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唐诗排名第66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20 04:08

唐诗排名第66名: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李君虞绝句,专以此擅场,所谓率真语,天然画也。(黄叔灿《唐诗笺注》)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7在100篇中排名:58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3在100篇中排名:33
历代评点次数:11在100篇中排名:86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2在100篇中排名:53
文学史录入次数:6在100篇中排名:42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1000在100篇中排名:86
综合分值:0.4132总排名:66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唐诗排名第66名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赏析

李益是中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才子传》称他“二十三受策秩,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励悲壮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他所作的从军诗,悲壮宛转,或被乐工谱作乐曲,或被画工绘成图画,名噪一时。七绝是李益最擅长的诗体,许学夷称:“七言绝,开、宝而下,(益)足称独步。”沈德潜亦云:“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他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德宗建中元年(780),诗人入朔方节度使崔宁幕,随崔宁巡行边地时所作,是其边塞七绝中的名篇,诗以擅写乡愁为特色,不从正面着笔,而通过月夜里一段笳声加以渲染,在这悠扬凄婉的芦笳声中,征人永夜瞭望家乡的方向。清人李瑛《诗法易简录》曰:“征人望乡,只加一‘尽’字,而征戍之苦、离乡之久,胥包孕在内矣。”

据《国史补》记载,这首诗在当时即被谱曲传唱。刘禹锡有诗句曰“边月空悲芦管秋”,所指即是此诗。它在现当代选本中的入选率,和古代相比有所提升,而且在文学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其实李益在古诗、五言律绝、七律方面都有佳作,如《从军被征》、《江南曲》、《喜见外弟又言别》、《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都是古代选本中常见的作品,但20世纪以来,李益代表作的地位仍归于《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这与现当代研究李益诗歌偏重于他的七绝有直接关系。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注释

(1)受降城:景龙二年(708)唐中宗命于黄河以北筑东、中、西三座受降城,用以防备突厥侵扰,巩固北部边疆。此指西受降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

(2)回乐烽:指受降城附近的烽火高台。

(3)芦管:即芦笳。古代的一种管乐器。

更多李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