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17:38

名句的诞生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完全读懂名句

回乐烽前面沙白似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不知何处吹来芦笛声响,让戍守征夫整夜思念着家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名句的故事

李益本身也曾到边地幕府任职,使其诗风格特为浑厚、清远,是继王昌龄、岑参之后写边塞诗最入味的诗人,对于边疆征夫戍役、思乡之情也能感同身受。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这首诗也写于此时,他于诗中实际描绘了胡地白沙似雪、月色皎洁如霜之景象,且在如此色调凄寒的画面,加入芦管悲凉的响音,让原本耐着孤冷驻守的兵士逐一思想起温暖的家乡。整首诗视觉、触觉、听觉无一不包,且在最后加上一笔“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回马枪,让整篇诗余韵无穷,通篇诗歌建构的图像也更为生动。李益这首诗荟萃了思念、画意、音乐之美,在当时的评价就很高,乐工争相传唱不绝,还有画家将此诗描绘的景象谱成图画。清人胡应麟于《诗薮》也予以高评,其言:“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受降》……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李益是安史之乱后的诗人,历经唐代盛衰分水岭的战役之后,社会动荡未平,边疆局势也岌岌可危,藩镇势力于是崛起,且由于战争的频繁,朝廷大量征调农民百姓远到边城屯戍守卫。这些征夫远离家园,背着行囊来到陌生的塞上之地,不仅需时常面临无情烽火之威胁,也许忍耐胡地冰寒的气候,李益也亲身经历这一切,于是更能切近体会戍边征人的苦痛。李益形容边地风情以“沙似雪”、“月如霜”来勾勒前线风尘弥漫、月色清皎孤寒的样貌,结合远处传来的芦笛声响,令征夫涌起对故乡的悬念。现代文学作家余光中,曾经于《左手的掌纹》一篇小品文中,回忆有次他与友人驾着房车,月夜下驰骋在异国宽敞的道路上,由于两人皆身在异乡,而游子最畏惧见明月夜,怕勾起那浓郁的乡愁。百般无聊下,“两人对吟起唐人绝句来,一人一首,结果越吟越愁。事来年余,仍记得当时,吟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真感到是那么一回事,一时‘鹅皮’(gooseflesh)都麻了起来。那实在是难忘的一夜”。余光中所言之鹅皮即是今天说的鸡皮疙瘩。吟咏能到达此“猝然中箭”之程度,可谓是真正进入到诗中最高境界当中了。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名句出处赏析故事

历久弥新说名句

古来边塞、战争诗文的描写,最常从出征戍夫与深闺思妇的角度来揣摩,原因在于他们直接承受了战争的苦痛,远去千里、来到荒凉的塞外,多数征夫都是原本务农的人民,他们对于战争、教练往往一知半解,却要他们拿起刀枪保卫国家。“头可断、血可流”仅仅是官方口号,这些戍守征夫谁不想念着远方的家园?南朝时期的释宝月于《行路难》言:“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扬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拟霜夜下拂罗衣,浮云中断开明月。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释宝月通篇以征人、闺妇的双重口吻来写,两个角色相互迭合,让刻骨铭心的思念更加凸显,先描述离人远征途中行路之难,再说留滞家中的妇人悲泣欲绝的模样,相隔两地的夫妻只能“夜夜遥遥徒相思,年年望望情不歇”,不论空间乖隔多远,两人相思情爱永将不渝。

中国文学史上对于征戍的主题撰写历久不衰,最早可上溯至《诗经》,两汉魏晋承继,隋唐大盛,此后成为文类其中之一支,截至明清此风仍存。在这些作品当中,不只边塞诗人游历关外、感同身受,还有出家僧人释宝月也曾写过,明清之际甚至还有女诗人王端淑记载她在清人入关后随着明军部队迁徙,饱尝仓皇避乱、狼狈不堪的情景。王端淑《苦难行》言:“半夜江潮若电入,忽儿不醒势偏急;速在沙滩水汲身,轻沙衣袂层层温。听得军令束对行,冷露薄衣鸡未鸣。是此常随不知止,马嘶疑为画角声。汗下成斑泪如血,苍天困人梁河竭。病质何堪受此情,鞋跟踏绽肌肤裂。定海波涛轰巨雷,贪生至此念已灰。”这首《苦难行》相当冗长,描述王端淑在战火中随着军队流徙的艰难,也是以女性身份实际体验男性屯戍战争的悲情,整首诗类似诗史,详述当时颠沛流离的生活,脱离固有之征夫思乡、厌倦屯戍或闺怨的风格,独树一格。虽然最后王端淑侥幸逃过一劫,但途中也遭受许多波折,甚至遭遇盗匪,好不容易战争结束,返回家乡已是物非人也非,再也无家可归。

更多李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