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7 20:23

西塞山怀古原文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

②王濬:晋朝大将,益州刺史。益州:今四川成都。金陵王气:秦始皇时,有善望气者,说金陵有天子气,遂凿钟山,开秦淮河。

③石头:石头城,指南京。

【译文】

王濬从益州出发,率领浩荡的战船顺流东下,金陵的帝王之气骤然失色。冲天的大火熔毁了百丈铁锁,一堆堆废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宣告东吴已经灭亡。人间兴亡人世盛衰,只有让后世徒劳悲叹,山岳依然高高矗立,江河依然自由奔流。看今日的世界,天下一统、四海一家,昔日的营垒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只有芦荻在秋风中摇动。

《西塞山怀古》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作品

西塞山怀古赏析

【赏析1】

此诗是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刘禹锡由夔州调赴和州时途经西塞山时即景抒怀之作。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气势雄浑,跌宕有致。五六句,一写人世兴亡,一写自然永恒;变与不变,都不随人的意志转移,其深刻的哲理,跃然纸上。最后两句,展现了作者的一种冷静的历史感,但不乏感慨之情。

全诗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给予有力的一击。

《西塞山怀古》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作品

【赏析2】

长庆四年(824)作者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途中作此诗。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一说在今湖北黄石)长江边,山势竦峭,为六朝著名军事要塞。公元280年,西晋大将王濬率水师从益州(今成都市)出发,沿江东下,向东吴发起凌厉攻势。东吴曾在西塞山所在江中以铁锁横截,又暗置丈余铁锥于江心,以为江防。晋军探知此情,以筏先行扫除铁锥,以油船烧融铁锁,建业即金陵(今南京市)随即失守,吴主孙皓肉袒请降,三国由是归晋。诗即咏其事。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诗以咏史开篇,“下”字、“黯然收”三字,皆具张力。“下益州”既符合地理态势,晋国水军乃从上游(益州)往下游(金陵)进军;又符合历史事实,这次战争之顺利,给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感,于是引出下句“金陵王气黯然收”。“黯然收”的“金陵王气”指东吴,细想来又不局限于东吴,自东吴开始,以后建都金陵的几个王朝,东晋、宋、齐、梁、陈,哪一个当初又不以“虎踞龙盘”之地为可恃?哪一个不是以丢失江山为结局?由此可见,长江天堑不足恃,“金陵王气”不足恃。这里的咏史中已包含着价值判断。“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上句写东吴江防的突破,下句写吴主孙皓的求降,两句将晋军灭吴的经过,巧妙地用“铁锁”与“降幡”两个意象来概括,一重一轻,一沉一出,一下一上,对仗工整,形象生动。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这两句将咏史的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孙吴。“人世几回”句可有两解,一是将“人世”解为人生在世,则意味诗人不只一次思考过六朝亡国之殷鉴,而为之黯然神伤;二是将“人世”解为世上,则意味着相同的历史悲剧曾多次发生,即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司马迁说:“物盛而衰,固其变也”(《史记·平淮书》)。黄炎培在延安曾对毛泽东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部历史存在着一个周期率。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只因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而至人亡政息。总之,很难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段话有助于对诗意的理解。“山形依旧枕寒流”,一是说自然变化的缓慢,更反衬出朝代兴亡的迅速。二是说“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怀古》),即不可倚恃险要,而懈怠了人事。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结尾两句表面上是说当时国家太平无事,西塞山江防久已废弃不用。然而,作者通过这片景象,却又像是想要告诉人们什么,却又像是欲说还休。这就需要联系写作的历史背景。远的安史之乱不说,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唐朝就多次发生过叛乱与平叛的战争,国家真的会长治久安吗?西塞山会不会再度变为阵地前沿呢?诗人借古鉴今,但表达含蓄深沉。清人薛雪称赞道:“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一瓢诗话》)

(周啸天)

《西塞山怀古》古诗译文赏析-刘禹锡作品

【赏析3】

长庆四年(824年),诗人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本诗。这是一首怀古诗,描写了王濬当年指挥水师伐吴的壮观场面。同时,诗人点出了建都金陵的几个朝代的兴亡,希望唤起人们的注意,吸取往日的教训。诗人吊古伤今,表现了渴望祖国统一、反对割据势力的心愿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全诗风格苍凉,意境深远。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县东的长江边。

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首联以历史人物领起,咏怀古事。王濬,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家世二千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领以高大的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诗人便以“楼船下益州”写出这件史事。益州与金陵,相距甚远,诗人却说楼船一下,“金陵王气”便黯然“收”。双方之强弱对比顿显。

颔联顺势而下,直写战事及其结果。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欲凭借长江天险,在江中暗置铁锥,用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无一失,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直取金陵。

后四句抒发感慨。颈联点出西塞山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这一联拓开了诗的主题。“寒”字和结句的“秋”字相照应。

尾联,诗人宕开一笔,直写“今逢”之世: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而这残破荒凉的遗迹,便是六朝覆灭的见证,便是分裂失败的象征,也是“今逢四海为家”、江山一统的结果。

全诗借古喻今,沉郁感伤,但繁简得当,直点现实。

更多刘禹锡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