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原文赏析-明代王九思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3:37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作品原文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

王九思

垂眉

春蛾窗下翠痕低,烟柳风前绿叶齐,晓山云外青峰细。

想瑶台初睡起,紫霜毫蘸在端溪。

描不尽西施俏,端详的张敞痴,兴绕香闺。

小斗

巧琢象首玉泥重,恨绕鸿门宝帐空,浅涵蛇影金波送。

俏规模容易捧,唤琼壶款款相从。

杜子美吟喉热,李谪仙饮兴浓,醉倚春风。

金菊

远峰一带碧云寒,明月千林白露漙,小园半亩黄花绽。

正东篱秋向晚,老渊明携酒来。

看嫩色莺难见,清香蝶未餐,付与诗坛。

仙桃

彩霞声绕凤凰箫,红雨香生翡翠巢,紫云影趁骅骝道。

瑶池春正好,舞天风万种妖娆。

东方朔思量的瘦,董双成守护的牢,海阔天高。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原文赏析-明代王九思散曲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作品赏析

此组曲名为《园中四艳》,乃是吟咏园中的四种植物。

对于垂眉的吟咏,紧紧围绕着一个“眉”字。“春蛾窗下翠痕低”,“春蛾”,即眉毛。《诗·卫风·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人窗下,蛾眉淡扫,微微低首,在春日的明媚阳光里,这该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烟柳风前绿叶齐”,在古人的语汇里,柳叶也常常可以用来指代眉毛。梁元帝萧绎《树名诗》中有句:“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有句:“人眉新柳叶,马色醉桃花。”都是将柳叶和眉毛相联系。“晓山云外青峰细”,“晓山”,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眉毛。清沈自南《艺林彙考》卷四引晋葛洪《西京杂记》云:“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又云:“五代宫中画眉,一曰开元御爱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所谓山眉,大概就是指画成山样的眉毛。宋辛弃疾《临江仙》词:“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则又是将山反过来比喻成眉毛了。这三句将植物和美人相互联系,辗转比喻,造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想瑶台初睡起,紫霜毫蘸在端溪。描不尽西施俏,端详的张敞痴,兴绕香闺。”张敞,汉宣帝时人,为汉京兆尹。《汉书·张敞传》:“(张敞)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此即著名的张敞画眉之典故。正因画眉需要用笔,故前句提到笔(霜毫)和砚(端溪)。“西施”,乃春秋战国时著名美人,传说中的中国四大美人之首,这里用她的眉毛来喻垂眉之美。将植物和佳人相联系对照,使其彼此成喻是本曲的特色。作者使用这种方法造出了一种花面交相映的效果。

下面的《小斗》,基本采用相同的写法,全曲围绕着“斗”字展开。而由于斗本是酒器,所以曲作就不仅涉及杯,而且还涉及酒。“巧琢象首玉泥重”,这本身是对“斗”的外形的描摹。象首,既可指器物之造型,又可指器物上之花纹。宋王应麟《玉海》卷八十九有所谓象尊、象首罍,皆为盛酒之器。“恨绕鸿门宝帐空”,用了鸿门宴的典故,樊哙曾在这里闯帐痛饮,因此这酒斗也是历史风云的见证者。“浅涵蛇影金波送”,既是盛酒之器,当然要用来装酒献饮。这里的“蛇影”盖指波光之灵动而言,非正用“杯弓蛇影”的典故。“俏规模容易捧,唤琼壶款款相从。”“容易捧”,犹言容易使唤。斗是杯,自然要有壶相随。人且斟且饮,优雅中又透着闲适。“杜子美吟喉热,李谪仙饮兴浓,醉倚春风。”杜子美和李太白就不用说了,都是好酒之人,三杯下肚,怎不引动他们的诗兴呢。醉眼微睁,独倚春风,再吟上三两首诗,真是舒服得紧。

对于金菊的吟咏,则侧重于外部形态的描摹。“远峰一带碧云寒,明月千林白露漙,小园半亩黄花绽。”碧云清冷,远山如带,月出于千林之上,白露初降,而正当此时,半亩黄花开放,这真是使人有莫名的惊喜。“正东篱秋向晚,老渊明携酒来。”晋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向来脍炙人口,人看到菊花怎能不想起陶渊明和他的酒呢?“看嫩色莺难见,清香蝶未餐,付与诗坛。”因为菊花晚开,所以它的嫩色莺儿难见,它的清香蝶儿难餐,所以它的娇嫩与清香只能留给诗人来吟咏了。虽有遗憾,但毫不悲戚,这晚开的黄菊正是高士清节之体现。

与咏金菊的清远相比,咏仙桃的就显得热闹起来了。“彩霞声绕凤凰箫,红雨香生翡翠巢,紫云影趁骅骝道。”既然是“仙”桃,出场自然要带些仙家气象。彩霞围绕,笙箫齐奏,可谓“仙”味十足。后面的红雨、紫云,色彩调配得也好,而紫云本身也常被看作仙家吉祥的象征。“望瑶池春正好,舞天风万种妖娆。”瑶池本是仙家之地,这里还是突出仙桃的“仙”味。“东方朔思量的瘦,董双成守护的牢,海阔天高。”据宋《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引《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疑其山精,常令在案上行。召东方朔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矣。遂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东方朔因思桃而瘦,即本于此。董双成,按《汉武内传》所载,乃是西王母仕女。有董双成守护仙桃,又加上海阔天高,此与上皆言仙桃得来不易也。言下之意,既然仙桃为人间所不易得,我们更该珍赏之。

此四首曲子虽为吟咏植物,但皆以人事贯穿之,且辅以各种传说典故,这也是传统文学中吟咏类诗词(包括曲)所常用的创作方法。难得的是,作者在这四首曲中传达的乃是一种欢快闲适之情,读了这些曲,我们终于可以为这仕途上屡遭挫折的诗人一展眉了。

(刘竞飞)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原文赏析-明代王九思散曲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作者简介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别号紫阁山人、碧山野叟。陕西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后授检讨。武宗正德四年(1509),升任吏部考工员外郎,后至郎中。旋因刘瑾案受牵连被贬为寿州同知。复被论,勒致仕。日以诗词曲文自娱。王九思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等号“前七子”,为有明一代复古潮流中颇有影响之文人,而其在散曲、戏剧方面的创作成就,更为许多其他的文人所不及。九思所作有《渼陂集》及《续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南曲次韵》及杂剧《中山狼》等。谢伯阳《全明散曲》收其小令448首,套数38套。

《双调·水仙子》园中四艳原文赏析-明代王九思散曲

更多王九思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