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7 03:22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作品原文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

夏旸

少年气吐霓,壮岁思经世。

空怀献璞忱,竟负登云志。

李广数长奇,颜驷不逢时。

白首还乡曲,青山托隐居。

从渠,骐骥云千里。

惟知,鹪鹩月一枝。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表达的是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摆脱官场束缚之后的重新选择,其间的感慨虽是由作者自身的经历而发,却有着古代文人由儒而道的精神历程的共同性。

所谓“少年气吐霓,壮岁思经世”,即是说作者少年的时候也有着高入云霄的气概,到了壮岁之时,又特别思谋着怎样去经纶世务,建功立业。这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入世精神、事功理想。

然而,正像许多遭遇坎坷、中途蹭蹬的文人一样,作者也遭遇了“空怀献璞忱,竟负登云志”的人生现实。“献璞”,用的是《韩非子·和氏》中卞和献璞于王的故事,感慨自己也有满腹才华、一腔热情,要献于君王与国家,然而,却不被理解与重用,空空辜负了热忱与壮志,正如“李广数长奇,颜驷不逢时”一样。李广,汉代著名的将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了他一生屡立功勋然而命运不偶、终生难得封侯的事迹。“数”,命运之意。“奇”,机遇不好之意。颜驷,西汉人,(明廖用贤编)《尚友录》卷五云:颜驷(汉)“文帝时为郎,武帝时已龙眉皓发。帝过郎署,问:‘何其老也?’对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帝感动而拜为都尉。”李广与颜驷在古代文学中经常被当作怀才不遇的典型而使用,作者也是出于习惯,顺手拈来,表达的感慨也是共同的。

既然如此,何去何从?很多古代文人都选择了由儒而道、由入世而出世的道路。在此曲中,就是“白首还乡曲,青山托隐居”。乡曲,即乡村、故乡。也就是说,鬓发已白,时不我待,返归乡村,隐居于青山之间。同时,作者明白地告诫自己:“从渠,骐骥云千里。惟知,鹪鹩月一枝。”“从渠”,即任从它吧。“鹪鹩”,是一种活动于灌木丛中的小鸟。《庄子·逍遥游》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那么,这几句即是说,少年壮岁的骐骥千里之志,都任从它远去吧,“我”现在唯一知道的是,在这青山绿水之间,只要有一块容膝之地就可以了。

作者于此,得到了心灵的慰藉;读者于此,也唤起悠远的共鸣。

(苏涵)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作者简介

夏旸,生卒年不详,字汝霖,江西贵溪人。为明世宗嘉靖间著名人物夏言从伯。曾担任府司狱。有《葵轩词余》一卷。

《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二十首其十六)原文赏析-明代夏旸散曲

更多夏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