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2-06 07:24

唐诗三百首第197首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诗人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情,借咏晋、吴兴亡事迹,吊古而抚今。诗以王濬攻吴起笔,前四句描写西晋灭吴之事,第五句总括立都于建业之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命运。以简驭繁,用典型事迹括代其他,剪裁得法。第六句写西塞山之景,承上启下,以山形“依旧”,反托人类历史的兴衰巨变。兴发尾联居安思危,故垒仍在,历史勿忘的怀古之叹,将历史兴亡倚于人事而不恃于地形之险的哲理沉思,熔铸于苍茫雄阔的景象之中,简洁洗练,气象宏大。

西塞山怀古作品原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西塞山怀古译文注释

译文一

王濬的战船从益州出发,金陵的王气便黯然收起。

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上石头城上。

人生中多少次伤怀往事,山形依然如旧枕着寒流。

从今以后四海归为一家,旧垒上秋风中芦荻萧萧。

译文二

当年王濬乘坐着楼船自益州而下,金陵城内的王气就黯然收束。千寻长的铁锁沉入了江底,随即大片投降的白旗就从石头城上飘扬起来。人世间有多少回兴亡成败的伤心往事啊,然而山势千年不变,依旧倚靠着那寒冽的江流。如今遇上国家统一的太平之世,旧日的军垒在秋气中芦苇丛生,一片萧条景象。

注释

西塞山:位于今天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又名道士洑矶。

王濬(jùn):西晋大将,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人,担任益州刺史期间,大造舟船,280年初发兵沿江而下伐吴,并首先攻入建业。

楼船:一种古代大型战船,因甲板建筑特别巨大,船高首宽,外观似楼,所以被称为“楼船”。

千寻:寻为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此处千寻为夸张语。

石头:即石头城,故址在今天江苏省南京市石头山后,孙权始建,为建业门户。

四海为家:指全国统一,语出《史记·高祖纪》中“天子以四海为家”句。

《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西塞山怀古作品鉴赏

赏析一

这首诗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作者从夔州调往和州途中凭古抒怀之作。作者借晋吴之战以及建都金陵的几个王朝都相继败亡的历史,唤起人们应吸取历史教训。结语直点现实,把反对藩镇割据、坚持国家统一的主题突出出来。作者感时伤事,为国忧虑,其一片赤诚之心是非常感人的。

此诗早负盛名,流传甚广。据《唐诗纪事》卷三十九记载,长庆中,元微之、梦得、韦楚客同会乐天舍,论南朝兴废,各赋《金陵怀古》诗。刘满引一杯,饮已,即成曰:“王濬楼船下益州……故垒萧萧芦荻秋。”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耶?”他于是罢唱。

赏析二

这是一首语言平实、节奏铿锵、气魄宏大、影响深远的怀古咏史诗,可以说在中唐同一类型的作品中独占鳌头,观此诗,则刘禹锡果然不愧为一世之诗豪。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于是沿江而下,在经过西塞山的时候,有感而发。西塞山是长江险隘,为三国时代东吴的江防要冲,所以此诗即咏东吴灭亡事。当年三国鼎立,264年魏灭蜀汉,翌年西晋代魏,然后到了280年,晋武帝大起三军灭吴。晋军主力分为三路,一路以杜预为主将,攻击长江中游,一路以王浑为主将,攻击长江下游,再一路即以益州刺史王濬率领舟师顺江而下,先助杜预,再佐王浑,期以共围吴都建业。王濬所率皆蜀中所造大战船,也即诗中所言“楼船”,势如破竹,首先攻入建业,于是吴主孙晧出降,中国就此重归一统。

诗的开篇即言王濬舟师自益州东下,所到之处,“金陵王气黯然收”。古人以天象应和人事,故有“王气”之谓,而“王气收”就是指东吴割据政权覆灭。接着,说“千寻铁锁沉江底”,这又是一段相关王濬伐吴的史事,根据《晋书·王濬传》所载:“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吴人就算以千寻那么长的铁锁来封锁江面,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铁锁还是被烧断了沉入江底,而王濬的楼船继续顺风顺水直抵建业城下,于是“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割据政权只能以投降而告终。

