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原文赏析-朱熹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3-01 08:06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原文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

朱熹

云起欲为雨,中川分晦明。

才惊横岭断,已觉疏林鸣。

空际旱尘灭,虚堂凉思生。

颓檐滴沥余,忽作流泉倾。

况此高人居,地偏园景清。

芳馨杂悄蒨,俯仰同鲜荣。

我来偶兹适,中怀淡无营。

归路绿泱漭,因之想岩耕。

【注释】

兹适:即适兹。

泱漭:广大貌。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晦翁)于夏日出游途中,忽遇阵雨而作。

全诗分四个层次。自“云起欲为雨”以下四句,写中途遇雨景象。这里应注意的是“云起”二字,“溪云四起”,是“山雨欲来”的征兆,下面二句所描绘的,都是四周景色因“云起”而产生的变化。杜甫描写雨时的云,有“紫崖奔处黑,白鸟去边明”(《雨四首》其一)之句,言云奔之处,紫崖便黑;云去之边,白鸟还明。次句“中川分晦明”写云遮之处,水面便暗;无云之处,水面还明,也正是这种景象。这里所以用“中川”而不用“大地”,因水面波光更易产生晦明之景。浮云飘游,转瞬遮掩了山岭。一个“横”字写出云之行迹,这里“横岭断”与韩愈诗中“云横秦岭”,为同一景象。“惊”字喻云起之速。晦翁所遇乃一场急雨,时值溽暑,雨前烈日当空,天无纤云,忽见四面云起,顿生惊讶之心。惊心未已,骤雨已泻,故下句又写林间雨鸣。从“才惊”二字,可知晦翁此时目光,尚未从岭云移开,雨降疏林,非其目见,只是感觉到而已,故不状雨形,但写雨声。这四句诗写出了一场急雨前后倏忽万变的景象。

自“空际旱尘灭”以下四句,写至庵后观雨的情景。一场大雨,驱散了空中炎氛,闲坐空堂,凉风习习,烦热顿消。“颓檐”二句,写雨将止时的景象。当大雨之时,雨水从檐上直泻而下,至檐水滴沥,雨已将止,而此点点滴滴,汇于檐上,便成积水,从崩塌之处倾泻,状若飞泉。这种景象,为人所常见,但大多又熟视无睹。故这二句诗,乍看并不觉奇,但细味则不能不叹服作者摹写景物的细致入微,非深于体物者,决不能作。

夏日急雨,无端而来,须臾即止,瞬息万变,不可名状,而此诗竟能用短短八句,清晰、形象地描写了整个下雨过程。从表现手法上看,此诗有二点值得注意:一是节奏甚快,二是形象鲜明。诗中抓住了急雨前后景物变化的一些特征(如“云起”、“晦明”、“岭断”、“林鸣”、“尘灭”、“凉思”、“滴沥”、“流泉”),用“欲”、“才”、“已”、“忽”等强调时间变化的字眼,将它们串连起来,使诗中形象处在一种快速流动的过程之中。因为节奏快,故此诗前半部分的描写也如一场急雨,富于变化;因为形象鲜明,故虽变不嫌其烦,虽快不觉其乱。

自“况此高人居”以下四句,写雨后所见。“园景清”三字与前“旱尘灭”呼应,尘灭方能景清。“芳馨”二句,即写园景:香花幽草,在风中俯仰,方经雨润,更觉鲜艳繁盛。

末四句自道雨后心情。我碰巧来到这里,遇此急雨,心澄意闲,万念皆消。雨霁天清,登上归路,但见绿阴无际,四顾苍然,对此佳景,益发起躬耕山林之念。后面八句诗境淡远,词句清丽,既切合雨后景色,也与人一洗烦溽后的心情吻合。

晦翁论诗,推重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他曾自道作诗门径:“闻之诸先生,皆曰:作诗须从陶、柳门庭中来乃佳,不如是无以发萧散冲淡之趣,不免局促于尘埃,无由到古人佳处也。如《选》诗及韦苏州诗,亦不可不熟观。”(录自王懋竑《朱子年谱》)他认为陶渊明诗之所以高,正在其超然自得,趣味高远;韦应物诗“无一字做作,直是自在,其气象近道,意常爱之。”(《朱子语类》)这首咏雨诗,气象雍容,意境闲雅,趣味幽洁,措辞清婉,萧然脱俗,自然高远,在语言、风格上均酷似韦诗。在江西派末流逞才弄巧以及一般道学家借诗说理习气正浓之时,晦翁是一位能做诗的理学家,他的理论和实践,是值得重视的。

(黄珅)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后徙居建阳(今属福建)考亭。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宁宗初,为焕章阁待制。卒谥“文”。论学主居敬穷理,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贡献。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更多朱熹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