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3 13:37

绝句(其三)原文

绝句(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枝上不停地鸣叫,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透过窗子向外望去,依稀能看见岷山之上的皑皑白雪以及家门之前停泊着的即将前往江南的大船。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绝句(其三)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广德二年(764)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762年,成都尹严武调回朝,随后蜀地发生内乱,动荡不安。杜甫曾前往梓州暂避一时。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随后一年,严武离开朝廷,回到成都任职。杜甫也重新搬入成都草堂,“拟客居此以终老”(明末王嗣奭《杜臆》)。此时,诗人心情极佳,受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染,写下了这组(四首)即景小诗。诗人兴之所至,命为“绝句”,本诗排于第三。

全诗有两组,皆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四句话在内容上相对独立,各自描绘了一幅画面,但其中所包含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却把它们连成一个统一的意境。

第一句描写了绿柳上两只正在欢唱的黄鹂,画面有声有色,看上去让人欢愉,意境清新而优美。紧接着写蓝天上一行自由飞翔的白鹭,它们整齐划一,姿态十分优美。在这个意境中,黄鹂、翠柳透出的是活泼,白鹭、青天则让人感到宁静、安逸。“鸣”写出了鸟儿的怡然自得,“上”表明白鹭的悠然飘逸。在这幅春景图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相互交错,既描绘出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又让人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欢快。

第二组对仗句中,前半句写的是诗人站在窗前眺望远处的西山雪岭的情景。“千秋雪”给人以时间久远的感觉。“含”字表明诗人是站在窗前向外远望,这情景如同一幅嵌入窗框的图画。后半句是说诗人不经意间看到了门外江边泊着的船只。“万里船”表明其空间之广,细细揣摩,这里含有很深的意味:战乱已经平定,交通也已恢复,船只可以在万里之内畅行。“万里船”是对“千秋雪”的呼应,空间很广,时间也很久远。诗人虽在草堂,但思绪却连接着千年的历史长河,放眼于万里之外的地方,这胸襟是多么开阔啊!此刻,诗人愉悦的心情表达得自然而真挚。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诗人名片】

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早年曾游历南方的吴越、北方的齐赵等地,期间举进士不第。三十五岁时,杜甫到长安求官,仕进无门,十年困顿之后,终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前去投肃宗,途中被叛军俘虏,幸得脱险,潜逃至灵武,着麻鞋见天子,被任命为左拾遗。后为救房琯而上疏,结果得罪权贵,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随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于成都浣花草堂。剑南节度使严武镇守蜀地时,杜甫任严武幕中检校工部员外郎,翌年移居夔州。后举家出蜀,漂泊于鄂湘,卒于贫病。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古诗翻译赏析-杜甫作品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