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合韵易重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3 03:05

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合韵易重原文

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合韵易重

清·许浑

句末一字之当叶者,名为韵脚。一曲之中,有几韵脚,前后各别,不可犯重。此理谁不知之?谁其犯之?所不尽知而易犯者,惟有“合前”数句。

兹请先言合前之故。同一牌名而为数曲者,止于首只列名其后,在南曲则曰“前腔”,在北曲则曰“幺篇”,犹诗题之有其二、其三、其四也。末后数语,在前后各别者,有前后相同,不复另作,名为“合前”者。此虽词人躲懒法,然付之优人,实有二便:初学之时,少读数句新词,省费几番记忆,一便也;登场之际,前曲各人分唱,合前之曲必通场合唱,既省精神,又不寂寞,二便也。

然合前之韵脚最易犯重。何也?大凡作首曲,则知查韵,用过之字不肯复用,迨做到第二、三曲,则止图省力,但做前词,不顾后语,置合前数句于度外,谓前曲已有,不必费心,而乌知此数句之韵脚在前曲则语语各别,凑入此曲,焉知不有偶合者乎?故作前腔之曲,而有合前之句者,必将末后数句之韵脚紧记在心,不可复用;作完之后,又必再查,始能不犯此病。此就韵脚而言也。

韵脚犯重,犹是小病,更有大于此者,则在词意与人不相合。何也?合前之曲既使同唱,则此数句之词意必有同情。如生旦净丑四人在场,生旦之意如是,净丑之意亦如是,即可谓之同时,即可使之同唱;若生旦如是,净丑未尽如是,则两情不一,已无同唱之理;况有生旦如是,净丑必不如是,则岂有相反之曲而同唱者乎?此等关窍,若不经人道破,则填词之家既顾阴阳平仄,又调角徵宫商,心绪万端,岂能复筹及此?

予作是编,其于词学之精微,则万不得一,如此等粗浅之论,则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矣。后来作者,当锡予一字,命曰“词奴”,以其为千古词人,尝效纪纲奔走之力也。

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合韵易重原文翻译

闲情偶寄·词曲部·音律第三·合韵易重译文

句末应当押韵的一个字,名叫韵脚。一支曲子之中,有几个韵脚,前后各有不同,不能被重复。这个道理谁不知道?谁会去违反呢?不全都知道却容易违反的,只有“合前”几个句子。

这里先让我说说“合前”的原因吧。用同一个曲牌名写几支曲子,仅在首曲前只列曲牌的名字,首曲后面的曲子,在南曲中就叫“前腔”,在北曲中就叫“幺篇”,就像诗题中有其二、其三、其四一样。最后的几个语句,有前后各不相同的,也有前后相同的,不再另外写,这就叫“合前”。这虽是写词的作者偷懒的办法,然而交付给演员,确实有两个方便:初学之时,可少读几句新词,省去许多时间去记忆,这是第一个便;登场演出之际,前面的曲子各人唱各人的,“合前”的曲子一定是全场演员合唱,既省精神,又不寂寞,这是第二个方便。

然而“合前”的韵脚最容易被重复。为什么呢?大凡写第一支曲,都知道查找韵脚,用过的字不肯再用,等写到第二、第三支曲子,就只图省力,光顾写前面的词曲,却不顾后面的语句,把“合前”的几个语句置之度外,认为前面的曲子中已有,不必再费心思,却哪里知道这几句的韵脚,在前面的曲子中句句都各不相同,一旦凑进这支曲子中,怎么会没有偶然重复的呢?因此在创作“前腔”的曲子时,如果有“合前”的句子,一定要将最后几句的韵脚牢记在心,不可再用;写完之后,又一定要再检查,才能不犯这个弊病。这是就韵脚来说的。

韵脚重复,还是小弊病,还有比这大的弊病,就在词意与角色不相符合。为什么呢?“合前”的曲子既然让大家合唱,那么这几句的词意一定要有相同的情感。假如生、旦、净、丑四个角色在场,生、旦的心情是这样,净、丑的心情也是这样,就可说具有相同的情感,就可以让他们合唱。假如生、旦的心情是这样,净、丑的心情不完全是这样,那么两者的情感就不一样,就已经没有合唱的理由。何况还有生、旦的心情是这样,净、丑的心情却一定不是这样,那么,怎能有情感相反的曲子却在一起合唱的呢?这个诀窍,假如不经人说破,那么戏曲作家既要顾及阴阳平仄,又要协调角徵宫商,心绪万端,怎么能再顾及这点呢?

我写这篇文章,它对于词曲创作的精粹深奥,不过是万中不得其一,像这样粗浅的见解,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后来的作者,理当赐给我一个名字,叫作“词奴”,因为我曾经为效法千古词曲作者创作词曲的规范而竭尽奔走之力。

更多李渔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