问天上的日月星辰是怎样安排布置的。其后,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诗中写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名句。李白在《把酒问天》中也曾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显然是从中受到过启发的,所以郑文焯说这首词“发端从太白仙脱化”(《手批东坡乐府》),苏东坡因此得了个“坡仙”的雅号。所谓“脱化”,就含有创新的意味。前人的诗句,经过苏轼稍加变化,感情变得更加强烈了。这开头两句,本来应是“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现在这样倒过来写,固然是由于平仄格律的限制,但更主要的是为了加强疑问,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异常开阔的境界,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接着,顺承“明月几时有”一句,继续发问:“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照应“明月”,因为看见月亮,会想起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传说唐玄宗八月十五日梦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龙城录》),后因称之为“广寒宫”。这里的“天上宫阙”即暗用其事,所以下文有“高处不胜寒”句。“今夕是何年”承上“几时有”而来:人间庆贺中秋,谁又知道天上的仙宫“今夕”是何年?从语源上说,此句可追溯到《诗经.唐风.绸缪》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之句。而其直接所本则为《周秦行纪》。《周秦行纪》是一篇唐传奇,托名牛僧孺所作。牛僧孺自叙考试落第,回到洛阳附近,夜晚明月当空,他迷失道路,忽然闻到香气,随着香气到了一所大院子,遇见了王昭君、杨贵妃等前代美女。她们请他参加宴会,大家都非常高兴,每人赋诗一首。牛僧孺的诗是:“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洞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苏轼运用历史传说和前人的成句,与起首二句巧妙结合,再用“不知”二字领起,点出了“天上宫阙”的缥缈和神秘。因而产生了一连串的奇思遐想,由问天而向往天上宫阙,所以接着写道: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字下得极妙,把自己当作从天上来到人间的仙人,想乘风飞回月宫看看,转而又觉得“琼楼玉宇”的月宫乃广寒清冷之府,恐怕自己经受不住。据说后来有内侍将苏轼这首词抄呈神宗皇帝,神宗读到“琼楼玉宇”两句,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即将他由贬谪地黄州移到稍近的汝州(见《坡仙集外记》)。古人苛求托寓,往往比附史实,又局限于忠君的正统观念。不过,此词“兼怀子由”,的确是另有主旨。“我欲”与“惟恐”相对,表现出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从苏轼的思想来看,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但他毕竟是留恋人间、执著生活的: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白《月下独酌》诗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从此化出,承上“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再转,既然天上是高处不胜寒,那么还不如在人间对月起舞,还有个影儿陪伴着,思想感情从想象和幻想中回到了现实。“何似在人间”的“何似”,是“不如”的意思。“何似在人间”,即天上未必胜似人间。这是词人经过对比天上与人间之后得出的结论。联系上文“我欲乘风归去”的幻想,这两句似隐含着这样的意思:与其去朝廷纠缠于党派纷争,还不如留在山城好。“何似在人间”是对不能“乘风归去”的自我宽解。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下片,转入写人间的离别,但仍然扣着月亮来写。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换头三句承上片结句“人间”而来,写月照人间的景象: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斜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转”、“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了。住在“朱阁”、“绮户”中的人,当然无衣食之忧,不然为什么到了深夜还不能成眠?原来这人是为了伤离惜别,对月怀人。这里的“无眠”,乃是泛指,以见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

月圆而人不能团圆,于是词人继续对月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人思念弟弟,感慨别离,以致觉得明月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不然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显得又亮又圆呢?“长向”二字,用意深曲。明明是词人在政治生活、家庭生活中有很多恨憾悲愁,却偏偏通过写月来体现,好像月亮本身有什么恨憾,在故意跟人过不去。“何事长向别时圆?”恨得无理,但却极能传达深厚的感情。这里面包含着骨肉之间多少辛酸。同时,也是和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分不开的。因为是从侧面写,不妨说得沉重一些;而且,“有恨”前面着“不应”二字,也就暗示着下文还有解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是解说,也包含着自我宽慰:连月亮也有阴晴圆缺,人间的悲欢离合(这里着重指“悲”与“离”)也就在所难免,这是自古而然的事了。上面怨月不解人意,这里似乎又在为明月开脱,见出词人开朗的胸怀。这三句从月到人,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通过说理,暗示有“离”也就会有“合”,有“悲”也就会有“欢”,既富有哲理,又充满感情。所以王闿运说:“‘人有’三句,大开大合之笔,他人所不能。”(《湘绮楼词选》)

词的最后两句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本来是形容体态美好的女子,这里用来借指姣媚的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出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不可避免,那么只要大家都平平安安地生活,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借这美好的月光传达彼此的情谊,不致因离别而忧伤了。最后点出“婵娟”,仍归结到中秋赏月上去。这不仅是紧扣题面,照顾到全词的结构,而且这“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能给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以慰藉,读来情深意厚,给人以“触处生春”(赵翼语)之感。

总的来看,这首词的基调是积极的、开朗的,但也反映了作者出世与热爱人间生活的矛盾心情。

全词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以发问起,以期许结,处处紧扣明月,把人间与天上、理想与现实、忧闷与自慰、意境与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丰富,构思奇妙,是历来写中秋的词里最为人传诵的一首,所以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更多苏轼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