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其十五》(年华豫已涤)原文赏析-谢朓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2-28 20:20

奉和随王殿下原文

奉和随王殿下(其十五)

谢 朓

年华豫已涤,夜艾赏方融。

新萍时合水,弱草未胜风。

闺幽瑟易响,台迥月难中。

春物广余照,兰萱佩未穷。

《奉和随王殿下·其十五》(年华豫已涤)原文赏析-谢朓古诗-南北朝诗歌

奉和随王殿下赏析

本篇约作于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季春。据《南齐书·谢朓传》,随王萧子隆“在荆州,好辞赋,数集僚友。朓以文才,尤被赏爱,流连晤对,不舍日夕”,本篇即反映了这一生活。

头两句写通宵欢聚。“年华”,谓时光。“豫”,欢乐。“涤”,去,谓时光流逝。在和悦欢乐中,时光不知不觉地流逝,夜已尽犹赏接不已,气氛融融。一个“赏”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点明了随王对诗人的“赏爱”,也含蓄地指出了聚会时吟诗作赋、谈古说今、鉴赏作品、欣赏音乐这一类活动。两句不过直陈其事,但聚会时的欢快气氛、愉悦心情已委曲传出。三、四句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将场景拉向室外、原野,既点明了时令,又进一步表现了惬意之感。诗人以其特有的敏锐,很精细地感知、捕捉、摹写了初春时节细微轻倩的物态,明晰工致,清新流丽,读之令人心驰神往。五、六两句,又将场景拉向近前,引向空中。室内幽静,弦管之声显得特别响亮;台殿高耸,月亮很难爬上中天。这里包含着艺术的辩证法:“闺幽”因而“瑟响”,“台迥”因而“月难中”;反过来,“瑟响”更显得“闺幽”,“月难中”更显得“台迥”。以静衬动,倍增其动;以动衬静,也倍增其静。同是写静,两句手法略有不同,前句是以动衬静,后句是以暗衬静,可谓各臻其妙。两句将室内的“赏方融”放在静寂的背景中来表现,从而创造出一种动静相济的艺术氛围,耐人寻味。末两句又将场景拉向广阔的原野,但语义双关,写景而兼有抒情、议论。表面是说春日融融,春物葱茏,有无穷尽的兰草、萱草可作佩饰,写出礼赞春天之意,照应三、四句;实际是说随王恩泽无边,享受不尽,写出礼赞随王之意,照应一、二句。既使抽象的情、理变得富于形象,又使通篇情景浑融,首尾圆合,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想象体味的余地。

诗人是“永明声律”的推波助澜者,他将声律论运用于本篇创作,使得偶对适切,平仄谐畅,韵调圆润,成为一首介于古、近体之间的“新体诗”。加之笔致轻俊,形象清丽,意境空灵,读来有绘色绘声之妙。方东树《昭昧詹言》云:“玄晖诗如花之初放,月之初显,骀荡之情,圆满之辉,令人魂醉。只是不肯说煞说尽,至其音响亦然。”诚为不虚之论。

(张亚新)

【诗人名片】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出身贵族,母为宋长城公主。仕齐至中书吏部郎。齐东昏侯永元(499—501)初江祐等谋立始安王遥光,遥光以朓兼知卫尉,企图引他为党羽,他不肯依从,致下狱死,年才三十六。谢朓诗风格秀逸,为当时作家所爱重,梁武帝说:“不读谢诗三日觉口臭。”(见《太平广记》引《谈薮》,谢朓的所谓“新变体”的诗已有唐风,对于五言诗的律化影响极大)。

更多谢朓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