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儋元锡》原文翻译赏析-韦应物-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2-06 07:22

唐诗三百首第192首韦应物的《寄李儋元锡》,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

寄李儋元锡作品原文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寄李儋元锡》原文翻译赏析-韦应物-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寄李儋元锡译文注释

译文一

去年花开的时候与你分别,今日花开的时候又是一年。

世事茫茫变幻实在难预料,心情愁苦黯淡春日独成眠。

一身全是病想归故里田园,县里有灾民愧领朝廷俸钱。

听说你今年还要来看望我,西楼上望月已是几回月圆。

译文二

去年繁花盛开的时候,我与你分别,如今花儿开放,又是一年过去了。世事茫茫,真是很难预料啊,在春天反而成愁,我黯然地独自睡眠。身多疾病,思归田园,治下有百姓流亡,真是愧对朝廷给予的俸禄啊。听说你想要来探望我,我在西楼盼望着,又过了几回月圆。

注释

李儋(dān)元锡:字元锡,武威人,曾任殿中侍御史,与韦应物相友善。

问讯:这里是指探望的意思。

《寄李儋元锡》原文翻译赏析-韦应物-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寄李儋元锡作品鉴赏

赏析一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此诗即在滁州任上所作。诗写思人之情,所思的李儋是韦应物好友,时任殿中侍御史。开篇即言“去年花里逢君别”,即应是韦应物于783年春季离开长安之际,对句为“今日花开又一年”,故知此诗为784年春季所作。

春季万物萌发,百花盛开,本来是很赏心悦目的季节,然而诗人却说“春愁”,又言“黯黯独成眠”,述其思念友人之意。但颔联出句却为“世事茫茫难自料”,此应与思人无关,那么,他究竟要表达什么含义呢?颈联即给出答案,云“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因身患疾病,而倦宦途,思归乡里,同时又慨叹治下有百姓流离失所,为此而深愧朝廷所给的俸禄。是以后人皆谓韦应物对人民之疾苦深表同情,宋人黄彻在《巩溪诗话》中更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

然而即便因身染疾病而治理不力,为此而愧,或者只是泛泛言之,为其同情百姓也,也大可不必出“世事茫茫难自料”这般迷惘颓唐语,可见其中另有深意。韦应物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日薄西山,朝纲紊乱,祸乱不息,而即在他离京前的782年,藩镇朱滔、田悦、王武俊、李希烈拥兵作乱。然后到了783年,征泾源兵讨伐李希烈,但径源兵过京师时突然发生哗变,拥朱泚为帅,唐德宗被迫逃往奉天,随即朱泚僭位称大秦皇帝。面对如此危局,韦应物又怎可能不发出前途黯淡的迷惘之语呢?

那么承接此意,“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又当别作解释。“身多疾病”固然是实,但对于韦应物来说,心病比身病更甚,所以他才会“思田里”,想要弃官而去,因为对于唐朝的前途,他已经看不到什么光明希望了。“邑有流亡”也是实事,但“愧俸钱”却是曲折委婉语,他所愧的不是自身,而是整个朝廷,朝廷如此昏庸紊乱,即便他再有能力,又怎可能使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呢?正当此际,春景虽美,又怎能使他欣喜?自然只有哀愁之一途了。

诗的结尾又归之于思人,说因为思念远在京师的李儋,他常登西楼而望,不知又见明月“几回圆”。月缺月圆,便是一月,此即以“望月几回圆”代指数月,更指时间漫长。考虑到李儋正在动乱不休的京城,则此时盼望、思念友人,也便别有怀抱,其实是挂心朝廷的境况,不知道动乱几时可以平息。

纯作思人诗来看,则此作唯平平而已,但若系之以忧国忧民之思,则上下一体通贯,格调陡然提高,虽隐晦婉曲,仍不愧为一时佳作。而韦应物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风骨,也非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那么简单。

赏析二

这首诗是作者任苏州刺史时寄赠友人之作。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向友人抒发自己的情怀,慨叹世事的变化,生活的烦闷,疾病的折磨。可贵的是作者的苦闷中有一点是感叹自己为官未能尽责,致使境内出现流亡的灾民,因而对自己无功享受俸禄而深感惭愧,对于一个封建官吏来说,心中能有这样的忧虑,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任滁州刺史时的作品,大约写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春天,描述了韦应物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初夏,韦应物由尚书省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离开长安。韦应物的好友李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次年春,韦应物写了这首诗寄赠李儋。韦应物在滁州任职期间,体察人民疾苦,对朝政紊乱、地方割据、民生凋敝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感慨颇多。建中四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德宗仓皇出逃。从诗中也可以读出诗人当时的焦虑心情。

诗的首联以花期为标志,写了去年花开时节诗人与友人分别,不觉中,春花再绽,分别已有一年。花开时节是思念故人的时节。诗人以景入情,暗叹时光易逝,也表现出与友人分别后对境况变化的感慨。

在颔联中,诗人写了世事纷乱和自己的愁闷苦恼。“世事茫茫”既指国家动荡,前途难料,也包含着对个人命运的担忧。当时长安为朱泚所盘踞,皇帝逃难至奉先,情况不明。目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诗人流露出担忧之情。“春愁黯黯”,写诗人因动乱而心绪烦乱,心情也阴沉黯淡。“难自料”承接“已一年”,写苍茫世事中命运的难料;“独成眠”承接“逢君别”表明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孤单。

在颈联中,诗人写了自己的思想矛盾。诗人首先写了因“身多疾病”而想要辞官归家,同时,又痛心人民的困苦。但诗人个人能力有限,没办法使百姓摆脱水深火热,只能自责,认为自己空占官位,愧对国家。此句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与爱民心,也写出了乱世为官的无奈。

在尾联中,诗人感激朋友的问候,并表达了期盼朋友前来探望的愿望。诗人常常举头望西楼上的明月,看月缺月圆,期待着与友人的重逢。

本诗起于分别,终于相约,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挚情谊,感情细腻动人。

《寄李儋元锡》原文翻译赏析-韦应物-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寄李儋元锡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作品风格:恬淡高远

诗人小传: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号不详,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十五岁起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后任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宗元)”并称,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他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五绝、七绝则清雅秀朗,而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乃有“五言长城”之誉。

【相关阅读】

更多韦应物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