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古诗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19:05

蜀相作品原文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古诗作品

蜀相注释译文

【注释】

①锦官城:指成都。

②“三顾”句:诸葛亮隐居隆中(在今湖北襄阳县西)时,刘备曾三次访问,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两朝:诸葛亮先后辅佐先主刘备、后主刘禅两朝。

③“出师”句: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伐魏,据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百余日。同年八月病死军中,见《蜀志·诸葛亮传》。

【译文1】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里找寻,只见锦官城外柏树巍巍森森。日光映照石阶绿草自呈春色,黄莺隔着树叶空有好听歌声。刘备三顾茅庐讨教天下大计,辅佐刘氏两朝竭尽老臣忠心。谁曾料到出师未捷身先病死,古往今来多少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2】

到哪里去寻找丞相祠堂呢?锦官城外的翠柏郁郁苍苍。碧绿的芳草映衬着荒弃的石阶,春光枉自明媚,祠堂只剩空寂。树茂叶密,黄鹂婉转鸣啼,空有好音无人赏听。想当年先主三顾茅庐,向你询问定国安邦的大计。你辅佐先主开国,扶助后主继业,全凭老臣的一颗报国忠心。你出兵中原,大功未成身却先死,这让多少英雄泪沾衣襟。

【译文3】

丞相祠堂到哪里去找寻?锦官城外的翠柏早已葱郁成林。祠宇中只有空寂一片,芳草枉自带着春色绿映阶前,黄鹂也不管人事的代谢,在密叶间鸣声婉转。当年先主三顾茅庐,曾向你征询安邦定国的大计。你匡佐两朝君主,开创蜀汉的基业,扶持艰危的社稷,尽了老臣报国的耿耿忠心。可叹平定中原的大业未竟,你先已死去,使古今英雄无限感慨,泪湿衣襟。

《蜀相》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古诗作品

蜀相赏析评点

【赏析1】

诗题《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蜀称帝,国号为汉(后人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

这首诗是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刚刚弃官来到蜀地,游武侯祠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蜀相诸葛亮一生的功绩,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惋惜之情,并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首诗集游览与咏史于一身,意味颇深。

全诗在内容上分为写景和叙事两部分,每部分各四句话。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着力描写武侯祠堂的景色。首联两句一问一答,构成设问句式。自问自答之中,点明了祠堂的位置及四周的风貌:在相距几里地之远的锦官城外,翠柏郁郁葱葱,排列成林。第二联的两句话分别与首联中的“堂”与“柏”相应,一个“自”和“空”字,凸显出了祠堂荒凉的景象。同时这两句话也写出了祠堂无人凭吊的悲哀。

后四句叙事,是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用“天下计”、“老臣心”分别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忠诚。“出师”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夙愿的惋惜之情。此时的杜甫正仕途失意,虽有报效国家、拯救百姓的宏愿,无奈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一身才华终无用武之地。所以第二部分的四句话虽然字面上在写诸葛亮,实际上诗人已经把自己和诸葛亮联系起来。尾联两句既是诗人对英雄丰功伟绩的渴望,同时又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

全诗以景开篇,在叙事中抒情结尾,寓情于景,情景一体,渲染出一种慷慨凄凉的氛围。

【赏析2】

杜甫到蜀地时,已经四十八岁了。安史之乱中,他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穿越叛贼防线,奔赴唐肃宗所在,以一片拳拳忠爱之意,经历万难、衣衫褴褛而来,被授予“左拾遗”的官职。但诚挚忠爱的杜甫因直言上谏,由皇帝身边的谏官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对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政治打击。于是他愤而弃官,流寓入蜀。此时杜甫的心中,想必有对朝廷深深的失望吧。

但他并未牢骚满腹,仍去诸葛亮祠堂以寄托爱国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可见诗人是主动寻找蜀相祠堂,而非偶遇。祠堂门口的老柏高古肃穆,威严森森。黄鹂鸣啭,碧草春色,生机盎然。但这些再热闹也只是背景,并非此间精神,因而碧草“自”春色、黄鹂“空”好音。真正使这个祠堂深挚动人的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临危受命,开创基业;后主不济,而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老臣忠心,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坚持,都让仕途失意的诗人泪洒长襟。面对扶不起的后主,诸葛亮尚且拳拳报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何况自己呢?

