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闺怨的诗:为伊消得人憔悴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8:23

原文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关于闺怨的诗: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我国古时候,战争连绵不断,给人民带来了许多不幸和痛苦。有战争就必然需要男儿出征,男儿出征就必然造成妻子独守闺门。因此,征夫与思妇便成为诗人经常吟咏的题材。尤其是诗人笔下那些独守闺门的思妇,她们的思念与期待,她们的寂寞与幽怨,她们的痛苦与悲哀,更是动人心魄,感人至深。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三首唐人的闺怨诗。

第一首是初唐诗人沈如筠的《闺怨》: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这首诗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月之夜思念丈夫,感叹书信难寄,好梦不成,因此希望追随月光来到丈夫的军营。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开头两句是一个十分工整的对句,非常巧妙而又十分细腻地表现了这位闺中的思妇想念征夫的满腔愁绪。“雁尽书难寄”,这是引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根据《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单于扣留,并把他流放到北海牧羊。后来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武帝要求匈奴放还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死,苏武也想了一个办法骗过了匈奴单于。他让汉朝的使臣对单于讲,汉武帝在上林苑射猎,射下来一只从北方飞来的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封信,信上说苏武并没有死,在北方某大泽中。匈奴单于无奈,只得把苏武归还了汉朝。后来,鸿雁就被附会成了替人们传递书信的使者。这位思妇正在闺房内思念远戍边疆的丈夫,希望鸿雁也能帮她传递一封书信,可是大雁早已飞过,想托鸿雁寄信已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说“雁尽书难寄”。既然书信没有办法寄达;那么即使能做个梦也好呀,在梦中岂不是可以与丈夫倾诉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嘛!然而,“愁多梦不成”,由于这离愁别恨太多、太深、太重,以至于想做个团圆梦也不成。

思念丈夫的满腔愁绪使得这位闺中思妇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她起身走近窗前,抬头一望,但见一轮孤月悬挂在空中。此情此景,更加深了她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这时候,她忽然冒出一个奇妙的想法:她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像月光一样,洒落到丈夫的军营,投入到亲人的怀抱啊。“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流”,是形容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而下。“伏波营”,是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的典故,这里指的就是丈夫的军营。大概这位思妇的丈夫这时候正在南疆戍守。明月当空,四海与共。思妇通过月光把闺房与军营连到了一起,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诗中的主人公在闺中思念远戍边疆的丈夫,希望雁足传书不成,希望梦中团聚也不成,最后希望与明月一道来到亲人的军营,这一愿望能否实现呢?诗人没有继续往下写。很显然,思妇这种美好而天真的想法是无法实现的,这种深沉而悲切的闺怨也是无法解脱的。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第二首,这是中唐诗人张仲素的《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写一位采桑女子因沉醉在昨夜梦中到战地渔阳与丈夫相逢的喜悦之中,竟然忘记了采桑。这首诗的写法与前面一首有些不同,虽然同是描写闺思闺怨,基调却显得明快活泼;但实际上,在这种明快和活泼的基调中所表现出来的闺怨反而更显得深沉和厚重。

诗的开头两句是写景:“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春日郊野图。“袅袅”,是形容柳丝低垂摇曳的样子。“陌”,即阡陌,也就是田间的小路。“陌上桑”,这里既是写实,指田野间的桑林;同时,因为“陌上桑”是乐府古题,大多描写采桑女子春日相思的内容,所以也与这首诗“春闺思”的题意相合。“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城边的绿柳,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依依飘忽;陌上的桑林,在春光的沐浴下,那新嫩的叶子青翠欲滴。自然界一派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诗歌由此起兴,是为了衬托主人公思春怀春的心情。接着便描写她采桑的情景。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位采桑女子手提竹篮,却忘了采桑,在那里发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她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了渔阳,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渔阳”是当时的战地,大概采桑女子的丈夫就在那里从征打仗。此时此刻,她还在回味着梦中的情景,以至于忘了手中的活计——采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这两句诗写得非常精彩,诗人抓住采桑女子凝思回想的片刻神态,把一位痴情地思念征夫的采桑女子活脱脱地刻画出来了:她身倚桑树,手挎竹篮,却一动不动,完全沉醉在梦境的回想之中。

那么,采桑女子梦见的是什么呢?诗并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根据诗的题目和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可以推知,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梦,一个值得回味的梦。然而,当采桑女子从美好梦境的回味之中突然警醒的时候,那美好的梦境只能是加倍激起她对战场上的丈夫更为深切的担忧和刻骨铭心的思念。

这首诗在风格上明显受到《诗经》的影响,《诗经》有一首题为《卷耳》的诗,写一位采集卷耳的女子一心想着远征的丈夫。她一面采卷耳,一面幻想战场上的丈夫如何翻山过冈,如何饮酒解愁等种种情景。她这样心不在焉,以致一筐卷耳老也采不满。而《春闺思》这首诗的作者刻画采桑女子思念征夫,手法更为高妙,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最后,我们要欣赏的第三首,是晚唐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写一位春闺中的思妇驱赶黄莺,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进入梦乡,到辽西与丈夫团聚,曲折而深刻地表现了闺怨的主题。

这首闺怨诗在写法上与前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四句诗前后衔接,上下相承,环环紧扣,诗意连续,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诗的感情基调和第二首类似,也是偏向于活泼的一类,语言生动、通俗,带有民歌风味。

起句显得十分突兀:“打起黄莺儿”。这位闺中的思妇为什么要特意把黄莺赶跑呢?接着第二句做了解释:“莫教枝上啼”。原来是不让黄莺在树枝上啼叫。本来黄莺的啼叫是十分婉转动听的,这位闺中思妇为什么不让它啼叫呢?第三句又进一步做了解释:“啼时惊妾梦”。黄莺的啼叫会惊醒我的梦。那么,这梦又是什么美妙而重要的梦呢,竟值得如此费心劳力,要特地把黄莺赶走,不让它啼叫,以免惊破好梦?最后才告诉我们最终的原因是:“不得到辽西”。到辽西去干什么呢?诗没有再做交代,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辽西,是当时的战场。这位春闺中的思妇希望梦中能去辽西,自然是想去和她在那里作战的丈夫相会。哪怕是梦中,只要能够见上一面也好,所以这位痴情而又细心的思妇,为了达到这样一个虚幻的目的,竟那么认真地驱赶黄莺,以防止黄莺啼叫惊破她的美梦。这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既表现了这位闺中女子的细心,同时也表现了她独守空房的寂寞和无聊,尤其表现了她对远在辽西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上面这三首五言绝句都是描写闺中思妇的,并且都是通过写梦来表达闺怨,表达思念征夫的一往深情的。闺中怨与梦中情,是那样深深地打动和感染着我们。作者都是以思妇的口吻,站在思妇的立场上,委婉而曲折地诉说了战争给她们带来的痛苦。唐代另一位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中有两句诗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诗人以强烈的对比,直接地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可怜那无定河边的累累白骨,他们的家属还在春闺美梦中苦苦思念着,希望他们回家团聚呢。也许,上面几位思妇所思念的丈夫,也早已血洒沙场,成了塞外枯骨,而她们却还在一往深情地苦苦思念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思妇的闺怨,就成为无尽的悲哀了;思妇的梦情,也就成为永远的梦幻了。当然,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尤其是闺中的思妇所不愿发生的事情。

更多沈如筠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