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府》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作品体裁:七言律诗 时间:2024-02-06 07:06

唐诗三百首第181首杜甫的《宿府》,收录于清人孙洙(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第六卷七言律诗。

宿府作品原文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宿府译文注释

译文一

清秋夜晚幕府井边桐叶寒,独宿江城烛光微弱已烧残。

长夜漫漫角声悲鸣像自语,天上月色皎洁有谁来观赏?

辗转风尘家乡音讯已断绝,关山萧条冷落行路多艰难。

已经忍熬了十年流亡岁月,像鸟儿暂栖一枝勉强求安。

译文二

正当清秋,幕府井边的梧桐已然透出寒意,我独自寄宿在成都,身旁蜡烛已将燃尽。漫长的夜晚啊,角声悲怆,似在自言自语,高天的月色虽好,谁又有心情赏看?风尘蔓延,亲朋音信断绝,关塞萧条,行路更是艰难。我已经忍受了整整十年的漂泊无依啊,所以才勉强到这里来,如小鸟借一树枝栖息般,暂且得安。

注释

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如《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这里是指剑南节度使严武在成都的官署。

江城:成都濒临大江,故有江城之谓。

蜡炬:即蜡烛。

伶俜(pīng):意为孤单或漂泊无依,此处应为后义,柳宗元《祭万年斐令文》即有“屡闻凋缺,互见迁黜,契阔伶俜,分形间质”句。

《宿府》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宿府作品鉴赏

赏析一

此诗与前诗作于同年,即作者在严武幕府中做参谋之时。由于战乱不已,生灵涂炭,海内萧条,旅途艰难,诗人寓居成都,和亲朋的音信早已断绝,因而无心赏看中天美好的月色,随之产生的必然是伤怀的孤独感,又因北归不得,生计日窘,不得已而入幕府,诗人怀才见弃之叹溢于言外。因而理解此诗要结合诗人当时的具体境遇,才会更加准确。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的秋季,此时杜甫入严武幕府为节度参谋。杜甫虽然始终怀抱着为国效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热忱和理想,但其时他已老而多病,因而推却了朝廷授予的官职,只领检校员外郎的虚衔,此番入幕,也是却不过情面被硬拉来的,但随即便受到同僚的妒嫉、倾轧,内心十分苦闷,故而时隔不久便辞谢而去。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当国势飘摇之际,自身孤独、感伤的内心愁烦。

首句先写时景,正当清秋,梧桐生寒,然后才点明主题,是因为独宿在成都幕府之中。一个“独”字,即将寂寞心绪表露无遗——杜甫是河南人,徙居成都,本已为客,而如今还必须告别家人,从城外的草堂搬来城内幕府衙署,故而深夜独宿,寂寞难眠,只好一个人面对“蜡炬残”。颔联写得很有特色,一般七言句大抵作上四下三格式,此联却作上五下二格式:角声悲怆,却如自语,月色虽好,谁又能看?从来景语即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将情感附着于无情的景物之上,其实是为了衬托自身内心的况味。角声固悲,但自语者不是号角,而是诗人自己,月色虽好,所谓谁看,正是诗人自己不忍去看。从来望月思乡,但是乡关万里,诗人又怎么忍心去望月呢?月色徒好,对诗人来说,却只能增添悲感而已。

颈联再次将个人际遇和大的环境结合起来,亲友飘零而“音书断”,原因正是“风尘荏苒”,各地动乱不休,而行路正难,也是因为“关塞萧条”,国防衰弱,兵戈四起的缘故。尾联再加以总结,自己自安史之乱逃出长安后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到处漂泊,虽言“已忍”,其实是“如何堪忍”,无奈之下,也只得来到此处暂且栖身。《庄子·逍遥游》中有“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诗人觉得自己也好似是那可怜的鹪鹩,如今已无他想别愿,唯求一枝栖身,暂且得安罢了。此句又呼应前文,更出孤独寂寞况味。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解此诗,道:“此秋夜‘宿府’而有感也。上四叙景,下四言情。首句点‘府’,次句点‘宿’。角声惨栗,悲哉自语;月色分明,好与谁看:此‘独宿’凄凉之况也。乡书阔绝,归路艰难;流落多年,借栖幕府:此‘独宿’伤感之意也。玩‘强移’二字,盖不得已而暂依幕下耳。”解得甚为分明。