诗人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后,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也为他事业没能最后完成而表示遗憾。诗的前四句并未直写“人”,而是写祠堂景色,又偏偏只写那无人照管也自生自长的碧草和那无人欣赏也自鸣自啭的黄鹂。这就描画出一个凄凉荒寂的景象,这与诸葛亮的身份是极不相称的。诗的五、六两句写诸葛亮受刘备重用,忠心事主的精神,最后对他的事业未竟表示遗憾。

《蜀相》原文翻译赏析-杜甫古诗作品

【赏析3】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杜甫初到成都时所作。

此诗写诗人寻诸葛祠之感。全诗围绕一个“寻”字展开。

首联写探寻: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郊外翠柏森森的地方。

颔联写细寻:寻祠堂是为了寻丞相。祠堂既已寻得,但只见碧草迎春、阶前绿满,但荒无人迹,只有祠堂而无丞相。

颈联写追寻。丞相既不复能见,只能追寻其当年功业。当年刘备曾三顾茅庐,致使诸葛亮创立“三分天下”之功业。此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感慨:诗人此时也经历了玄、肃两朝,但遭放逐受弃捐,难邀君王一顾。

尾联写推寻:诸葛才略过人,惜天不假年,大功未竟身先死;倘天假以年,则何功而不成?缅怀诸葛,后代英雄都会无限感慨,泪湿衣襟。此中也寄予了杜甫对于自身遭遇的深沉感叹。

全诗措词庄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

乾元二年(759)七月杜甫辞官西行,岁暮抵成都;上元元年(760)春卜居浣花草堂。此期杜甫曾多次拜谒诸葛亮祠,以表示崇敬之意。盖诗人本有“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又逢安史之乱,虽一事无成,而不能不忧念国事,故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深表同情。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祠堂在成都城南。成都在汉代织锦业发达,曾专设锦官管理,锦官城本织锦区,亦作为成都美称。丞相祠即今武侯祠,晋代李雄所建,祠内原多植柏树,诗人《古柏行》有云“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这一片“柏森森”的景象,就令人联想到《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无形中见出蜀人对丞相的敬爱。

次联写祠内景色,而“自”“空”两字逗漏抒情,--祠庙草绿叶密,鸟啭好音,本饶春意,著此二字则一概抹倒,睹物思人之意,已见于言外。

三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出处大节,“三顾频烦”即“频烦三顾”,“天下计”即《隆中对》所定诸如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刘璋的基本国策;“两朝”是先主后主两朝,“开”是开创帝业,“济”是济美守成,“老臣心”指诸葛亮无私、不矜与死而后已的一片忠心。两句语极密致,说尽诸葛亮一生聪明才智、功业德操,流露出无限景仰。

诸葛亮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终因操劳过度而死,留下了《出师》两表,成为天地间至情至文,不可不特别表出。此之谓“不以成败论英雄”也。诗云“长使英雄泪满襟”,这“英雄”包容的范围就很宽,代表了千古未能成功的志士仁人的共同心声。唐永贞革新被挫败后,王叔文但吟此二句,因嘘唏泪下;南宋爱国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即诵此二句,“但呼过河者三而薨”,就证明杜甫之言确凿不移。当然,这不仅表明了《出师表》和诸葛亮的魅力,而且也表明了《蜀相》和杜甫本人的魅力。

(周啸天)

【赏析4】

诗题“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蜀称帝,国号为汉(后人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

这首诗写于上元元年(760)春,当时杜甫刚刚弃官来到蜀地,在游武侯祠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蜀相诸葛亮一生的功绩,意在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惋惜之情,并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首诗集游览与咏史于一身,意味颇深。

全诗在内容上分为写景和叙事两部分,每部分各四句话。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着力描写武侯祠堂的景色。首联两句一问一答,构成设问句式。自问自答之中,点明了祠堂的位置及四周的风貌:在相距几里地之远的锦官城外,翠柏郁郁葱葱,排列成林。第二联的两句话分别与首联中的“堂”与“柏”相应,“自”和“空”字,凸显出了祠堂荒凉的景象。同时这两句话也写出了祠堂无人凭吊的悲哀。

后四句叙事,是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用“天下计”、“老臣心”分别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报国忠诚。“出师”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其未能实现夙愿的惋惜之情。此时的杜甫仕途失意,虽有报效国家、拯救百姓的宏愿,无奈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一身才华终无用武之地。所以第二部分的四句话虽然字面上在写蜀相,实际上也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尾联两句既是对英雄丰功伟绩的渴望,同时又是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

全诗以景开篇,以情结尾,寓情于景,渲染出一种慷慨凄凉的氛围。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