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赏析句解-唐代五言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5 21:36

梦李白二首原文

梦李白二首

杜甫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赏析句解-唐代五言古诗

梦李白二首赏析

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命运的转折点,他选择了放弃仕途的人生道路;也是他生命中的最低点,已到了衣食无着的境地。此时此刻,他对曾登天子船、如今却系狱流放的好友李白有着最为透彻的理解、同情和思念,故而在分别十四年之后,“三夜频梦君”。诗前章说梦,多涉疑辞,恍惚莫辨;后章说梦,宛如目击,身形可触。“出门搔白首”以下数句,状李白亦是自抒胸臆,且句句应验。真正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晋人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此正当局者之心态也。而李杜身后宋代人杨万里则曰:“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见其“富贵不论年”,方以饥寒之事为小,此局外之谈也。

第一首诗写于乾元二年(759)秋,杜甫流落于秦州时所作。杜甫对李白的文才极为推崇,也最为喜爱李白的豪放。杜甫与李白于天宝四年秋,在山东兖州石门分手之后,就再没会面,但是二人彼此都非常思念对方。至德二年(757),李白因加入永王李璘(玄宗第十六子)幕府,被下狱,乾元元年(758),李白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二月,李白在行到三峡时遇赦得以返回。杜甫此时流寓秦州,地处偏远,消息闭塞,始终没得到李白的消息,不知实情,因此忧念成梦,写下了这两首诗。

这两首诗充分展现了杜甫对李白生死不渝的兄弟般的友谊,还有他们共同的不幸遭遇。第一首诗分成三段,首四句是叙写李白被放逐,由于诗人日夜担心,是导致做梦的原因;中间八句叙写与李白在梦中相会的情景,由于知道李白是在放逐途中,故发出“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的疑问,同时也是对李白际遇的描写;最后四句是写梦醒之后的情景“落月满屋梁”,刚才的梦境仍然在眼前,满眼里仍然是老朋友李白的影子。“落月满屋梁”,表现诗人对挚友的担心、思念之深。

此首诗顺承上首诗,第一句化用“浮云游子意”发出感慨,见不到李白,写李白三夜来入梦,足见二人的“情亲”;中间借用李白的话,慨叹世道不易,世事艰险;最后一部分是杜甫在梦醒之后自己发出的感慨,将李白的风姿才华“冠盖满京华”与如今的落拓比较。最后一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寓世深刻,是传世名句。

天宝三载(744),李、杜在洛阳初会后,就渐成深交。杜集中就有十多首为李白而作的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李、杜友情的纪实;“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才能的赏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则是对李白生平的高度评价。

这两首诗是听到李白流放夜郎,积思成梦而作。正因为有这样的友谊,所以当李白入梦后,欣慰之余,却又有着不祥的念头,这正说明他对李白爱护之深,在一些泛泛之交身上是不可能有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从这种殷勤的叮嘱里,又说明李白当时的处境是怎样险恶。虽然当时李白并没有死,可是这两大诗人以后就真的不再相见了。

杜甫《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赏析句解-唐代五言古诗

梦李白二首句解

【梦李白其一句解】

1、这两句是在说,活着分离要比死后分别更加痛苦,因为生时别离还可以时常挂念、担忧。已,止。这里是对应下一句中的“常”字所说的。死别绝望,所以痛止于吞声一恸;因为生别,所以不能忘情,时常牵挂,痛苦也就没有结束。

2、这两句是在指明李白被流放的地点,那里的环境极为恶劣,并且没有李白的消息。瘴疠地,李白囚系浔阳,流放夜郎,这两地都位于南方。南方天气炎热,因此有“瘴疠地”的说法。逐客,指被统治者流放到边远地带的人,此处专指李白。

3、这两句是在表明诗人对李白的思念之深。老朋友进入了梦中,这正说明了诗人思念的强烈。长相忆,即长久的回忆与怀念。

4、恐非平生魂,这里是担心李白可能会死在狱中或是道路上,表明诗人的担心。

5、这两句是从正面描写路途遥远的艰苦。上句是在说李白的魂魄从江南归来,下句讲到李白魂魄又返回秦州。因为江南有很多的枫林,秦州也有很多的关塞。加上魂来魂去,都是在晚上,因此说青与黑。这里是在表明李白被流放的路途遥远与艰险。

6、罗网,法网,说李白被放逐。表达对李白的同情。

7、上一句以“罗网”来比喻,因此这句以“羽翼”来相接。这句的本意是担心李白无法摆脱祸患,重新得到自由。表明“恐非平生魂”这句话。

8、这两句是在描写诗人刚睡醒时的场景。因为梦中梦到的李白的音容笑貌非常清晰,所以梦后就犹如看到本人一样。

9、最后两句祝福同时也是劝诫朋友的话。表面上说江南地理环境的险恶,水深且多蛟龙,实际是说政治环境的险恶,让李白应当倍加小心。蛟龙得,指被恶人诬陷。

杜甫《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赏析句解-唐代五言古诗

【梦李白其二句解】

1、这首诗是因为李白频繁进入杜甫梦境而写作的。由一开始的浮云飘荡,联想到在外漂泊的游子,即“浮云游子意”所表达的含义。但最终只看到浮云不断飘荡,却始终没有看见游子到来,如何不让人挂念呢?不至,指不回来。这是入梦的缘由;久不至,因此频繁入梦。游子,这里专指李白。

2、这句话是指你的人尽管没来,你的魂魄却接连三夜频繁前来,这足以看出你对我情谊的深重。

3、从这往下的六句都是在描写梦中的事。告归,告辞。局促,是指不自在、不快乐的模样。这都是由于不忍心离开。这句写李白仓促告别的样子。

4、以上的三句诗都是在叙述李白告别时所说的话,表现世道艰险。

5、这两句是写诗人和李白分别时其神态变化,出门时搔着头发,像是有负自己平生志向的样子。搔首,形容不如意时的模样。

6、这两句是在为李白抱不平,如此高的才华,一代风云人物,如今却这样困顿。冠,指帽子。盖,车盖。冠盖,此处代指官僚。斯人,专指李白。憔悴,困顿的样子。

7、这两句承接前面的诗句,指责天道无知,表现愤愤不平的心态。网,天网,指天理,恢恢,形容广大的样子。孰云,谁说,这是反诘语气,表明说那话不能让人感到信服。将老,李白已经五十九岁了,所以诗人称其为“将老”。

8、最后两句是说尽管死后的名声很大,但是,这究竟还会有什么作用呢?身后,即死后。杜甫猜想李白肯定能名垂万古,但终究无补于生前,所以说“寂寞”。

杜甫《梦李白二首》死别已吞声赏析句解-唐代五言古诗

梦李白二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