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紫玉拨寒灰》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1 06:51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作品原文

浪淘沙

清代:纳兰性德

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疏帘犹是隔年垂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

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短长亭外短长堤。

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原文赏析-纳兰性德诗词

浪淘沙·紫玉拨寒灰作品赏析

本篇是纳兰词中的代表作之一。上片写少妇于闺房之中无聊思春,“紫玉”“寒灰”可以看出这名少妇的家境似乎不错,而“拔”通“扒”,用玉去扒灰,似乎难以理解,但加上之后一句,便可以迎刃而解了。“紫玉拨寒灰,心字全非”,所谓的“心字”便是心字香烧完后,灰烬落在地上,构成了心字的形状。词中的这位少妇,手持紫玉,拨弄着香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一地混乱,正如少妇那颗无处收拾的芳心。

“疏帘犹自隔年垂”,再看那竹帘,常年未动,去年便是这样垂挂着,而今依旧如此,或许明年也仍旧这样,毫无变化吧?少妇感慨时光如梭的心情在这个句子中赫然呈现,纳兰将一个已过韶华的女人心理描写得淋漓尽致。“半卷夕阳红雨入,燕子来时。”这句话初看显得有些情理不通,夕阳如何能够半卷,而雨又怎么能是红色的呢?

其实承上启下来看,便能理解了,少妇将帘子半卷起来,夕阳透进来,真的就是半卷夕阳了,而在夕阳下的雨,因为映衬,果真便看似红色。纳兰在这里用的词语结构十分巧妙,似乎平淡无奇,但却禁得住回味,能让人隐约感觉到一种美好的意境,但却是无法再用词语去表达。

词中的这位少妇像是在怀念故人,但词意却在此刻又显得格外扑朔,耐人寻味。而到了下片,词意又有了转变,开头便直言“回首碧云西,多少心期”,“回首”便是回望过去,重看往昔的岁月,而“心期”则是指心愿,妇人思念着与故人往昔的美好岁月,也感慨着重新相守,希望故人能够如同燕子归来一样,重回家乡,回到她的身边。

不过从下一句“短长亭外短长堤”可以看出,这个愿望有多么渺茫,即便望断碧云,也是难以实现了。在诗词中,亭子和堤坝通常有两个意向,一是送别,二是思念。在这句话中二者同时出现,大概是纳兰为了表现少妇焦急不安的内心故意设置的,为了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去表现诗词的意境。

词写到这里,一直都是少妇自怨自艾的个人情绪表达,语言真挚感人,令人为之动容。接下来这句“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结束了全篇,也让人体会到思而不得的痛苦有多深,就如美梦一场后,醒来忽然发现,头顶依然是破瓦蛛丝盘结,身边依然是空空荡荡,一无所有。

纳兰的这首词似真非真,极富浪漫色彩,全词曲折跌宕,通篇情景浑融,凄迷动人,读起来让人黯然销魂,内心潮湿。写春怨可以有多种,但纳兰选择了从对方落笔写起,通过少妇在闺中的无聊举动和室外的景象,写出一派伤春伤情的形象。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后来才作为词牌。唐朝时期刘禹锡、白居易等人都有《浪淘沙》之作,而且都是咏浪淘沙者,词牌名就此流传下来。唐朝时期的文人作词本还是平仄不拘的,一直到李煜,始创新声,始为长短句,分了上下片,才将《浪淘沙》分出了不同的体格,形式多样。纳兰所写的《浪淘沙》也很多,纳兰词集中共有十首。

纳兰是最懂得相思之情的人,他能够准确地描写出少妇于闺中寂寞无聊的伤春情思也是因为他经历过这种感情。问世间情为何物,最是相思无奈何,纳兰明白世间的一切相思皆是苦中带甜,虽然绝望,但却还是有着希望。

正如晏几道《虞美人》词中所写的“去年双燕欲归时,还是碧云千里锦书迟”,相思之中的人都盼望着能够重逢相见,但无奈的是,长亭之外更短亭,相见之路千山万水,思念之人不知道身处何方。纵使千种思念,最终也不得已,只能化作笔下的词句,化作梦中的期盼,希望能犹如百尺游丝,飘至千里之外,让思念的人知道。

苏东坡写道“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而纳兰则吟道“百尺游丝千里梦,无限凄迷”,纳兰甚至梦过后便是凄凉的现实,在梦的衬托下,现实更显得凄迷万端。这首词布局清晰,脉络顺畅,词意虽苦,但写法上却是清秀俊逸,格调高雅,不失为一首可以反复吟诵的好词佳篇。

更多纳兰性德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