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蜀相》赏析-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6 18:21

蜀相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赏析-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

蜀相赏析

我们在读李白和杜甫诗歌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强烈的印象,说得不太文雅一点,李白是酒鬼,杜甫是泪人。

李白之醉酒,固然有其消极成分。可是,诗人又何尝不是胸怀壮志,希望有所作为的呢!饮酒漫游只不过是他对黑暗的现实社会所表示的愤懑和超脱而已。

杜甫之落泪,则百分之百地是积极的,诗人的泪水,浸透着他真挚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在那个时代里,奸党横行,逆贼作乱,他为朝廷落泪;山河破碎,万方多难,他为国家落泪;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他为人民落泪……诚然,他也为自己落泪:为自己怀才不遇,请缨无路落泪;也为自己穷愁潦倒,流离失所落泪……陈毅有一首《冬夜杂咏》的诗说:“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这是对杜甫也是对杜诗的高度概括。

《蜀相》是一首咏怀古迹的诗,但它不是一首普通的咏古诗,而是一首饱蘸泪水写成的悲愤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诸葛丞相的敬仰和惋惜之情,更主要的是借凭吊古人以抒发自己英雄失路、报国无门的内心感慨。

这是一首七律,从诗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二两联描写祠堂,是写景;第三四两联慨叹丞相,是抒情。景缘情生,情随景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我们先来看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两句交代丞相祠堂的位置。

所谓“丞相”,指的就是三国时候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杜甫生平十分敬仰诸葛亮。这当然主要是因为诗人怀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热情和抱负,而诸葛亮这位满腹经纶、尽忠为国的蜀汉良臣自然就是他心目中的楷模了。“锦官城”亦称“锦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古代因这里织锦业十分发达,设有专门管理织锦的官员,故有此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诗中所说的“锦官城”就是指成都而言,它曾是三国时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达二十余年,后来晋朝的李雄为他建立了祠堂,这就是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的古迹——位于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杜甫在成都曾多次拜谒丞相祠堂,写下了不少吟咏武侯的诗,而这首《蜀相》则是他“初至成都时作”。杜甫在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经秦州入蜀,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这便是有名的杜甫草堂。第二年春天,草堂刚刚落成,杜甫便满怀深情地去寻访诸葛武侯的旧祠了。

起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着一“寻”字,足以表现诗人对诸葛丞相的敬慕之情——是专诚拜谒,不是信步由之。而用“何处寻”三字作一设问句,则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伤感情调。接下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从语气上看,是自答;从感情上看,那伤感的情调是愈加浓重了。诗人向城郊走去,远远地一望,森森古柏之处大约便是丞相祠堂了。这里单单言柏,不仅因为柏树高大苍翠,引人注目,更主要的是诗人对它别有一番情意。我们可以设想:杜甫在凭吊之前一定是向当地人了解了丞相祠堂的大致情形的,而相传祠前有丞相手植古柏两棵,亦必定早有所闻,所以,诗人对古柏是特别关切的。当他料定那地方就是丞相旧祠的时候,最先注意到古柏,当是十分自然的了。进而还可以想象:诗人来到祠堂前,看到丞相亲手栽下的那两棵古柏,必定还要在树下伫立凝视,扪摩再三。

接下第二联是描写丞相祠堂的景物: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我们说开头两句含有伤感情调,而这两句则进而更带悲凉色彩。春天来了,青草茂盛,以至于把台阶上的石板都映照成碧绿的颜色;隔着树叶,可以听到黄鹂在枝头鸣叫,十分清脆悦耳。这是以草木的繁茂反衬祠堂的荒凉,以鸟鸣的声音显出祠堂的冷落。试想,如果游人稠密,哪来碧草映阶,黄鹂恐怕也不敢在那儿啭弄佳音了。诗人置身于如此阒静冷清的祠堂院落当中,此时此刻,他所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句中的“自”“空”二字十分恰切地表达了诗人这一瞬间的全部感情——朝代的兴替,人事的变迁,沧海桑田,诸葛武侯身后竟是这样一番凄凉景象。“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此写祠堂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的确颇得此中三昧。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状物,景随情迁,因而写得颇为悲凉,渲染了气氛。后半部分写人论事,是诗的重点所在,因为诗标题“蜀相”,当然主要是写人的;否则,诗人或许就要改题“游丞相祠”之类了。

下面再来看第三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两句是概括丞相和蜀主君臣相与为用的事迹。

一般认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是对诸葛亮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评价,这固然说得通。但是,仔细加以分析,这里是以刘备和诸葛亮对言,前一句写君,后一句写臣。这事迹是大家所熟知的,诸葛亮隐居隆中,蜀主刘备以天下为重,三顾茅庐,请求他出山相助,使得这位留心世务的“卧龙”先生得以一展宏图。诸葛亮出山以后,屡建奇勋,他一生忠于蜀汉,深得信任,既协助先主开创基业,又辅佐后主济世守成,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后人便把刘备和诸葛亮看作是明君贤臣的典范。

龚自珍有一篇《明良论》,专门讨论君臣关系,认为明君与良臣是相辅相成的。杜甫这样对比吟咏,便是要说明君臣相与为用的道理。言外之意是:我老杜“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这一片痴诚的“老臣心”,怎么就不会被一位贤明的君主知遇呢?我们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这两句诗是全诗本旨所在,即借蜀汉君臣相与为用的事例,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衷。

尾联接着写诗人对丞相事业未竟而痛极垂泪。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率师北伐,希图“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不料在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司马懿相持渭水,胜负未决,大志未遂,竟溘然病逝于军中,所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把此引为莫大的憾事,以至于“痛心酸鼻”,老泪纵横。如果说,第三联诗人慨叹自身之意是寓于叙丞相事迹之中的;那么尾联,这种慨叹不仅达到了顶点,而且表现为直观。我们完全可以想见,诗人在丞相祠前长吁短叹之后,一定是挥泪而别的。清代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武侯精爽,定闻此哭声”,还说诗人是声泪俱下的呢!

值得注意的是,句中“英雄”二字,含义十分丰富。诸葛亮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固属英雄;而杜甫心怀国家,热爱人民,亦自谓英雄。由此可见,这里的“英雄”是以韬略事业为本,以爱国爱民为骨。杜甫英雄失路,无从创英雄之业,因而落英雄之泪。杜甫曾在另一首题为《岁暮》的诗中写道:“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正好可以与这两句诗互为印证。英雄落泪,血气为之,尾联蕴含着十分深沉而又激昂的感情,不但没有丝毫的颓丧之意,而且具有动人心魄的巨大力量。后来,历史上许多英雄志士在事业未竟之时多吟诵此联,成为千古名句。例如,中唐改革家王叔文遭到挫败时,反复吟诵此联,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为大宋江山忧愤成疾,临终前亦诵此二句,三呼“过河”而卒。

吊古之作,无不感时而发,所以咏古抒怀,本为一事,此乃自古而然。杜甫这首诗较之一般咏古伤时、借古讽今之作却要高出一筹,这就是鲜明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中句句咏古,却又字字抒怀;无一字言及自己,却又无处不在表露自己的内心感慨。诗人隐然以武侯自比,所憾“先主”未遇,因而“泪流满襟”,怨而曲,忧而沉,悲而壮,表现得十分真挚,十分深厚,十分含蓄。因此,我们开头用“泪人”来形容诗人,该不会失度吧?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