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原文赏析-鲍照古诗-南北朝诗歌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2 17:05

咏史原文

咏史

鲍 照

五都矜才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辰未稀,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注释】

1、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2、三川:郡名,其地有河、洛、伊三水。声利:名利。

3、不市死:不死于市。

4、明经:通经学。汉朝以明经术者为博士官。

5、飞甍(音萌):言高屋如凌空。甍,屋脊。

6、彯(音飘):《广雅》:“彯彯,长组之貌。”

7、明星晨未稀:言尚早。刘峻《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与此同意。明星,金星。晞,本作“稀”。

8、轩:有藩蔽的车,贵者所乘。云至:言纷纷来会,其多如云。

9、飒沓:众盛貌。

10、这两句是比喻春光明媚、百物繁华的盛况和个人冷淡萧条的情味同时存在,相映可叹。

11、君平:字严遵,汉代人。在成都卖卜,每日得百钱则闭户下帘而读《老子》。

12、末句言君平隐于卜筮,不图仕进,是弃绝世俗。世俗的人都追逐繁华,当然也屏弃君平,让他寂寞穷居。李白《古风》十三演此语为“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两句。

《咏史》原文赏析-鲍照古诗-南北朝诗歌

咏史赏析

本篇咏严君平的穷居寂寞。以富贵名利、豪侈繁华的享受和安贫乐道的生活相对照。

金钱和地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似乎永远是古老而常新的人生目标。得之者为富为达,失之者为贫为穷。正是对它们的占有与丧失、追逐与知足,才使得纷纭无序的大千世界呈现出那么明显的有序性。鲍照的这首《咏史》诗即抓住这一点,借用汉代得金钱地位者的纵情享乐和失金钱地位者的知足自洁二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抒泄了自己的一腔不平!

就诗歌的章法而言,运用对比这一表现手法大体有对称型和非对称型两类。前者寓意显豁,后者峰回路转。鲍照的这首《咏史》显然属于后者。因此,诗的前十四句重笔浓墨,急鼓繁弦,极写得金钱地位者的豪华贵奢、热闹红火的生活,末两句却反跌出严君平的寂寞冷落,身世两弃,使诗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撼人心扉的力量。

开篇二句,一写五都(其中就有严君平居住的蜀郡成都)之人皆尚豪富,一写三川之徒多争名利!三、四句伸足其意:尚豪富者(百金之子)不受刑律约束,好名利者(明经之徒)皆居要津高位。有财者钱能通神,明经者官在其中,各得其所。表面上看,这两类人的人生追求似有雅俗之分,但殊途同归,他们都是现实利益的追求者,在这一点上并无二致。

以下十二句写他们麕居都城,骈集京师的恣情享乐之态。“京城”二句以鳞比栉次、甍飞脊耸的楼阁台观的层见叠出写尽了京师的繁华,这种百味百乐百工百使的荟萃之地当然而然的是得金钱地位者的乐游忘归之所。“仕子”“游客”,一个个华服丽饰、高车驷马,一个个春风得意、轻辔缓步。东方未明,轩车云集,随从纷杂,豪奢莫比。他们个个深谙人生之至理:寒暑一时,稍纵即逝;人生短暂,莫待明日。这种对人生“过程”高度重视、对“今日”充分关注的一类人,即是金钱地位的占有者。

诗篇至此,作者对此是褒?是贬?是欣羡?是鄙薄?似乎还不露一点灰线蛇迹。而结穴二句笔锋陡转,用严君平的孑然独处,寂寞冷落,知足自洁,身世两弃戛然作结。这种结穴之法确实是“住得斗绝”(沈德潜《古诗源》卷十一),犹如狂奔之马一顿而住,又如千里洪流一闸而止。唯其对诗篇对比中不对称的那一面泼墨如水重笔渲染,惜墨如金的这一面稍加点染即显露出千钧之力。这二句是轻轻的一笔,却又是重重的一划。世弃君平是抑才而不识才,君平弃世是知足自洁而不愿汩泥扬波,为金钱地位奔走。毕竟是世先弃君平,才会有君平后弃世。在对严君平不受世用悄然独处的同情与慨叹中,也饱含并散溢着作者自叹自怜自重自傲的复杂心绪。这无疑是庶族寒门出身而得不到门阀社会认可重用的客观现实和他那横溢的才华、不可泯灭的自尊时时撞击而产生的悲愤交集的不平之鸣。但是,作者的这种心绪却没有以明言说教的方式和盘托出,而是把发自心灵深处的悲愤不露痕迹地融合在诗篇的对比之中。这正如法国学者米盖尔·杜夫海纳所说:“作者最好的存在便是当他失去存在之时,便是当他不谈自我,把他的世界奉献给我们之时。”(《美学与哲学》)

(王立群)

【诗人名片】

鲍照(约415—470),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家世贫贱。临川王义庆任命他为国侍郎,宋文帝迁为中书舍人。后临海王子顼镇荆州,鲍照为前军参军。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在刘宋一代的诗人中最为特出。七言诗到他手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

更多鲍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