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出处意思赏析-杜甫的应景之作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20:51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出自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作品原文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杜甫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

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

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

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

缆侵堤柳系,幔宛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

——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出处意思赏析-杜甫的应景之作

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赏析

老杜这两首诗,倒不是十分生僻的作品。因为风行天下的普及性读物《千家诗》中就选有这两首。说起这《千家诗》,笔者小时候还不觉得怎么样,后来越来越觉得此选本实在一般。据说里面的五言诗是明朝王相所选,这王相实在是无法理解,老杜的五律,佳作比比皆是,有“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自是千秋鼻祖”(《诗薮》)之称。就算是闭上眼瞎摸,找出来的也比这两首强。

《千家诗》所选的其他几首老杜的五律也惨不忍睹,都是老杜作得很差劲的作品,像什么《登兖州城楼》《春宿左省》等,虽不能说都是老杜集中的败笔之作,但也是二流水平。王相的鉴赏水平实在糟之极矣!

杜甫比李白、王维、孟浩然等小十多岁,可老杜当年和他们比起来,名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人家李白形象好,会炒作,写诗也是随性挥洒,妙笔生花。而老杜长得既不像李白那样潇洒出尘,也不像王维那样温柔如玉,经常因为营养不良面黄肌瘦。而且杜甫是苦吟一派,是“为求一字稳,拈断数根须”那一类型的。而太白则不然,李白是激情型的,酒酣耳热之余,提笔就写,如有神助,确是天生之奇才!

打个比喻来说,李白手中好比使的是“独孤九剑”,非天分极高、聪明过人者难以领悟,但一旦领悟,威力无比,临敌之际,随性挥洒,却妙入毫颠。这一路功夫,不拘常理,正如郑板桥所说:“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此语也可借来当作太白诗风的生动写照。

而老杜却是用功型的诗人,他的诗是日积月累,耗费多年苦功锤炼而成。功底扎实,格律精严。如果用武侠人物来形容老杜,笔者觉得他的“武功”似乎像全真派,早期进境极慢,但随着功力的不断增厚,会越来越强。“右军书法晚乃善,庾信文章老更成”,老杜晚年,各种诗体实已达到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的程度,较之李白,实在不落下风。

如果用围棋界的例子来比喻,个人觉得李白就是范西屏那样的,时人说范西屏:“布局投子,初似草草,绝不经意,及一着落枰中,瓦砾虫沙尽变为风云雷电,而全局遂获大胜。”这正是天才型人物的特点。而和他抗衡的施襄夏风格却似老杜:“大海巨浸,含蓄深远,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施襄夏凭借他扎实厚重的功力和范西屏旗鼓相当,两人在当湖大战十局,传为佳话。

可惜的是李杜生前却没有对垒的机会,李白有生之年,老杜没有什么名气。虽然有不少书鼓吹李白与杜甫的“伟大友谊”,但据现存的诗作看,杜甫对李白是百分百的佩服,但李白对杜甫却不怎么瞧得起。虽然李白的诗集中也有两首是写给杜甫的,但是李白这人,喜欢热闹,应酬多多。

你如果翻开李白的全集,会发现标有“赠××”“送××”“酬××”之类的诗作几乎要有一半还多。李白还写有这样一首诗嘲笑杜甫: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很多人讳言此诗,并声称此诗乃是伪作,并非太白所写。其实也不尽然,以太白“敏捷诗千首”般的才思,自然瞧不上杜甫这等脑筋迟钝的苦吟派。李白曾有诗云:“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何况当时李白早已成名。杜甫和王维、李白等人比起来,当时只是小弟弟,所以杜甫对李白钦佩不已,李白却不会把杜甫看得太高,这也很正常。

很多人都希望能让李白见到晚年的杜甫,那个写出《秋兴八首》的老杜,写出《三吏三别》的老杜,让李白也见识一下那“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千锤百炼一般的杜诗七律,那又当是何等动人的诗人兴会啊!

这件事,明代文人仇兆鳌早就感叹过:“杜年愈多而诗学愈精,惜太白未之见耳。若使再有赠答,其推服少陵,不知当如何倾倒耶!”是啊,杜甫最好的诗篇,李白却没有看到,这是何等的遗憾!可以说是:李白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没有遇上正当“最好年龄的”杜甫。

杜甫早年的诗,说实话,写得确实不是多好。老杜当时在京城时,曾在汝阳王李琎(宁王的儿子,小名花奴)府中混饭吃。他写过一首名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的长诗献给李琎,什么“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下面还有好多字,不录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来看一下。此作读起来确实味同嚼蜡,殊无诗意。写诗一定要有真挚的感情,没有真情的流露则写不出动人的诗句来,词句再华丽,用典再铺陈,也只是一个木偶美人,毫无生气。

正是此理,本篇所说的这两首诗,虽然是老杜的手笔,但也写得别别扭扭,大失水准。老杜当年,其貌不扬,只是二流诗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这两首“陪诸贵公子……”正是老杜追逐在长安贵公子们的肥马屁股后面,顺便写首诗蹭顿饭的产物。

可以想象,人家诸贵公子们到长安城外丈八沟这样的旅游胜地散心避暑、携妓乘凉,倚红偎翠之余推杯换盏,兴致勃勃。老杜却缩在一边,当那种“人家吃他看着,人家坐他站着”的角色。然后贵公子里酒酣耳热,怀里抱着美女,听完一曲歌后,再命老杜:“给公子爷写首诗来助助兴!”

你想,这种的情境下,这诗能写好吗?所以,老杜这两首诗,遣词造句虽也不能说差,对当时的情景描绘得也挺细致的,但却只能说是应景之作。诗中一点感染人的东西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如果老杜集中的水准全都跟这两首诗一样的话,老杜绝对只是二三流的诗人。

有的本子选讲《千家诗》的时候,对这两首诗赞不绝口,并将“晚凉遇雨”的过程拉扯上政治风云,说是老杜用晚凉后突然下雨暗喻政治风云的变幻,这未免有点太过牵强。大概是索隐派的癖病不改。我们看,老杜的这首诗被放在流传极广的《千家诗》里,影响面是极大的。但有多少人对老杜的这首诗耳熟能详?多少人会经常引用这首诗中的句子?人们说起老杜,还是首先会想起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之类的佳句。这也说明了本篇这两首诗绝非好诗。

但一个围棋国手,也有可能下出业余级的败招,老杜也未必篇篇绝妙。当然这也无损于“诗圣”的一世英名,老鹰有时比鸡飞得还要低,这也不稀罕。然而就诗论诗,我们也不必强为夸饰,胡乱吹捧,那样对普通爱好者是一种误导。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