诗的前两联叙述王濬伐吴事,然而诗人的目光并不仅仅局限在这一件史事上,其后还有生发。他说“人世几回伤往事”,这所伤的“往事”并不仅指东吴覆灭,既云“几回”,可知是包括其后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各王朝的相继覆亡。割据势力一个又一个先后倒下,然而“山形依旧枕寒流”,这西塞山,这山下的长江,亘古以来却毫无变动,始终如一。言下之意,统一才是大势所趋,而分裂、割据,不过只是暂时的现象罢了,终究无法扭转历史大潮的走向。于是诗人最后作叹,如今“四海为家”,天下一统,旧日那些割据势力所建造的“故垒”,在诗人眼前只是秋风中芦苇萧瑟,一片荒凉景象而已。

此诗主要歌颂统一,言割据之不可长久,然而在语调氛围上,却丝毫不见喜悦,诗人用了“伤”、“寒流”、“芦荻秋”等字样,无疑气氛是沉郁的,充满了忧愁和担心--对于这些词汇的运用,并不能仅仅认为是对割据势力难以长久的嘲讽。那么诗人终究有何深意呢?唐朝虽然是名义上的统一王朝,但中唐以后,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所能控制的实际地域尚不足全国的二分之一,这正是刘禹锡所面对的无奈的现实。故而他借咏史事以叹如今,警告那些割据势力,统一是大势所趋,他们再如何跳梁跋扈,终究都有灭亡的一天。诗人的意愿非常美好,但现实又实足残酷,所以他才被迫在为统一大唱赞歌的此诗中,不自禁地流露出凄婉、哀伤的格调来了。

赏析三

长庆四年(824年),诗人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本诗。这是一首怀古诗,描写了王濬当年指挥水师伐吴的壮观场面。同时,诗人点出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诗人吊古伤今,表现了渴望祖国统一、反对割据势力的心愿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全诗风格苍凉,意境深远。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的长江边。

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首联以历史人物领起,咏怀古事。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家世二千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楼船下益州”写出这件史事。益州与金陵,相距甚远,诗人却说楼船一下,“金陵王气”便黯然“收”。双方之强弱对比顿显。

颔联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欲凭借长江天险,在江中暗置铁锥,用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无一失,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直取金陵。

后四句抒发感慨。颈联点出西塞山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这一联拓开了诗的主题。“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

尾联,诗人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而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

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西塞山怀古》原文翻译赏析-刘禹锡-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西塞山怀古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

字号:字梦得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作品风格:沉稳凝重

诗人小传: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祖籍洛阳,后迁彭城(即今天江苏省徐州市),唐朝著名诗人、哲学家。他是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进士,后又中博学鸿词科,授监察御史。唐顺宗继位后,任用王叔文等人,打击宦官势力,展开一系列政治改革,即所谓“永贞革新”,刘禹锡是王叔文集团中的重要成员,因此在革新失败后,即被贬为朗州(即今天湖南省常德市)司马,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韩泰、陈谏、柳宗元等八人,与革新领袖王伾、王叔文合称为“二王八司马”。刘禹锡名义上被贬官,实际是遭监管整整十年,此后又先后被任命为连州(即今天广东省连县)、夔州(即今天重庆市奉节县)等州刺史,晚年升迁为集贤殿学士、太子宾客,官终于检校礼部尚书。

刘禹锡有“诗豪”之称,他的诗作风格独特,简洁明快,风情俊爽,从各方面反映了中唐的社会风貌。因为反对宦官擅权、藩镇割据,所以他创作了不少寓言式的政治诗,对权贵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此外他还创作了很多怀古诗,借古讽今,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关阅读】

更多刘禹锡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