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赏析-宋代关于青楼幽怨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20:38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原文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

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彩线慵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赏析-宋代关于青楼幽怨的古诗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赏析

此词的主旨仍然是传统的闺怨题材,但艺术趣味和以往的同类之作却并不相同。词为代言体,起句先由时令说起,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本是一片红绿缤纷之景,然而在愁人眼中,绿为惨绿,红为愁红,用“惨”、“愁”二字来形容柳绿桃红,此前还无人用过,然而又确实显得刻画精当,不可移易,后来李清照《如梦令》词中的“绿肥红瘦”适堪媲美。绿叶红花本无知无识,但在情感的投射下可使其尽化为触目伤心之色。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一颗芳心,无处安置,但觉无一事可人心意。以至于窗外虽是红日高照,花柳韶美,却无心观赏,只管懒洋洋地躺在香衾绣被之上。相思之苦,已令其暖润肌肤,消减瘦损,如云乌发,蓬散乱垂。连起床都不愿意,哪里还有心思梳妆打扮呢?整日倦怠,百无聊赖。所有这些举动、心绪全是因为那薄情人一去之后,音信全无,不知何时才能重返,怎不叫人徒唤奈何。下片是此女子心曲的直接流露。早知如此,悔不当初,为何就没有牵绊住远行人的雕鞍,让他永远地留在自己身旁呢?如果真是那样,定当终日相伴,永不分离,他在书窗前铺纸提笔,吟诗诵文,而自己则手拈针线,为他缝衣补袜,陪他说话。在她看来,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却是那么的甜美温馨。那就决不会像如今这样,在愁苦之中虚耗了美好的青春年少。

关于此词还有一则颇为戏剧化的故事,宋代张舜民的《画墁录》中记载,柳永曾因作《醉蓬莱》词而得罪了宋仁宗,故一直得不到提升,于是他只好去求见当时的宰相、同时也是词人的晏殊,晏殊故意问他是否作曲子(即填词),柳永却回答道:“只如相公亦作曲子。”晏殊也写词,为何却能做宰相,自己却因填词而沉沦下僚,恐怕当时柳永有些不服气吧。晏殊当即道:“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永遂只得告退。这说明在当时上层的文人士大夫眼中,柳永的这一类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是典型的俗词。但实际上,它们正是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理想,唐宋以来,随着都市经济的发达,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他们的人生追求、道德理想与上层文人都不甚相同。他们由于社会地位的低下,不可能进入官僚体制和政治层面,故此转而追求现世的幸福。功名仕途,经邦济国,对他们来说,都太遥远,青春年少,才子佳人,男欢女爱,才是现实的,也是最宝贵的。此种理想与愿望在晏殊这样的上层文人看来,自然显得俗不可耐。而从时代发展来看,柳永的这类未能免俗的词篇中却有着一些不俗的思想底蕴。浓艳的词笔,口语化的字句,真挚而发露的情思,将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也正是柳词“以俗为美”的特征所在。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赏析-宋代关于青楼幽怨的古诗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作者简介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

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更多柳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