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原文赏析-清代黄图珌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13:24

南【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作品原文

南【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

黄图珌

钱塘江一名罗刹江,浪花飞以织成匹练,潮声动而声若巨雷,有色有声,所以浙江潮为古今巨观。

是夜也,风清月洁,万里无云,独立吴山悉心领略。

乃见无际无涯,奔流似天马之行空,顷刻涨澄江而捧明月;若飞若舞,怒涛如鲲鹏之展翅,须臾排雪障而走冰山。

令人心神飞扬,形影俱化,佳境得矣!奇观止矣!

〔夜行船〕一线雷声,顷刻间出幽冥,卷起怒涛千顷。

把这—轮月,幻做了江海燃无尽的琉璃之灯。

〔三月海棠〕愤不了伍相孤忠成泡影,重不了钱王声价随潮盛。

〔江儿水〕天教他特壮吴山名胜。

满目里秋水长天,惟有那月色江声交并。

《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原文赏析-清代黄图珌散曲

南【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作品赏析

钱塘潮天下闻名,潮来之时“浪花飞以织成匹练,潮声动而声若巨雷”,气势宏大。以钱塘潮作为表现对象,曲风自然是选取豪放一派较为合适。翻检黄图珌存世的作品,豪放曲寥寥,但质量皆属上乘,本曲亦可谓是出手不凡,其苍劲雄浑、拙朴本色的曲风,颇得元人张养浩之遗韵。

作者选取风清月洁、万里无云之夜观钱塘潮,正是最佳时间。安静的天地之间,突有一线雷声响起,恍如从幽冥之间而来,自远及近,由小而大,“奔流似天马之行空”,顷刻间便涌到眼前,怒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更为神妙的是,月光照耀之下,本来平滑明亮的江面,被狂涌而来的怒潮瞬间揉碎、冲散,幻化成千万个星星点点的粼粼波光,就像江海之上“燃无尽的琉璃之灯”,造出个梦幻般的神奇之境。面对如斯佳境,观潮者自是“心神飞扬”“形影俱化”,沉醉于大自然天赐的奇观异景之中。至此,作者开始由景入情,借历史人物和眼前之景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在这滔滔大潮面前,哪怕是伍夫子沉冤愤懑,都可化为泡影,忠勇奸佞俱已灰飞烟灭;哪怕是名重一时的吴王钱镠,其声价也不会随着潮水的涨溢而有所增加。俱往矣,他们的人生无论如何充满传奇,终究不过是为钱塘江畔增添了一道胜景而已,真正永恒不灭的是天地美景,是那巍巍吴山、秋水长天以及那美妙绝伦的月色伴江声。

本曲可算是清代赏景散曲中的上乘之作,其成功有二。

其一,在景情融合上可圈可点。黄图珌在处理情、景关系方面,向来颇有心得,曾云:“心静力雄,意浅言深,景随情至,情由景生,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华而不浮,丽而不淫,诚为化工之笔也。”(《看山阁集·闲笔》)此曲堪称典范。

其二,注意命意方面的挖掘和提升。典型之处是较为成功地融入了伍子胥和吴王的典故,并对之进行了哲理层面的延展,使作品在气格上获得了很大提升。因此,该曲从深度上看具有较为丰赡的意蕴,从广度上看则有较为开阔的整体境界,显得雄浑恢弘,气势不凡。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感叹,主要体现的还是一种文人夫子气,故往往缺乏来自生命深层的切肤体验。毕竟,身处康乾盛世的黄图珌,时常不忘“倦来时戏笔墨聊把升平章奏”(〔南仙吕入双调·五马驻山林〕《政余歌》),哪会有汪元量、张养浩们那种悲愤沉郁的兴亡之感和失国之痛。试看汪氏同是以钱塘潮为题材的作品《传言玉女·钱塘元夕》:“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单从文面看,汪、黄之作似乎相差不大,但其深层意味可就迥然有异了。

(谢仁敏)

《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原文赏析-清代黄图珌散曲

南【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作者简介

黄图珌(1699—1765以后),字容之,号守真子,别署花间主人、蕉窗居士。江苏峰泖人(今属上海松江),曾补杭州同知缺,继任湖州、衢州同知,后迁河南卫辉府知府。素喜诗文,尤擅戏曲。戏曲作品有《玉指环》《洞庭秋》《解金貂》《梅花笺》《温柔乡》《梦钗缘》《雷峰塔》《栖云石》《双痣记》等九种,著有《看山阁全集》64卷。《全清散曲》辑其作品90篇,皆属“集曲体”小令。

《仙吕入双调·夜潮月一江》观潮原文赏析-清代黄图珌散曲

更多黄图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