赏析二

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担任节度使幕府的参谋。当时,杜甫住在成都城外的浣花溪,距离幕府很远,只好长期住在府内。本诗就是这年秋天,杜甫留宿幕府时所作。本诗通过描写秋夜凄清的夜色,抒写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自身漂泊流离的苦闷。宿府,在严武幕府值宿。

首联“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诗人“独宿”幕府,由于感到孤独,心中愁闷,睡不着觉,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蜡烛慢慢燃尽。诗人异常悲凉的心境,通过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中的“清”、“寒”等寥寥几字就表现了出来。诗人在此巧妙地采用倒装句式,先写“独宿”时的心情、感受,然后再点明本诗的诗眼“独宿”,写法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紧接着,诗人通过颔联的两句,写“独宿”幕府时的见闻。诗人夜不能寐,听着悲伤的号角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无人可供倾诉心声,无法排遣心中郁闷。如此凄惨的情景,通过诗人顿挫的句法,忧伤的语气表达出来,更让人感到心酸。

前两联写景,景中含情;而后两联写景,却是直接抒情。

颈联中的二句分别承袭颔联中的二句而来。“永夜角声悲自语”一句,说明战火仍然未停,国家仍是战乱纷飞。听着那“永夜角声”自言自语的悲凉声音,诗人不禁产生诸多感慨,所感慨的中心内容就是“风尘荏苒音书绝”。诗人独宿幕府,想念故乡,一直都盼望得到故乡亲人的音信。然而,“风尘荏苒”,战火连天,这一愿望始终无法实现。“中天月色好谁看”写诗人远离故乡亲人,独自在幕府里仰望明月,因而产生了重重愁绪,其中就包括“关塞萧条行路难”之愁。这个愁,我们可以通过诗人早年的诗作《恨别》来体会。在《恨别》中,诗人写道“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现在已经过去多年了,诗人仍然漂泊在外,无法回到故乡,自然对道路是否通畅非常关切。

尾联与首联形成首尾照应之势。首联中,诗人提到“幕府井梧寒”,说明诗人并不觉得待在幕府温暖充实,相反却感到寒冷凄凉。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到处漂泊,生活辛酸,正如他在《咏怀古迹五首》中所说:“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这十年来,诗人经历了太多事情,心情复杂至极,已经无法详细叙述了,所以用“伶俜十年事”来加以概括,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可以结合诗人的具体经历驰骋想象。“强移栖息一枝安”中,“强移”二字说明目前诗人待在幕府中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一枝”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之意。而后面着一“安”字,只不过是诗人的自我解嘲。

杜甫胸怀天下,忧国忧民,心系朝堂,这一点从他早期的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韵》中“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句上就可以看出。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雄心抱负很难实现,所以当他看清这一点时,就毅然弃官回乡,不再过那种“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的拘束生活。写本诗时,杜甫出任严武幕府的参谋,这其实并非他所愿,只是为了“酬知己”而已。没想到,在幕府中,杜甫的生活依然不好过,他很快就受到了其他幕僚的嫉妒和排挤。于是,杜甫曾写下《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一诗,请求严武给自己自由,让自己离开这个“龟触网”、“鸟窥笼”的是非之地,希望严武能同意自己“时放倚梧桐”。若将此句与本诗的“清秋幕府井梧寒”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杜甫看来,草堂的“梧桐”不像幕府的“梧桐”那样“寒”,可以使他觉得比较“安”。

《宿府》原文翻译赏析-杜甫-七言律诗-唐诗三百首

宿府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号:字子美,号少陵

籍贯: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生于河南巩县。

作品风格:沉郁顿挫

诗人小传: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曾担任过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而被贬为华州参军,后辞官归隐于成都,建草堂而居。剑南节度使严武荐其为属官,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节,两年后他离开奉节,辗转流离于江陵、衡阳一带,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

杜甫半生漂泊,又经安史之乱,惯见民间疾苦,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作品之中。青年时代他亦怀抱大志,与李白等人交游,诗风较为明快、恣意,中年后则变为沉郁顿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此被誉为“诗史”。尤其在律诗上,他表现出了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后人也因而赞其为“诗圣”,诗而能成圣者,唯杜甫一人而已。唐诗人元稹评价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诗经》里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下该沈(沈佺期)、宋(宋之问),言夺苏(苏味道)、李(李峤),气吞曹(曹操)、刘(刘备),掩颜(颜延之)、谢(谢灵运)之孤高,杂徐(徐陵)、庾(庾信)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相关阅读】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