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赏析-唐代关于游子思乡的七言绝句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4 13:52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赏析-唐代关于游子思乡的七言绝句

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关于此诗的作年主要有二说:一说作于建中元年(780),诗人入朔方(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节度使崔宁幕,随崔宁巡行朔野期间;一说作于贞元元年至六年(785—790),诗人在杜希全幕中之时。从受降城所在地来看,笔者拟从前说。

这首诗在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天下传唱。后世或视其为中唐绝句之“冠”,或誉其为“绝唱”(胡应麟和沈德潜有关语意)。李慈铭和施补华则分别推之为:“高格、高韵、高调”;“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也”。

首两句是写登城所见之夜间景象——烽火台前白沙似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在如此凄寒的边塞前线,久戍未归的“征人”,听到悲凉的笛声,有谁能不为之肝肠欲断?此诗不仅首二句喻切句工,末句的“尽望乡”,既把战士的乡情写得余音荡漾又有照应首句的“回乐”之意,即以回归为“乐”也!

和杜牧《边上闻笳》的“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怎)禁十九年”,同为写边声的绝唱。《唐诗纪事》说当时曾将此诗度曲入画。也确实是作曲绘画的好题材。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赏析-唐代关于游子思乡的七言绝句

夜上受降城闻笛作者简介

李益

李益(748—827),字君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家于郑州,他的《送同落第者东归》诗云:“余亦依嵩颍,松花深闭关。”大历进士。每作一诗,教坊乐人竞作为供奉的歌词。北游河朔时,幽州节度使刘济召为从事。唐宪宗闻其名,用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但他自负才能,多所凌忽,故为众不容。文宗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当时有两李益,原籍又都出姑臧)。

他的七绝,在中唐诗人中是一绝,音节神韵,不减王昌龄和李白。又因亲历塞上,有不少表现边塞生活的佳作,语言也明净自然。中选的几首,或描人情,或写边声,都是十分精致的抒情诗。

另外还有一桩为大家议论的事,唐人传奇蒋防《霍小玉传》中的男主角就是在写他。《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当时因将妒痴者称为“李益疾”,他为此也影响了迁升。可见那时社会上曾盛传着他的故事了。

更多李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