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有定所的唐诗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12 06:39

杜甫为全家人的生活所迫,不得不到处投靠在仕途上混得比较好的朋友,其中有几年时间生活在四川成都,因为他的好朋友高适、严武都曾在这一带做官。严武任成都尹的时候,在市郊找了个绿水环绕的僻静地方,帮杜甫盖了个可以遮风挡雨的茅屋,就是今天的著名景点——杜甫草堂。茅屋落成之际,当地崔县令成为登门造访的第一位客人,杜甫十分高兴,拿出家中仅有的菜肴和陈酒热情招待,还叫来隔壁老头一起作陪,并即席赋出《客至》一诗: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居有定所的唐诗故事

从这时候起,杜甫终于过了几年居有定所的日子,并暂时在严武的资助下解决了起码的温饱问题,他在《江村》一诗中对此表达了感激之情: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乱世中难得的衣食无忧,让老杜还心情大好地写出了《绝句》,对生活的要求确实不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和我们今天一样,杜甫在饱暖之后开始注重旅游,但毕竟经济拮据,只能进行市内游,于是他不厌其烦地去逛成都市内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武侯祠。好在那时候武侯祠还不收门票,否则估计他都逛不起。在经过了几次没有任何花销的旅游之后,杜甫写出了著名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志于乱世之中匡复汉室,其《出师表》中写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北伐中原而壮志未酬,后人多为之扼腕叹息。文天祥《正气歌》有言“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杜甫对孔明非常推崇,他的《咏怀古迹·其五》也是佳作: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应变将略确实并非诸葛亮所长,但他以攻心之计平定南方蛮族的叛乱,在四川依法治国,因此蜀中人民对他十分推崇。孔明死后葬在定军山,据说蜀国群臣希望把他归葬成都,后主刘禅不准,可能他从内心并不喜欢这位独揽大权几十年的相父。蜀汉灭亡后,川人在成都的刘备庙内为诸葛亮建立了陪祀的祠堂,这在杜甫的《咏怀古迹·其四》尾联有所反映:“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有意思的是,后世去拜祭诸葛亮的人远远超过了去拜祭刘备的人。现在大多数人只知道那片建筑叫作武侯祠,已经没几人知道其实那里真正的名称是“汉昭烈皇帝庙”了。

杜甫这组《咏怀古迹》中的其三,便是咏四大美女第二名王昭君的名篇: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居有定所的唐诗故事

“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所以称为“青冢”,王昭君生前用手中琵琶抒发心中哀怨,身后用冢上青草寄托无限乡愁。

比杜甫小三十多岁的中唐著名诗人戎昱,是他的忘年交。他的诗忧虑国事、同情人民,与诗圣的诗同为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戎昱也同情王昭君,反对用弱女子作为求得和平的工具。在后世论及王昭君以及汉朝的和亲政策得失时,戎昱《咏史》一诗被人引用的频率之高甚至超过杜甫。

唐宪宗时,北部游牧民族屡屡侵扰边境,抱持绥靖主义的大臣们奏议道:“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对付北方夷狄的常用手段就是和亲,这样不必因为准备开战而日费千金,好处大大的。”唐宪宗是“元和中兴”之主,性格并不是那么软弱可欺。他也不直接评论大臣们的建议,而是把话题一转:“朕前一阵子一直听人说,有位才子写诗极好,但姓氏很偏僻,那是何人?”宰相问:“莫非是包子虚?”宪宗摇头。宰相又猜:“难道是冷朝阳?”宪宗还是摇头:“也不是。我记得他有一首诗,你们听听。”遂念出这首诗: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世路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旁边侍臣回答说:“这首《致京兆尹李銮》是德宗朝的戎昱所写。此人年轻时文采过人、器宇不凡,为京兆尹李銮所赏识,想将女儿下嫁给他。不过‘戎’与少数民族西戎同字,李大人心中不甚喜欢,希望戎昱改一下姓氏,婚事便可定下来。戎昱写下此诗,既对李大人深致谢意,又表明了不愿易姓。其中‘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之句在当年可是流传一时的名句啊!”唐宪宗哈哈大笑:“不卑不亢,有志气!朕还记得此人有《咏史》一篇,可有人记得?”便有知情识趣的大臣赶忙接口念出这首诗: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宪宗笑道:“春秋时魏绛和戎之功,何其懦弱啊!戎昱若还在世,朕便给他朗州(今湖南常德)刺史做。武陵桃源才配得上他这样的兴咏才华。”听了唐宪宗的评论,时人都认为是士林诗人的荣耀。大臣们听懂了唐宪宗绕了这么大弯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善体圣意,就人人主战,再也没人提和亲之论了。

居有定所的唐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