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赏析-李商隐的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4-19 00:23

落花作品原文

落花

原文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落花》赏析-李商隐的诗

落花作品赏析

这首咏物诗作于会昌六年(846)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因娶王茂元之女一事已构怨于牛党的令狐绹,境况很不如意。自然景物的变化极易触发他的忧思羁愁,于是便借园中落花隐约曲折地吐露自己的心曲。

诗一起便写落花景象,前人称赞它发端“超忽”。其实,“小园花乱飞”一句不过是人皆可道之景,手法平平,并不新奇;妙就妙在首联两句之间的联系。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去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诗人却说花是因客去才“乱飞”,这样一来,“连落花亦看作有情矣!”(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引田兰芳注)这种因果关系的描写颇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落花虽然早有,客在时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孤独惆怅之情袭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落花,而且生出同病相怜的情思。两句诗不单写花,也兼写人,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承上,分别从不同角度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诗人是立于“高阁”向下俯视,所以园内景象尽收眼底。这两句对落花本身的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的内心并不平静。此时此刻,在他眼前出现的“落花”和“斜晖”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自然现象,而是同人一样充满感情,具有生命的事物,它们像是在同自己十分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告别。诗人十分敏感地捕捉住这富有特征的景象,使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黯淡的色调里,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五、六句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李商隐在作于同年的《春日寄怀》中倾吐自己的孤独苦闷说:“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花月相伴尚且不堪寂寞,何况春去花落,痛苦自不待言。所以,这里的“肠断未忍扫”,就不单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自然倍觉伤情。“眼穿仍欲稀”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著,他望眼欲穿,巴望花莫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仍然越来越稀疏。

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这不又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所得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两句,语意双关,低回凄婉,感慨无限。

落花诗在唐诗中并不少见,但大多或单纯表现怜花惜花的情绪,或消极抒发及时行乐的感慨,很少能像李商隐这样把咏物与身世之慨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的情感又是如此哀怨动人。清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李商隐的咏物诗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善于用那支充满情思的彩笔,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而且又能缘情而异。譬如同是咏落花,诗人还有一首《和张秀才落花诗》,其中“落花犹自舞,扫后更闻香”两句,用舞姿来形容飞动的落花,既形象鲜明又蓬勃富有生气,对经久不灭的花香的描写更表现了落花形象的美好和品格的高洁,创造了新鲜的意境。这是诗人借落花勉励别人不要因落第而颓废,和寄寓身世之哀的《落花》一诗,就显得情趣迥异了。由此也可见出诗人的大家手笔。

(张明非)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